方一 组成 丹参20~30克 当归12克 茜草12克 赤芍12~15克 鸡血藤30克 三棱(或泽兰)10克 党参12克 仙灵脾15克 功用 行瘀通络,补脾、益肾、和肝。 主治 肝炎后肝硬化。 加减 脾肾阳虚,另服全鹿丸;破瘀软坚,加萹虫、鳖甲、红花、虎刺等,亦可用丹参注射液30克加葡萄糖水静滴;清化湿热,加野葡萄根、水杨梅根、茵陈、白毛藤、鸡骨草、半边莲、龙葵、卫予、晚蚕砂等;滋养肝肾,加女贞子、旱莲草、白芍、萸肉、杞子、阿胶等;和肝解郁,加郁金、香附、川芎、柴胡、姜黄等;脾功能亢进,加被骨脂、红枣等;脂肪痢,加炒山楂、焦麦芽等。 验方二 组成 太子参12克 白术10克 猪苓10克 茯苓12克 泽泻12克 大腹皮12克 车前子(包)12克 紫丹参12克 马鞭草12克 木香6克 制用法 用水适量,先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1剂,2次分服。 主治 肝硬化腹水,脾运失健,水湿内停,腹胀有水,脐突,青筋怒张,小溲短少,大便溏,面色萎黄,食少神倦等。 加减 肝经湿热和茵陈、蒲公英、田鸡黄;肝郁气滞加柴胡、枳壳、青皮;脾虚气滞加山药、苡仁、陈皮;肝脾血瘀选加苏芍、鳖甲、三棱、莪术、半枝莲;脾肾阳虚加附片、干姜、桂枝;肝肾阴虚去太子参、白术、木香、加地黄12克,沙参12克,麦冬12克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5.中医临床的经验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