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港中大北上:深圳大学梦“第三季”

 文野 2014-01-26

从深圳市中心的罗湖区乘地铁龙岗线,只需40分钟左右便可到达大运站。记者由此乘坐10来分钟的出租车辗转问到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以下简称港中大(深圳))校区的位置。记者曾搜索谷歌、百度和高德等地图,均未有该校标识。

尽管港中大(深圳)的校园已于2012年10月开始动工建设,然而由于其招生时间及其人数的变化,直至近期,据港中大(深圳)校区所在地的深圳龙岗区政府2014年1月4日披露,港中大(深圳)校区正式确定将于2014年9月开始招生,首批300名学生将进入即将开设的经管学院、理工学院和人文社科学院,其专业涉及环境、金融、物流、经济学、环球商务等方面。

按照港中大与深圳市政府及深圳大学签署的联合办学协议,港中大(深圳)由中大(深圳)理事会负责。中大(深圳)理事会由中大与深大各委任八人组成,理事长由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担任,副理事长由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担任。除了提供土地支持,校内所有的办学设施由深圳市政府给予财政支持。

需要提及的是,按照深圳市乃至广东省高层官员的设想,随着港中大(深圳)的创建,一直以来深圳建设国际一流大学的梦想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和层次。

2013年10月,深圳市长许勤在港中大(深圳)校区建设现场调研时表示,港中大(深圳)落户深圳,是深圳打造国际化有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新的尝试。

许勤表示,港中大(深圳)要按照国际一流标准,打造成国际一流教育、国际一流科研和国际一流学生的高等教育典范。“要通过与国际一流高等院校的合作,充分学习和总结高等教育的国际经验和做法,推动深圳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许勤说。

高教短板

深圳从改革开放之初就意识到发展高等教育对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尽管在发展过程中也有所作为,但与国内许多大城市相比,高等教育始终是深圳发展的一块短板。

1983年,时任深圳市长梁湘提出“即使卖掉裤子也要将深圳大学办起来”的口号,促请教育部及国务院批准设立深圳大学。

三十年后,当初以5万元经费起步,首届招收了216名学生的深圳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25个学院,75个本科专业以及涵盖文史哲理工医管理艺术等11个学科门类共计2.8万名本科生、550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综合性高等学府,拥有近75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名留学生。

2000年,深圳在自主创建高等学校的基础上,专门划拨土地,拿出巨资建立大学城,引进国内顶尖的北大、清华及哈工大设立研究生院。

对于上述发展过程,深圳市教育局高教处处长许建领表示,虽然深圳高等教育历史短暂,但也有自己的特色。经过多年的发展,深圳已经有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高职型等各类型高校10个,初步形成了具有深圳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

不过,与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社会及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相比,高等教育发展的严重滞后成为深圳最大的短板,其中教育质量、教育水平与深圳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身份尤其难以匹配,这成为制约深圳经济社会进一步转型升级的最大瓶颈。

许建领也指出,深圳高等教育综合实力与其他同级别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相比,仍然差距巨大,最明显是其它城市基本上都拥有“国家级高校”。“深圳的GDP在全国的排名位于前4位,高等教育却远远落在后面”,许建领说。

他认为,随着全国各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深圳吸引人才的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深圳未来30年的发展,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必须要有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作支撑。”

对于深圳高等教育发展滞后的现状,现任深圳大学文学院院长、国学研究所所长景海峰教授说,深圳大学文学院目前还没有博士点,这对文史哲基础学科发展是一个很大的制约。“恰恰这也是深圳大学这一类新建学校所面临的普遍问题,就是基础学科往往都比不上应用学科的发展速度,而作为真正学术实力的展现,所有高校还是要靠基础学科来给它撑门面,这大概也是深圳大学作为一个新建大学和老大学之间的一个很大的不同,也可以说是未来发展的一个瓶颈。这一块建设得好了,整个深圳大学才有望能登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对此,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认为,从现代大都市演进的趋势看,综合大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真正意义的综合大学涵盖文理工经管法医艺等多个学科,汇通中西、贯通文理、融通天文,最能体现大学的精神和本质,当代大都市要抢占发展的制高点,走在时代前沿,保持发展活力,就必须拥有知识社会所有根本属性,综合大学以不可替代的身份扮演着轴心角色。

相比之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工作人员韩树林认为,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年来,“深圳高等院校的数量与深圳经济社会的地位、定位尚不相称。且不与各省会城市去比,仅就全国五个计划单列市(深圳、厦门青岛、宁波和大连)而言,我们也排在最后一名。深圳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复制港中大模式

在经历自主创建以及引进国内顶尖高校发展高等教育的实践之后,深圳已经深切感受到当前面临的体制性制约困境。接下来,为实现深圳高等教育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深圳将目光投向了毗邻的香港,与香港合作办学,全盘移植港中大模式。对此,深圳高等教育业内人士形象地将其称为深圳大学梦的第三季。

香港中文大学创立于1963年,作为世界知名、亚洲一流的高等学府,其最大的特色是在灵活学分制和书院制基础上以中英双语贯通中西的通识教育。

据了解,港中大(深圳)校园总用地面积约100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为50公顷,总建筑面积约为45万平方米。校园分为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按在校生7000人规划建设,建筑面积301374平方米,投资估算逾15亿元人民币。

根据办学规划,港中大(深圳)将分阶段招生,长期办学规模为学生1.1万名,其中本科生6000人,硕士及博士研究生5000人。

已被任命为港中大(深圳)校长的徐扬生表示,未来港中大(深圳)的学科开设及课程设置将综合国际学科趋势与地区发展需要,既有理工商学科,又有人文学科,同时体现综合性和交叉性。其课程将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须修读港中大现有的核心课程,进行通识教育,以贯彻全人教育的精神。

对于“通识教育”,徐扬生解释说,它是社会人必须知道的基本常识,其中包括社会、自然、民族和世界等方面的知识,比如亚里士多德、牛顿及论语、庄子等中国五千年文明。

至于“书院制”,徐扬生表示,学生进校会分到一个学院、一个书院,去学院上课,而书院是负责与生活有关的一切。“书院是一种文化,就像一个小社会,来自不同学院、年级的学生在这里学习、竞赛、娱乐、生活。晚上大家一起生活、一起辩论,通过辩论,人的社会意识和独立思辨能力就培养出来了。

港中大(深圳)的生源以内陆学生为主,同时兼顾港澳台及外籍学生,其中三成是招深圳生源。招生要求和校本部一致,学生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正式学生,毕业时授予香港中文大学学位。

其招生方式除根据高考成绩外,对广东学生将采用基于高考成绩结合综合评价的录取模式,即高考成绩不是录取的唯一标准,在总成绩中占一定的比例,学校自己举行的测试成绩、语言成绩以及高中平时成绩也将占一定的比例。

港中大(深圳)将面向全球招聘教师,薪酬水平将非常接近香港中文大学的水平,教师评估晋升办法也与香港中文大学相仿。

记者在港中大(深圳)校园看到,作为启动阶段,包括一座本科生书院、两座研究生书院、4栋教职员工宿舍及相关配套用房在内的8座建筑已经建成。一位在现场工作的深圳建筑公务署人员表示,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预计在1月底将全面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与南方科技大学提出几年之内办成亚洲一流大学的追求不同。徐扬生多次表示,办学校就如同种树,不能太着急,“两三年的树只能当柴烧,五年以上的树才能做家具,十年后的树才能起到栋梁的作用。” 港中大北上:深圳大学梦“第三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