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宋元瓷窑“仿龙泉”与龙泉窑的异同及外销初探

 徐宏空间 2014-01-25
 

福建宋元瓷窑“仿龙泉”与龙泉窑的异同及外销初探

欧阳希君

      因编撰《中国福建古陶瓷标本大系》(原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现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叶文程教授任主编,笔者为执行主编)之故,近两年来与叶文程、吴其生、谢道华等专家学者在福建省各县市博物馆同仁陪同下陆续考察了福建省南朝及唐宋元明清窑址150余处,对福建省窑业技术渊源及传播等问题和各窑场产品之比较有了一定认识深度,福建大面积的遗址堆积主要是南朝至清的古窑址,遍及全省各地,青、白、黑、绿、蓝、黄、青白、青花瓷等釉色及器形基本涵盖了全国古窑址品种,且具浓郁的地域特色。因而窑址的考古调查与发掘、整理、研究、出版等成为文物考古的重点之一。福州怀安南朝至唐窑、建阳将口唐窑和水吉唐宋“建窑”、德化盖德宋窑及屈斗宫元窑和甲杯山明清窑、武夷山遇林亭宋窑、漳浦北旗宋窑、晋江磁灶宋元窑、南平茶阳宋元窑、同安汀溪宋元窑、三明中村元窑、平和洞口及田坑等明清窑址的考古发掘结果,即可窥视福建古陶瓷、尤其是古外销陶瓷的生产盛况,全省有古窑址500余处,荣登全国古窑址最多的省份之一,共同构筑了福建省的文化内涵……。古陶瓷、古外销陶瓷及其窑口问题的研究,一直是中外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冯先铭先生早在十余年前已提出“福建古窑址……标本汇为一书,对于开展外销瓷专题研究将有较大帮助,同时可以解决东南亚地区出土瓷器的具体窑口问题”。因对福建古窑知识的欠缺,一些报刊书籍经常出现常识性错误,如:书中出现“广东德化窑……”、“福建同安龙泉窑……”、“景德镇元青花瓷即珠光青瓷”、将闽北或浙南褐彩瓷鉴赏为宋元青花瓷、将不属建窑产品当建盏真品与赝品作真赝对比等,某有影响的收藏类杂志和权威性文物报刊发表《建盏求真》、《鉴伪求甄》等文章,把宋代福清东张窑黑釉盏真品说成新仿建盏赝品,还有一些观点明显滞后的文章见于近年报刊,如:建窑名瓷“鹧鸪斑”早已证实为建窑所产的黑色釉面施卵形白色斑点釉,似鹧鸪鸟羽毛上的斑点,而部分文章还说“产于吉州窑”、“罕见的鹧鸪斑釉盏……在具有光泽的、黑中透蓝的底釉上流淌着一道道鲜艳的黄色釉彩,分布着黄褐色、卵白色的斑点,两种釉色形成强烈的对比”,将“毫变”(也称“铁锈斑”、“西瓜皮”)与鹧鸪斑两种纹饰品种混为一谈了。有感于此及福建古陶瓷的丰富文化内涵,吾等有义务有任责将福建特色古窑陆续介绍给大家。1a元代竹树山窑碗

      福建宋元青瓷产品多为仿龙泉窑而形成自己风格的同安窑系“珠光青瓷”,同安窑系是指以汀溪窑场为中心的青瓷体系,珠光青瓷是指一种外刻直线(折扇纹、猫搔纹),内刻划卷草、花卉间饰篦梳、篦点纹的青瓷(多呈青黄色,类似枇杷黄色)茶碗。1b元代竹树山窑碗

      汀溪窑发现于50年代,因修建水库而发现大量瓷片、窑具,1956年省文管会首先做了调查,同年冬陈万里等专家到窑址进行调查,发现大量卷草、篦纹青黄釉碗,即是日本学者称之为“珠光青瓷”碗,确定了“珠光青瓷”产地为同安县汀溪窑(时属晋江专区辖,现为厦门市同安区),纠正了以往日本学者误认为珠光青瓷产自浙江余杭窑、德清后窑的提法。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而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2元代石寨窑碗

      通于历次文物普查,目前在全省68个市县(包括金门)中,有45个市县的百余处窑址主烧或兼烧这类青瓷,因这类青瓷的研究最早从同安汀溪窑考古调查开始,故学术界约定俗成,称之为同安窑,用“同安窑系”青瓷来代表或概括这类青瓷产品。近百处窑址烧造的这么多“珠光青瓷”在国内出土甚少,而在日本、韩国、朝鲜、泰国等众多国家遗址却有大量出土,即可证明福建宋元仿龙泉窑青瓷(包括直接或间接)大量外销(因有关“珠光青瓷”外销研究已有较多论文发表,笔者所著《中国福建古陶瓷标本大系·福清窑》上下卷有“同安窑系”青瓷外销详述,故不多言)。而这些仿龙泉产品与龙泉窑产品较容易分辨,不易分辨的是那些胎质、釉色、纹饰及造型等都与龙泉窑雷同的产品,如漳浦县竹树山窑(图1)、石寨窑(2)等。3南宋竹树山窑刻花盘

      竹树山窑(宋元)与石寨窑(元)仿龙泉窑产品最为相似。2004年5月笔者再次前往竹树山窑,因修造石坑村接通522县道的水泥路,窑址遗物又被推土机推出部分填路基,笔者采集了一些“新”标本,整理标本中发现几件与广东台山“南海一号”沉船中出水青瓷很像,从器型、胎质、釉色、纹饰等特征均如同出一炉(图3、4)。对照《广东台山宋元沉船文物简介》[1],发现早有疑问的几件“龙泉窑”产品似为竹树山窑所产。早前读该文时就想到“南海一号”沉船首批出水瓷器中绝大部分为福建闽南产品,怎么会冒出少数几件景德镇窑、龙泉窑产品呢?该文提到“更有力证实了‘南海一号’沉船是宋元时期的一艘海上贸易货船”,从闽南上货出海经广东台山而遇海难,航线怎么也不会有江西、浙江,且龙泉青瓷一般运至福州即上船出海。沉船出水瓷器现藏广东省博物馆,据该文介绍陶瓷产品多为德化盖德窑、晋江磁灶窑、南安窑的白瓷、灰白瓷、青灰瓷、绿釉瓷、黑(褐)釉瓷,而1件青白瓷则定为景德镇窑产品。《中国陶瓷史》[2]指出:宋元福建“是我国烧造青白瓷最多的一个省……”且竹树山窑也兼烧青白瓷。姑且不说这件青白瓷是景德镇窑还是福建窑口产品,单就几件竹树山窑青瓷被误定龙泉窑产品的问题进行探讨。该文谈到出水青瓷曰:“青釉划花盘2件……敞口,浅腹弧壁,圈足露胎,胎体较厚重,胎呈深灰色……釉色稍泛淡黄色……盘内外壁施釉较薄,这与龙泉窑中厚釉器工艺手法虽说略有差异,但其胎体所挂釉汁仍非常均匀,釉面且光润如玉。此盘装饰纹样是龙泉窑宋元时期最常见的荷叶莲花纹,纹饰采用划画的工艺手法,线条清晰、自然、流畅”,“青釉划花深腹碗4件……敞口,深弧腹,浅圈足无釉……它通体内外施薄釉,釉色青或青黄色两种,釉面滋润晶莹,釉汁厚薄均匀而纯净……荷叶莲花纹划于碗内壁,其荷叶莲花的装饰技巧十分娴熟”。按该文已意识到器物内外壁施釉较薄,与龙泉窑厚釉器有所区别,但凭挂釉均匀及纹样是龙泉宋元常见的荷莲纹即轻易断定为龙泉窑产品,该文没有说明产品具体年代,只提出宋元,而北宋、南宋及元代龙泉窑产品均有不同的特点,也未提及外壁纹饰,可能为素面无纹。笔者又观看了45集电视纪录片之《考古中国——探访水下博物馆》,看到了“南海一号”水下打捞与发掘过程片断,出水青瓷外壁刻“猫搔纹”,为福建窑口产品无疑。正如中国水下考古队队长张威所说“瓷器绝大部分来自福建”。其实,在此前很多人都不知道竹树山窑产精美的“仿龙泉”产品,更不知该文所述特征正与竹窑产品特征相同或相似。笔者跑竹窑已十几次,也数次去龙泉窑考查,曾与建阳市博物馆谢道华馆长及原龙泉市青瓷博物馆馆长石庭园先生专程考查龙泉大窑,在他们的热情安排下,到收藏龙泉窑产品最丰、最精的某收藏家处观摩龙泉窑产品和标本,受益匪浅。以下我们去看一下龙泉窑宋元产品的各时期主要特征:北宋中期产品胎质粗疏,胎呈浅灰色,氧化钙含量高达16%,黏度低,易流动,釉层薄,釉色以青黄居多,碗、碟、盘装饰盛行双面刻划花纹,且布局繁密,多使用篦纹。南宋中晚期至元代为龙泉窑全盛期,这一时期之白胎产品采用石灰碱釉,不易流动,并多次施釉多次素烧,达到了温润似玉的厚釉效果,烧成了粉青、梅子青等著名釉色,成为中国青瓷史上一个集大成时期,有白胎、黑胎与厚釉薄胎和元代的厚釉厚胎。碗、盘等器物因采用了用瓷土造的精致垫饼,除足端刮釉露胎外,余满釉。元代常见碗为“墩子碗”,盘多为板沿,装饰以模印、贴花为主。沉船出水青瓷与龙泉北宋盛行双面刻花、布局繁密、使用篦纹特征不一致,也不同于两宋之交之器物特征,那么,与全盛期相比较,龙泉窑为厚釉,刻花较深,外壁莲瓣有“类浮雕”感,且整器满釉,只有“泥鳅背”足端与垫饼相隔处无釉,厚釉呈色以粉青、梅子青为主,部分鳝鱼黄、炒米黄均有开片。出水青瓷碗盘刻花较浅,因釉薄才清晰,圈足无釉露胎,与上述龙泉窑特征不符,可确定非龙泉窑产品,即便不是竹窑所烧造,窑口也应在福建。

4南宋竹树山窑刻花碗

      竹树山窑“仿龙泉”青瓷器型多样,有鬲式炉、鼎式炉、八卦纹炉(图5)、兽足炉(图6)、三乳足炉、管足炉、四足炉、双耳炉(图7)、三柱足炉、圈足炉、高足莲花炉、莲荷纹梅瓶(图8)、铺首衔环瓶、双耳瓶、弦纹瓶、贯耳瓶(图9、10)、竹节长颈瓶(图11)、双系执壶、八角杯(图12)、八角盘、“孔明碗”等及各式执壶、罐、盒、灯(图13)以及外凸雕莲瓣纹盖罐、碗、碟等,造型、釉色、纹饰、胎质等与龙泉窑白胎厚胎厚釉产品如出一炉,竹窑不见黑胎及厚釉薄胎(白胎类)仿龙泉产品,且有产品年代和技术引进滞后性,如龙泉窑北宋早期的薄釉双面刻花碗在竹窑出现时已是北宋中晚期,龙泉窑南宋时已改用瓷垫饼足端刮釉露胎外余满釉,竹窑却一直沿用泥垫饼的落后方法圈足无釉等。学术界一般认为外销青瓷中“出土的里刻花,外凸雕莲瓣纹碗,即为龙泉窑产品。”[3]进而将外凸雕莲瓣纹梅瓶、香炉、盖罐等归于龙泉窑,像竹树山窑贯耳瓶等及外凸雕莲瓣纹碗(图14)、盘等“类龙泉”产品,即使国内外有出土发现,也会像台山沉船出水外销瓷器一样划归龙泉窑产品。如仔细对照竹树山窑与龙泉窑的时代特征后,两窑产品还是可以分辨的。5宋元竹树山窑八卦纹炉6a南宋竹树山窑兽足炉6b南宋竹树山窑兽足炉反面

      竹树山窑场有20万平方米[4],产量很大,目前国内外,包括福建都不见该窑产品出土,那么它的产品到那了呢?答案是外销,或是出土后当成了龙泉窑产品被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宋元的刺桐港(泉州港)为中国四大贸易港之首,更为闽南掀起陶瓷生产、外销热潮,正如傅宋良先生所言:“宋元时期‘同安窑系青瓷’在福建形成如此庞大的青瓷体系,有其社会原因与历史背景。过去有些学者认为它的大量兴起是受浙江龙泉窑的影响,甚至也受到陕西耀州窑等的影响,以至有些学者将东南亚、日本、朝鲜等国出土的同安窑系产品误定为龙泉窑或浙江婺州窑等产品。”[5]。漳浦县海岸线长,天然良港多,占尽了出海外销便捷之优势,外销成本大大低于龙泉窑,没理由不参与外销,更不可能在国内外出土的“类龙泉”产品中没有其应有的份额。通过本文只想提醒一下国内外公私博物馆及个人,看看你们收藏的龙泉窑产品是不是有竹树山窑的“类龙泉”产品,因而引起更多们古陶瓷收藏家、爱好者、学者专家对福建古瓷窑的重视。7南宋竹树山窑双耳炉8南宋竹树山窑莲瓣纹梅瓶9宋元竹树山窑贯耳瓶10宋元竹树山窑贯耳瓶11元代竹树山窑竹节纹长颈瓶12元代竹树山窑八角杯13南宋竹树山窑高足莲花灯14南宋竹树山窑莲瓣纹碗

注释:

[1]任卫和:《广东台山宋元沉船文物简介》,《福建文博》2001年第2期。

[2][3]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

[4]曾凡:《福建陶瓷考古概论》,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01年。笔者认为该窑场为约8万平方米。

[5]傅宋良:《厦门同安汀溪窑新探》,《中国古陶瓷研究》第5辑,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

  

原文发表于世界学术文库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的《欧阳希君古陶瓷研究文集》及《收藏》2005340-4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