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把手教你小儿推拿治食积

 春风杨柳荷香 2014-01-25

手把手教你小儿推拿治食积

宝宝外感发热和消化不良(食积)是最常见的,而其中的很多原因都是由小儿不知饮食节制造成食积引起的。


中医治疗小儿“疳积”有非常好的经验,上个世纪50年代北京有一位冯全福老先生,大家都盛赞“捏积冯”,给出了很好的小儿保健简便易用推拿方法,各位年轻的爸爸妈妈不妨一试。


捏积疗法主要治疗什么病症?


中医里,捏积主要治疗小儿“疳积”,大体包括:小儿面黄肌瘦,腹胀疼痛,恶食呕吐,烦躁多啼,口臭流涎,大便酸臭或下利清谷,甚则午后潮热,头大、颈细,发干成缕,腹内痞块等。


捏积手法怎么操作?


家长应当站在孩子的左侧背后,为宝宝松解腰带,脱去上衣,露出整个背部,令患儿伏卧,应力求卧平卧正。家长的两手半握拳,抵于脊背之上,拳眼与手垂直,自尾闾骨端的长强穴起,沿督脉向上推捏至大椎或风府穴连续六次,然后以拇指按摩两侧肾俞穴三、四下即可。


手把手教你小儿推拿治食积

手把手教你小儿推拿治食积


手法放大镜:


推:即两手之十指抵于皮肤上,稍着力于皮下组织,沿脊柱向上连续推进。


捏:在推的过程中两拇指不断地将皮肤及皮下组织卷捏在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连续动作。


拿:即在推捏的过程中进行提拿动作,冯老医生一般在第四次推捏时沿督脉向上提拿数次。


按:在推、捏、拿后,在肾俞穴轻按3-4次。


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过程中,推、捏、拿三种手法必须配合协调,用力与速度要均匀,对虚弱病儿手力宜轻柔,推捏次数可多几次,在操作时要注意紧沿督脉进行,不可离开。操作后不得立即用手掌摩揉背部。


全疗程是6天,每天捏一次,如果还没有见效,可以在一个月后再作第二疗程。有心脏病或皮肤浮肿,各种出血性疾病的患儿不宜本法治疗。冯老医生主张在治疗过程中禁食芸豆及醋,三年内忌食螃蟹,平日少食不易消化食物。


捏积后有什么疗效?


患有“疳积”的患儿经捏积治疗后大部分可得到满意的效果。一般症状显著减轻或消退;患儿食欲增加;经常呕吐的患儿经治疗后呕吐次数减少或消失;消化不良患儿经治疗后,大便次数减少或性质好转;烦躁,睡眠不安,倦怠等症状亦见渐退或消失;面色由苍黄转红润;毛发由干涩而渐转润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