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的中医与西医--卤煮

 老北京的记忆 2014-06-07

过去的年代人们有了病都看中医,吃中药,北京城里的中药店有很多,最有名的是位于大栅栏的同仁堂,位于菜市口的鹤年堂,崇文门外大街的千芝堂也比较知名。同仁堂创办于清康熙年间,确切年代已无法考证,但不晚于1669年。同仁堂的创办人姓乐,是浙江宁波人,祖上早在明永乐年间就来到北京,几代人都是以行医卖药为业。到了清初,乐家的后代乐尊育进入太医院,当过吏目。他立志提高中药的质量,于是就在前门外打磨厂开办了一家制药作坊,后来又将“乐家老铺”改名“同仁堂”。

老北京的中医与西医(一) - 卤煮 - 過年好

  乐尊育的儿子乐梧岗在康熙十四年乡试落第,于是继承父业,在大栅栏开办同仁堂药店。同仁堂前边是店,后边是作坊,自制自卖。由于同仁堂一向注重药材的质量,信守“炮制虽繁,必不敢少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承诺,同仁堂的中成药在市面上一向声誉很高,像治疗乙型脑炎的安宫牛黄丸,治疗半身不遂的再造丸,治疗筋骨麻木的大活洛丹,治疗关节炎的虎骨酒,治疗中风不语、口眼歪斜的苏合香丸,治疗高烧不退的紫雪散,治疗痰火内发的牛黄清心丸,治疗妇女不孕症的女金丹,治疗神志昏迷的局方至宝丹,治疗神经衰弱的参茸卫生丸,被称为同仁堂的十大王牌。

  同仁堂生产的中成药有400多种,大部分都经过反复实验,配方合理,剂量合适,有明显的疗效。同仁堂对药材的质量要求很严,早年间所有的药材都从河北安国县的药材市场上购买,后来也由北京的四大药行供货。药材商们总是把最好的药材卖给同仁堂。在安国的全国最大的药材市场上,药材商们都要等同仁堂来人后才开市,因为同仁堂的收购量大,出价高。对一些珍贵药材例如人参、麝香,同仁堂还派出专人去产地采购。

  中药的制作是很麻烦的,像蜜丸的制作需要经过蒸、炒、煅、烫、制、浸、霜冻等四十多道工序。有些成药制成后还要放上几年,使燥气减少后才能出售,这样一来必然占压了资金,但却提高了药物的疗效。

  从清雍正元年开始,同仁堂就开始专门为清宫御药房提供中药了,连皇帝、后妃吃的药也是同仁堂制作的,这样同仁堂就从经费上获得了朝廷的大力支持,有时清宫一次拨给同仁堂的经费就够用上几年的。同仁堂多次为宫内办药,都要先由太医院奏明皇帝,再下圣旨到全国各地,命令各地将上好药材上贡送到北京。同仁堂还常常打着朝廷的旗号到处收购上等药材,使其他药店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由于同仁堂的名气大,外地的一些商人也将自家药店改名“同仁堂”,为此在咸丰、同治年间,官府特地下告示,声称对冒同仁堂之名开办药店者一律治罪。也确实有药店因此事被查封,店主被游街示众三天。在没有经济法的旧时代,官府为一家商店如此兴师动众,可以说是十分少见的。

  同仁堂的第十代传人乐印川在咸丰年间还捐了四品衔的候补道,后来又捐得从品二典封,任军机引见,受赏顶戴花翎,使同仁堂官商的地位更加牢固。为了获得社会舆论的赞誉,同仁堂十分注重开展各种公关活动,树立乐善好施的企业文化形象。例如每当京城会试期间,同仁堂总要向应考举子赠送四季应时药品,这些举子考中后做了大官,自然少不了照顾同仁堂的买卖,或为同仁堂提供特权,或为同仁堂介绍主顾。北京城里许多王府把记帐本留在同仁堂,由同仁堂负责向府内供应中药,到年底结帐。每年冬天,同仁堂都要开办粥厂,使那些饥寒交迫的贫民勉强能够糊口。此外同仁堂还要施舍棉衣给那些衣不蔽体的穷人。每年夏天同仁堂则向穷人发放一些治疗预防中暑的药。同仁堂举办的这些慈善事业,是从药店经营的利润中提取的,据说能占到利润的三分之一。尽管这些举措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穷人的生活状况,但是这种疏财济贫的义举毕竟是值得称道的。

  1900年八国联军人侵北京期间,大栅栏地区的一场大火将同仁堂铺面的前庭烧毁,家具和珍贵的医书也被烧毁,一些侵略军官兵常到店中骚扰勒索,使同仁堂的损失很大,后来经乐印川妻子许氏的努力,使同仁堂逐渐得到恢复。

  1907年许氏病逝后,同仁堂由乐印川的四个儿子共管,同仁堂的职工也分为四派,实行寄卖制与四派之间的矛盾使同仁堂的经营管理逐步陷于混乱。后来经四人商量,决定各人在外边自立门户,可以用“乐家老铺”的招牌,但不能用“同仁堂”的字号。于是,乐家人开设的分号遍布全国,像乐仁堂、沛仁堂、济仁堂、达仁 堂、宏济堂、颐龄堂,最后竟达3O多家,自相竞争的结果,使同仁堂老店的经营状况越发艰难。

      北京沦陷期间,日本商人也想染指同仁堂。他们派人向乐家提出人股的要求,乐家人花了很多钱找权贵疏通,总算躲过了一场灾祸。抗战胜利后,元气尚未恢复,同仁堂又在金圆券急剧贬值的风波中损失惨重。库存的珍贵药材亏损殆尽,无力支付职工工资。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同仁堂才获得新生,药店翻修一新,拥有三家药厂,成为北京最大的中药店,全国四大药店之一。同仁堂的中成药远销到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享有很高的声誉。

老北京的中医与西医(一) - 卤煮 - 過年好

  在北京的中药店里,鹤年堂也是一家老字号,早在明嘉靖年间就开业了。写有店名的匾额是严嵩的笔迹。据说“鹤年堂”原是严嵩花园中一个厅堂的名称,严府败落后这块匾丢失于民间,后来不知什么时候挂到这家药店的店堂里,成了这家药店的字号。鹤年堂的汤剂饮片最有名,民间有“要吃丸散膏丹,请到同仁堂;要吃汤剂饮片,请到鹤年堂”的说法。鹤年堂之所以出名,也因为它所在的菜市口在清代是刑场,鹤年堂就在刑场西侧的马路边上。每当行刑日,监刑官都要到鹤年堂休息、更衣。监刑官的席棚也搭在鹤年堂的大门外。旧北京有句骂人的话:“到鹤年堂讨刀伤药去!”意思是要被押到菜市口砍头。鹤年堂解放后仍在原址营业,近年因马路展宽,店堂是拆除后重建的。

老北京的中医与西医(一) - 卤煮 - 過年好

  北京城里的老中药店还有长春堂、济安堂、德寿堂、万全堂、圣济堂等许多家,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说到中药店,不能不说到中医。旧时中医大夫常有在中药店里应诊的,也称为坐堂,许多中药店也以请到名医坐堂为荣,这样不仅能增加药店的收入,而且可以提高药店的知名度。老北京城里有名的中医数以百计,他们或在自家开设诊所,或在药店坐堂,或到病人家出诊,或者三者兼而有之。药店店堂内设有前后柜,前柜的业务是收方、抓药、包药、计价、收款。各种中草药都分门别类放在一排排的木抽屉里,中成药另设柜台。

  明清两朝政府在北京城内都设有太医院,主要是为皇室成员、皇亲国戚、贵族高官看病的,平民百姓与太医院无缘。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从家乡来到北京,在太医院任职。因受到把持太医院的方士、巫医的排挤,不久后愤而辞职离京,后来他写成了《本草纲目》一书。

  明清时期的医生有不同的身份和等级。太医院的太医本身就是朝廷官员,一般医术比较精湛,但是也有滥竽充数混饭吃的。也有一些官员并不在太医院任职,但也精通医术,大多有真才实学,名气很大,他们并不公开挂牌行医,给病人诊病也不收费。专门开业行医的医生一般将诊所设在自家寓所内。在大门边挂上一块木牌,以便病人上门就诊。民国时期,前门西边的打磨厂有位名叫董德懋的大夫,医术非常差,臭名远扬,以至于北京市民中流传开一句歇后语:打磨厂的大夫——懂得冒哇?(意思是什么也不懂。)也有一些大夫在各大药店里坐堂行医,病人经大夫诊断后就在店里抓药,十分方便。一些大夫也到病人家里出诊。另外还有不少走街串巷摇铃行医的江湖郎中。

  西医直到明末清初才传入中国,在此之前中国人看病都是找中医大夫、吃中药。直到19世纪前后,西医才扩大了一些影响。1865年北京同文馆设立了医学科,并翻译了一些西医书籍。到了1903年在京师大学堂设立了医学实习馆,后改为医学馆、专门医学堂。

  中华民国成立后,西医逐渐得到推广,先是成立了医学专门学校,并且附设实习用的诊察所。在1927年,医学专门学校改名北京医科大学,诊察所改为附属医院。这所医院就是后来的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位于西安门大街北侧。

  随着西医的发展,在北京形成了中西医并举的局面。1930年,著名中医肖龙友,孔伯华创办了北京国医学院,共办了15年,毕业生有700多人。1931年著名中医施今墨创办了华业国医学院,课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设置,在18年中一共培养了600多名毕业生。这些学生中的许多人后来都成为北京各家医院中的著名中医大夫。

  从19世纪末开始,一些欧美国家的教会、传教士和医生相继在北京开设医院、医学院。1906年,英、美的六家教会在北京合办协和医学堂。1914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专门设立了中华医学基金会,购买了协和医学堂的全部资产,并且买下了位于东单三条的豫王府的全部房地产。从1917年到1921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建筑施工,建成了由14座楼组成的协和医学院。这所医学院的目标是培养第一流的医学人才,设有直属的医院,临床各科齐全,各临床科室的主任、主治医师由各学科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兼任。各科设有专科实验研究室,配备当时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到了1920年又开办了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

  北京城内的外国医院还有位于安定门内大二条的道济医院,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市第六医院的前身。最初创办于1885年,是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创办的妇婴医院。1886年,美国的美以美教会在崇文门内创办了同仁医院,位于东交民巷东口。同仁医院的眼科最为著名。20世纪初,在离东交民巷不远处的台基厂相继创办了德国医院和法国医院。德国医院就是现在的北的前身。在东单三条还有一家日本人开办的东亚医院,后来改为北平市立第三医院的小儿科。

  北京城内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现代医院是中央医院,这所医院位于阜成门内大街北侧,东临历代帝王庙,于1918年1月开院。医院为西洋建筑,主楼有四层,设有十几个科室,开院时有150张病床。这所医院是伍连德等人集资兴建的,1946年更名为中和医院,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人民医院。

  首善医院是一家私人医院,位于天安门西边的府前街,创办于1916年,于1946年停办,随后这里成为从东堂子胡同迁来的儿童医院的院址。医院内设有50张病床。后来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北京市儿童医院。

  国民党政府统治北京时期,建立了三座公立医院,分别是位于南城香厂路的市立第一医院,位于宣武门内油房胡同的市立第二医院,位于东单三条的市立第三医院。

  据1919年的统计,北京城内共有公私立医院46所,其中由政府经营的6所,得到其他国家资助的4所,由民间经营管理的17所,由外国人经营管理的16所。在1917年这些医院共治疗81604人次,约占北京市民的10%,仍有大约90%的市民没有进医院治疗,其原因首先是医院收费高,广大市民付不起医药费,只得到药店里开副中药凑和了事,其次是广大市民对西药还不太了解或心存疑虑。

  1919年时全北京登记注册的医生只有1098名,其中中医就占了989名。1917年时北京的人口死亡率为25.8‰,新生儿的死亡率为184.1‰,产妇的死亡率为34‰。各种烈性传染病(如霍乱、麻疹、猩红热、天花、白喉)是北京人致死的重要原因。过去北京人的卫生观念很差,“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是许多人的卫生观。街道、胡同里垃圾成堆,城内的晒粪厂散发出阵阵恶臭,许多人随地便溺,成为固习,刮风时漫天尘土飞扬,下雨时遍地泥泞。摊贩出售的食品没有卫生保障,种种原因造成了北京人的健康状况较差,医疗条件也差的状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