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苏富比1.4亿天价成花青花赝品浅谈成化官窑青花的时代特征

 易定天下 2014-01-25

自从本人对苏富比今年秋拍1.4亿的成化青花宫碗提出赝品质疑,特别是本人的观点经《广州日报》10月20日收藏专版刊登后,引起很多收藏爱好者的关注。也有一些藏友来信希望能了解更多成化青花的信息。于是,我从家藏品成化青花的资料库中,提取了几件较有代表性的器物,与藏友们交流一下成化青花的一些典型特征。希望本人的一些初步的研究能对大家的收藏有所帮助吧!

瓷器收藏界从晚清民国那个收藏高峰时起(当然随之而来的也是仿制高峰),就一直流传着这样的名言——明看成化,清看雍正。这个说法当然是说明代瓷器要数成化最好,清代要数雍正最好,这是不言而喻的!不过,顺便提一下,极少有人知道的是,这个说法只是前半句,后半句不知什么原因完全没有人提起过!我自10岁开始从祖母那里接受家族制瓷藏瓷史教育的时候,就知道还有这样半句——成化第一,雍正第二!这是成化与雍正朝官窑瓷器之间的比较而言得出的历史性的结论,只是极少有人知道而已!后来通过对家藏品的鉴赏研究,我也确实觉得“成化第一,雍正第二”是有根据的。而且在我看来,雍正朝的瓷器精品中,其工艺和烧造水准也只有高白釉薄胎的珐琅彩和一些极品斗彩能与成化朝的青花和斗彩精品相媲美!

言归正传,要说成化朝的官窑瓷器,收藏界最为推崇的两大品种,无非就是青花和斗彩了。虽然有不少在最近十来年如火如荼的收藏大潮中涌现出来的“新型藏家”都宣称藏有成化器物尤其是成化斗彩,更有甚者,说自己是一坑一坑地收来的!几年前,我也确实应邀去藏友家里,亲眼见过很多这类藏品,虽然不敢直接说是新仿的(因为自己没调查),但其时代特征确实与家藏品之间的距离太大了!而且令我非常吃惊的是,有的画片居然与家藏品一样!如不经过拍照后细致地比较,真的是很难发现问题。尽管我深知瓷器自古都是赝品的江湖,真品寥寥,但面对如此精美的器物,尤其其画工风格与我十分熟悉的晚清民国的拙劣粗糙(比如苏富比的天价成化碗、大威德的展品、佳士德以前的拍品、故宫拍回来的盖罐等等)相比还是有较大差别的,多少都会令我心动!所以,我一直对这类画工还算精细但又很难通得过与正品成化家藏“对比鉴定”的器物报有较高的兴趣,它们究竟是老仿还是新仿呢?我真的希望它们是后朝官仿!作为职业研究者,希望以后能有找到答案!

大概是受家训的熏陶所致吧,我一直都觉得明代“永宣成”三代瓷器的鉴定,要数成化最难!自古以来多少高手都栽在它面前!直到现在,中国最著名的、不知有多少人盲目迷信和崇拜的、故宫那位鉴定家(20年前花了国家130多万港元买了个一眼假的成化盖罐)和香港那位著名的经纪人(苏富比最近1.4亿成化碗的经纪人)不都是如此吗?由此可以联想,其他根本就没见过更没机会上手研究过的人,想玩或者想鉴定成化瓷器,结局就可想而知会有多么悲惨了!而且更为恐怖的是,前两天,北京的一份报纸居然还说,国内业界专家藏家都对苏富比那只天价赝品碗一致看好呢!想想就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从心头袭来!同时使我又想起了一句家训老话——跟人谈什么,都别听人谈成化,给人看什么,都别去看珐琅彩!这句家训有令层意思,一是这两类东西在民间珍品太难得一见了;二是由于成化朝之后历代仿制品层出不穷,导致赝品充斥,给人看东西如稍有不慎就会打眼!所以尽量不要招惹这两类!它们真的会让不慎购买者千金散尽,斗胆掌眼者身败名裂!看来家训此言非虚也!碰到了就“绕道儿走,躲着点儿”方是万全之策!话说回来,如果没有家藏成化官窑正品作对比,我是绝对不敢瞎咧咧的,更不敢照本宣科地拾人牙慧!

由于成化瓷器的美名以及存世量珍稀,使得它成为历代仿家争相仿造的重点!因此我对成化官窑瓷器的鉴定,一直都是充满敬畏之心!每每看到一件器物,一开始觉得很有可能是正品,但拍照后回到家里与家藏进行对比后发现了问题,这时我往往都会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那个时候我非常自责,因为我怎么说都是从小耳濡目染地世家弟子,真品比任何人都见得多,按说是有眼力的人了,怎么就不能在第一眼就发现问题呢!所以,以后再碰到成化的器物,我都是先拍照,对比之前决不表态!我在自责的同时也深切地、由衷地感激列祖列宗,是他们前赴后继、历尽千辛万苦,几百年间历经无数次筛选和淘汰后,才为我传承了比较丰富的家族珍藏。这些珍宝来源可靠可考,传承清晰明了!用我最钦佩的好友、兄长、在我心目中乃中国屈指可数的有真知灼见的著名鉴定艺术家裴光辉先生的评语来说,家藏在真正的行家眼里,属于“不容置疑、无须鉴定”的无价之宝! 正是这些确定无疑的到代正品珍藏,使得我能有比较方便和快捷的条件,来进行“对比鉴赏”并以此为有缘的藏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此,我也再一次苦口婆心地呼吁——不管是新兴藏家(有钱但不懂行得暴发户)还是有一定眼力的老藏家,对待市场上尤其是拍场上出现的所谓成化青花和斗彩器物,务必要万分小心!因为这两类在当年就已经成为名品并成为收藏家竞相追逐之宝物,后来又是历代仿家极力仿造的重要品种,在清三代,真品就已经是非常难得一见的了!尽管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以及八国联军攻陷紫禁城后,有一些成化器物流出,但很快就被国内外的大藏家所珍藏了!到了晚清民国时期,大量的新旧仿品充斥国内外市场,这类仿制品后来要么被境内外的公家机构馆藏,要么被国内外的私人藏家所秘藏,其中真品可谓凤毛麟角!所以,怎么可能会在几百年的追逐珍藏、加上疯狂的仿造之后,还会有什么成化青花或斗彩到代正品出现在市场上呢?上面列举的四大赝品足以证明这一点!这是个极其简单的道理,同时也是一个极难被人接受的道理!不接受的人会说出一大堆似是而非的理由来反驳的!但道理终归是道理,谬误一定是谬误!无情的现实就摆在那儿呢,就看你是否有那个智慧去看破罢了!

话说回来,藏界自古都说成化斗彩好,其实青花也一样!从家训中还得知在过去还有另外一个老说法,就是——成化青花少,半件都是宝!半件当然不是指瓷片或者残器,过去这类东西是没有收藏价值的!而是特指缺了盖子的盖罐或者只有少许磕碰的碗盘花瓶。成化青花少,是相对其斗彩而言的,这个不难理解。斗彩在成化朝,相对而言仍然属于创新品种,在皇帝的大力支持下,烧造量自然就会多些。但是青花作为传统品种,其地位肯定也是很难动摇得了的。虽然数量上可能会少于斗彩,但工艺和品质肯定是不会逊于斗彩的。正是因为其烧造量较斗彩少些,而品质又不低于斗彩,所以才有了上述的那个说法吧!这个说法今天看来,仍然是对的!无论是国内外的馆藏还是私人收藏,成化青花的藏有量远远少于斗彩。就本人的家藏成化器物来说,也是如此。这就是为什么只要拍场上出现了成化青花器物,姑且先不论其是否真正属于到代的正品,都会被拍出天价!也正是这个原因,才会导致20年前故宫那位最为著名的老专家在拍场了走眼的情况发生!当然,除了成化青花的稀有性外,我觉得还有就是对那两大拍卖巨头的盲目迷信甚至崇拜的心理在作怪!这其实也是一种崇洋媚外的心理,这种极其要不得的心理,至今仍然很有市场,这能在一些新型藏家的言谈中得到佐证,譬如《广州日报》所报道的那位收藏家郑先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我可以极其肯定地说,报有这种心理的藏家,最终都不会是赢家!因为,除了自己,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真正有那个能力(包括拍卖行和经纪人在内)为你的收藏负责,因为极少有人能真正负得起这个责任!1.4亿的成化碗也好,2个多亿的佛像也好,都莫不如此!

至于成化朝的青花器物的典型时代特征,根据我这些年来对家藏实物的仔细鉴赏研究,觉得有如下几个方面值得与藏友们分享。

1、胎质和釉色  成化的青花一如其斗彩,胎质也不是单一的。首先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说法——肉红色的胎质(这里暂不论其形成的原因)。这种肉红色不是随意就能看到的,由于这类器物的胎都比较薄,所以在迎光的情况下是能看到肉红色的,也只有在迎光的条件下才显出胎色来。如果一件器物摆在眼前就能看出肉红色,就一定很可疑了!请欣赏家藏品图片——

 

从苏富比1.4亿天价成花青花赝品浅谈成化官窑青花的时代特征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这是在强光照射下所拍摄的高清图片,如果是在普通光线下,肉红色会更为浅淡和柔和。所以,对那些强光下颜色很红的器物,也要报有足够多的警惕性,才能避免打眼!这种胎质在非迎光条件下的观感是白中带浅灰色调的,也可以说是浅淡的灰白色。与此相适应,这种胎质所挂的釉水也是灰白色的,而且釉质观感不是太透明的玻璃釉,而是有粘稠感的、比较厚的灰白釉。请朋友们注意,我用的是“粘稠感”,形象点说,即很想“稀米粥”上面漂浮的那层薄薄的浆皮!绝对不是某些棒槌所说的“乳浊釉”!白釉呈现乳浊感的瓷器只是到了清康熙才出现的!成化的粘稠釉在百倍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小气泡,很难看到较大的气泡。这可以说是肉红胎器物釉水上的重要要时代特征,无论青花还是斗彩都是如此!请看图片——

 

从苏富比1.4亿天价成花青花赝品浅谈成化官窑青花的时代特征

这是一件家藏成化青花大件极品——内外双汇青花薄胎器物的局部图片,尽管是强光拍摄,但由于不是迎光,所以根本就看不出肉红的胎质,但淡雅的灰白釉质还是能看清楚的。当然,这种淡雅的灰白观感,归根结底,也是因为其肉红色的胎色所决定的,因此我们仍然可以从这种淡雅的灰白釉色中看出肉红的色调来。

第二种胎色当然就是真正的白色,其釉色就是充分显露洁白胎质的比上述粘稠釉药稍许透明些的玻璃釉了。不过,釉质仍然具有粘稠感,只是不如肉红胎的釉水那么强烈罢了。所以表现在釉面上也是与灰白釉质一样,都极少看到明显的“砂眼”或者“棕眼”、“针眼”现象,如果呈现出清三代那样高透明的话,肯定会有较多大气泡,右面也就会有所谓“针眼”现象。

上述两类,不管是哪种胎质和釉质的成化青花精品器物,整个釉面都显得极为油亮莹润光洁,凝脂感较强,观感和手感极佳!这种观感的釉质即使是在清雍正时代也是极为少见的,根据对家藏品的研究,只在雍正数量极为稀少的高白釉薄胎珐琅彩极品中才会出现没有或者极少大气泡的釉面!因此可以说,单凭这一点,明成化的瓷器称老大排第一,真是一丁点也不过分的!

 

 

从苏富比1.4亿天价成花青花赝品浅谈成化官窑青花的时代特征

以上就是祖传不知道多少年多少代的家族成化青花藏品中两类器物的胎质和釉质的高清照片。我不知道,市面上包括有些人著书立说中所说的“牙白色”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观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吧,反正我家藏中没有什么“牙白色”。

 2、青料及发色  现在有一种似乎是很流行的说法是,成化朝的青花也好斗彩也罢,首先是使用进口料,发色较深沉蓝艳;后来这种进口料用完了,或者原料枯竭了,才改用国产料,发色淡雅。其实这种说法是相当然的一种逻辑推理,似乎富有逻辑性,其实完全是一厢情愿。因为家藏品中,恰恰就有发色淡雅、符合国产青料发色特征的器物,观感上跟第一张第二张图片一样。按说就应该是后期的产品了。然而,让后人始料不及的是,款识除了”大明成化年制“外,底部却还追加了“大明成化二年”的款识!我和儿子汉斯每每看到这件器物,都会相视一笑,然后就是一声深深的叹息!——收藏界想当然的说法,何其多也!不过家藏这件器物却完全否定了上述说法!这里我非常有理由地说:成化青花的发色,其时代特征一如其胎质釉质,有两种发色,一种淡雅,一种深沉。而且两种不同的发色是同时存在的,根本就没有什么时间上的前后之分!上面第三件观音瓶就是这种比较深沉的发色。但不能说这种发色深沉些的青料就是进口料,因为它根本就没有芒刺状的晕散和铁锈斑!相反我却还在另外的同样发色的器物上,找到漂浮在釉面的“锰锈斑”,这就可以说明,即便是发色深沉些,也还是国产青料!从美学常识上来说,作为一个朝代的官窑瓷器,青花的发色如果只有一种颜色,未免显得太单调了吧!

 3、纹饰绘画  总的说来,成化朝的青花和斗彩,其纹饰绘画都是毕尽功力,至精至细的!但是,这种精细却与清三代的那种近乎剪纸般的绘画风格完全不同,更与现代的审美观不同。用一句做人的话说,就是既有规矩,但同时还留有方圆!即在精致细腻这个规矩或者说是原则的大前提下,仍然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和余地!这就是成化青花和斗彩绘画的时代风格和特征!这个时代特征与中华文明关于做人的要求是一致的。正是这个一致性,造就了一代具浓厚的儒雅高贵之人文气息和古典柔美之艺术气质的超一流名品的出现!其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是如此之高,以至于后世即便是艺术品位极高的雍正皇帝,也难以逾越!如果没有真正品鉴过成化御窑精品者,是很难想象并理解这种高度的!

不过,即便是“精细”之作,也有风格上的区分。有的是精细大大多余自由发挥,或者准确地说是,根本就只能看到精细而看不到别的,自由发挥已经完全融入到了精细的绘画功底之中了!有的却能在画片中明显看到自由发挥之处,如上面那间观音瓶即属此类,其中十字云的填色就比较自由。

下面请欣赏一件家藏白胎青花玉壶春小瓶,图案是著名的“庭院芭蕉竹石图”,蕉叶画工精细,但竹子的画法仍有自由发挥之处。其画片是皇家传统图案。目前来看,这个图案应该是成化朝的首创,尤其是,该图案总是与玉壶春这样饱满又不失秀美的器型相配,清雍正皇帝尤为喜爱并在御窑厂仿制过,请首先欣赏成化精品——

 

 

从苏富比1.4亿天价成花青花赝品浅谈成化官窑青花的时代特征

从苏富比1.4亿天价成花青花赝品浅谈成化官窑青花的时代特征

那么,清三代尤其是清雍正的精细风格是什么样的呢?在欣赏了下面的家藏名品——清雍正同样画片的玉壶春瓶之后,两相对比,答案自然就一目了然!清雍正的风格就只剩下精细了,成化青花风格上那浓厚的人文气息和典雅柔美的艺术气质完全看不到了,全被雍正的刻板威严和霸气所取代了!极其柔美的风格被极其强硬的风格所取代了!大概这就是雍正瓷器只能排在成化之后的文化艺术上的时代差别所造成的吧!

当然啦,这么说只能说是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风格,并不是说雍正朝所有的瓷器都比不过成化。如前所述,雍正朝的极品珐琅彩和刻意仿成窑灰白釉色的斗彩,艺术风格上也是可以媲美成化并确实有所超越的!而且雍正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绘画风格在清三代还算是比较柔和雅致的,但与成化一比,就显得强硬有余了。这一点无论是从观感还是手感上看,都非常明显。

这里我要再次强调指出,成化青花无论何种胎釉,当然也包括一部分斗彩在内,其胎质和釉质观感和手感除了“粘稠”感外,就是非常柔和,我甚至觉得“柔软”一词更为恰当,也就是说胎质完全没有清三代胎“硬”的感觉,釉质也没有清三代“透亮”和“闪青”!这也可以说是这类器物的时代特征吧!而清三代中只有雍正的极少量极品珐琅彩有这种“粘稠”和“柔软”的观感和手感!这个特殊的有关胎釉的“柔软”感也好,“粘稠感”也好,是鉴别正品成化器物与清康熙雍正所仿的“成化”器物最大的区别之所在!如果仅仅用“胎釉的粘稠感和柔软感”这两点感觉去甄别,现在两岸故宫以及大英博物馆所藏的成化款识的青花,很多都应该是清三代时期尤其是康雍两朝的后仿品!苏富比那件1.4亿的天价碗就是清代后仿品的民国翻版!

 

从苏富比1.4亿天价成花青花赝品浅谈成化官窑青花的时代特征

从苏富比1.4亿天价成花青花赝品浅谈成化官窑青花的时代特征

 下面再请朋友们欣赏一件真正属于绘画精细,自由融入精细之中的极品重器——家藏明成化青花孔雀纹花瓶——

 

从苏富比1.4亿天价成花青花赝品浅谈成化官窑青花的时代特征

从苏富比1.4亿天价成花青花赝品浅谈成化官窑青花的时代特征

 4、款识及写法 成化朝的青花款识目前来看,有三类——“大明成化年制”楷书、“天”字款,以及极为少见的“御赐昭德宫珍藏”款。“天”字款和“御赐昭德宫珍藏”款的来历以后再单篇另述。“天”款以及“御赐昭德宫珍藏”款写法比较固定和程式化,但“大明成化年制”款识却有好几种不同的写法。通过研究发现,凡是肉红胎灰白釉质的器物,无论是纹饰画功还是六字款识的写法都非常一致。都与缠枝秋葵宫碗和孔雀瓶的底款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有的是双圈,有的是双框,有的是横写。这可以说是成化官窑最顶级珍品的款识写法了。其时代特征藏友们可以从照片中去自己总结吧!第二种就是白胎器物,与肉红胎不同。即白胎器物上完全看不到肉红胎器物底款的写法。

下面请看玉壶春小瓶的底款写法——

 

从苏富比1.4亿天价成花青花赝品浅谈成化官窑青花的时代特征

必须指出的是,白釉器物还有斗彩器物上,也不止一种写法,因为篇幅所限,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最后,给大家展示的是上面那件观音瓶的底款,这可以说是一种比较令人意想不到的六字底款写法,在清三代是不可能出现的!不过,尽管很看似像小学生的手笔,比较拙,但细看还是颇见功底的,不见一丝一毫的仿描痕迹,用笔上与上面的小玉壶春是一致的,只是显得更为随意罢了!请看图片——

 

从苏富比1.4亿天价成花青花赝品浅谈成化官窑青花的时代特征


由此写法可见,成化青花器物六字款识的写法除了肉红胎灰白釉这一类精细之作的款识非常一致外,白胎器物的款识就比较多样化了!经过初步研究,我目前所得出的结论是,款识的精细与否与纹饰的精细度成正比!

 

好了,罗罗嗦嗦地,比较随意地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全当是给朋友们抛砖引玉了!希望朋友们看后觉得没有白来就好哦!下次再和朋友们聊聊成化斗彩器物的一些典型时代特征吧!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