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药对联辑(2)

 金常莱 2014-01-25

                                           梅花笑辑

   刘俊京 养生八言联.jpg

 刘俊京 养生俚句1

2007-7-1 17:39

刘俊京 养生俚句1.jpg

刘俊京养生俚句2.

2007-7-1 17:39

          点击图片可关闭大图

●“杏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中国首批二千名医之一、重庆江津市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江锡权书赠世界传统医学优秀成果大会对联

 

                         点击图片可关闭大图

●“改革春潮翻巨浪,精研医技上高峰。”

                  ——湖南新化中医眼科名老中医黄佑发题并书赠第三届世界传统医学中国大会召开

●“数千年中医瑰宝,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如大浪淘沙沙沙沙;

    五十载教书育人,继往开来,桃李满园,似小苗生长长长长。

    横批是:伟业辉煌!”

                  ——新加坡同济医院及同济医药研究院董事会主席胡金钟先生题赠北京中医药大学50周年校庆对联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北京同仁堂药店楹联

●“发扬中医特长,诊治疑难杂症。”

               ——前卫生部部长崔月犁书赠福海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一福同志。

●“折妙臂而医国,解青囊以修文。”

                       ——六安市政府书赠老中医王必松楹联

 

●“俭约不贪则可延寿;奢侈过求受尽则终。”

                     ——江西省新余市105岁中医 吕祖操联语

 

“名山足灵药,盛世多寿人。”

                            ——浙江杭州胡庆余堂药铺对联

“野山高丽东西洋参, 官燕牛麝羚犀鹿茸。”

                            ——江苏无锡李同丰中药行对联

“桔井流芳百草全,杏林济世千秋寿。”

                         —— 宁波中山西路的百年老店寿全斋中药店门前的对联

 “只望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浙江杭州河坊街保和堂中药店引古对联

万里晴光闲采药;春风夜月静烧丹。”

                         ——某镇“万春堂”药店,已有50多年历史,这家后人至今仍沿用原大门联,年年书写,一如既往。

 

●“医圣一论启百代,药王千金佑万民。”

                       ——河南宛西制药有限公司北京总部仲景大药房门前对联

●“仙曰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鄞州古林镇的“仙壶堂药店”,店内精选川广地道药材,聘请名医坐堂应诊,生意十分红火。该店的楹联如上。

 

“天上有财难买命;世上无药可医贫。”
                     ——广州漱珠岗下有座小庙,内塑“医圣华佗”和“财神赵公”,有门联如上。


“苍天本无知,花雨焉能解结习;众生徒多事,药石岂可疗贫穷。”

                          ——湖南衡阳花药寺联语
●“修和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

                                 ——全国中药店常用对联

●“药物素有灵苦无奇方医俗病,王侯高不任独操仁术救人危。”

                               ——山西耀县药王山(即五台山)药王庙对联


●“汉献之时恨未医国;
  神农而后赖有传人。”
                              —— 安徽亳县华佗庵对联

●“切三关,辨阴阳,兴中伐贼,师承仲景;

    谙百草,定君臣,拯弱抑强,法效时珍。”

                                      ——?
●“我愧无能,卅载功夫,可谓深矣;终难治贫者病根,富者钱癖;

    人死何知,五尺棺木,亦云足矣;更勿需经忏捐产,苫块伤身。”

                                         ——?
●“裙染榴花,睡损胭脂;钮结丁香,掩过芙蓉扣;

    线脱珍珠,泪湿香罗袖,杨柳眉颦,人比黄花瘦。”

                         ——元代著名戏曲家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


●“淡竹枳壳制防风,内藏红花在当中。熟地不须用半夏,生地车前伏此翁。

                ——明代文人祝枝山聚宴赋诗,乐不思归,深夜仆人迎接,手提灯笼,他触景生情,吟成此诗。

●“继承中医文化,弘扬国学文化。”

●“中医文化源远流长,祖国医学万古芬芳。”

●“传承中医文化,弘扬祖国医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