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生命之树常青 2014-01-24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

回顾与探索(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06、玉猪龙。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07、玉箍。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08、玉鸟。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09、“C”形龙。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10、玉猪龙。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11、玉兽面齿形佩。残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12、玉枭。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13、云形佩。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14、玉坠饰。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15、玉小钩云佩。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16、玉箍。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17、玉猪龙。14厘米,宽10厘米,河北省围场县下火房出土。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18、玉猪龙。1995年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姜家梁新石器文化墓地M75出土。据考证,历史上这里曾是黄帝、炎帝、蚩尤进行涿鹿大战的古战场。现在的问题是:史学界公认为炎黄大战发生在距今4500年前左右,而此时的红山文明已熄灭了1000年之久,于是考古与历史发生了冲突。4500年前的红山,巫师们早已化作泥土,那是龙山文化时代了。所以,如果红山的神族介入了炎、黄之间的冲突,那么炎黄之争应发生在5500年以前,甚或还要早一些。5000多年以后,康熙大帝与叛乱的蒙古葛尔丹部爆发战争,战争的双方都信奉西藏的黄教,都希望能得到西天佛祖的支持。于是西藏的活佛们选择了作壁上观:康熙小胜,则喇嘛们为康熙诵经,献帕(哈达);葛尔丹占了上风,则喇嘛们又为葛尔丹诵经,献帕。事后康熙对活佛们甚为不满,但他仍不敢降罪于“佛”。当年红山的神也许有类似的举动,他们是神,不是军队的统帅,在战争面前,神必须作出明智的选择。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19、小钩云佩。辽宁省博物馆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20、玉枭面佩。辽宁省博物馆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21、小钩云形佩。辽宁省博物馆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22、猪首柄形佩。辽宁省博物馆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23、猪首柄形佩。辽宁省博物馆藏品。这个又称为丫形器,不知为何物。但是,玉猪龙本身原来并无手足,如果伸直了身子,也许就是这个样子。牛河梁并无此物出土,但是周边地区却有。也许,这是朝觐猪龙所用的礼器,牛河梁的神用不着参拜他们自己,故而不用,而周边的部落信众们却是需要朝觐神的,所以,这相当于后来的圭或者是璋。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24、玉枭两只。辽宁省博物馆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25、上面两只中的一只。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26、玉枭佩。辽宁省博物馆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27、玉箍。辽宁建平县采集。辽宁省博物馆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28、玉臂饰。辽宁省博物馆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29、玉独龙。辽宁省博物馆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30、玉箍。美国哈佛大学藏。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31、玉臂饰。美国哈佛大学藏。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32、玉箍。美国华盛顿国家博物馆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33、玉箍。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34、玉箍。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35、玉箍。美国史密森尼机构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36、玉璧。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37、玉枭。美国赛克勒艺术博物馆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38、玉兽面齿形佩。美国赛克勒艺术博物馆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39、玉兽面齿形佩。残器。美国赛克勒艺术博物馆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40、玉箍。美国赛克勒艺术博物馆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41、玉箍。美国赛克勒艺术博物馆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42、玉箍。巴尔先生旧藏。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43、玉箍。巴尔先生旧藏,现在美国。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44、单云四龙首云形佩。欧德赞男爵及夫人的玉器旧藏。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45、玉枭。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46、玉兽面柄形佩。不知下落。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47、玉兽面齿形佩。不知下落。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48、玉兽面齿形佩。不知下落。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49、玉兽面齿形佩。不知下落。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50、小钩云形佩。妇好墓出土。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51、玉枭面形佩。不知下落,与辽宁馆藏品极相似。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52、玉三联璧。不知下落。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53、玉三联璧。不知下落。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54、玉猪龙。不知下落。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55、玉猪龙。不知下落。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56、玉猪龙。不知下落。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57、玉龟。不知下落。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58、玉箍。不知上落。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59、玉箍。不知下落。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60、玉箍。不知下落。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61、玉箍,不知下落。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62、玉箍。不知下落。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63、玉龙,不知下落。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64、玉鸟。不知下落。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65、玉鸟。不知下落。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66、玉猪龙。陕西韩城西周芮国墓出土。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67、玉猪龙。陕西凤翔战国秦墓出土。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68、玉兽面齿形佩,陕西凤翔战国秦墓出土。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69、玉枭。上海博物馆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70、玉猪龙。上海博物馆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71、八角玉骨朵。上海博物馆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72、双卷云形佩。首都博物馆藏品。本博认为,此物缺乏红山云形佩的灵动感,是否为红山真品,存疑。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73、玉三联璧。台北故宫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74、玉猪龙。台北故宫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75、云形佩?台北故宫藏品。这是一类极罕见的云形佩,天津博物馆有一只小的,与之类似。这一只右下方龙嘴略残,全佩一共有五只龙首,均为张嘴状。甲骨文中有“电”字(即雷),与之相类似。本博以为,红山先民除了崇拜女性祖神之外,其余大多是对天象的崇拜,风雨雷电,皆在崇拜之列。本图这一只玉佩,虽然少见,但从艺术表现手法上看,特别是龙首的造型,无疑是出自于红山。不过,这里竟看不到常见的云龙交合的形态,枝枝蔓蔓,有如雷电交加。所以本博给它取一个新的名字:雷形佩。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76、玉梳背。台北故宫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77、玉枭。台北故宫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78、玉猪龙。台北故宫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79、玉箍。台北故宫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80、玉枭。台北故宫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81、玉双联璧。台北故宫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82、玉鸟形笄。台北故宫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83、玉臂饰。台北故宫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84、玉翼龙。台北故宫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85、单齿云形佩。台北故宫藏品。相背的二龙首是红山云形佩、齿形佩的常见主题,截去这些玉佩的下半部分,就是一只双龙首玉璜。这只佩的中间不见云龙卷尾,倒象是龙的喉舌,故认其为风亦可也。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86、玉枭。台北故宫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87、小钩云佩。台北故宫藏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十)

    388、玉兽面齿形佩。台北故宫藏品。这可能是清宫的旧藏,不见了兽的嘴角,原来似为残器,又经过清宫玉匠的加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