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联的发展:写对联,买对联

 怀旧老人无用人 2014-01-29

过年,总是要贴对联的,这是我国千多年的传统了。那红红的对联贴在大门和住宅门的两旁,凭添了许多年的喜气、欢乐和韵味。

 早在秦汉前,我国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是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到了五代,蜀主孟昶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大概是最早的对联了,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

  对联,俗称对子,它由律诗而来,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长的可达几百字。从种类说,分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从形式分,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从内容分,咏物叙事抒情,各擅胜场。有多少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佳对,成了后人学习的典范。而这种文字形式,也只有一字一音的我国才能出现,故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远传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成了这些国家的春节风俗。

 解放前,穷人中没有识字的,过年前,准备好酒饭请识字的写。写好后还得一副一副请写的人给摞好,贴时才不会弄错(先右后左不能差)。有的偏僻小山村没有一个识字的,过年时就用碗底拓,没有墨,就把锅底的黑刮下来用水和起来。记得50年代,我家年前就打好酒,煎好油花(一种油煎食品,形状象两个长方体中间连在一起),等村里唯一的先生来写。先生从腊月十几就开始写,一户一户排队等。到了50年代末,我上中学,能写毛笔字了(那时没有钢笔,一入学就用毛笔),就自己写。我由于三年级前用左手写字,毛笔字一直写不好,但缺者为贵,村里人请我写的人也不少。去了谁家,主人就磨墨,晾对子,端茶递烟,很是殷情。我吸烟的坏习惯就是那时练出来的。但写对联是义务,是不能挣钱的,不管关系远近,请了就到,否则就会被人看不起。

  那时写对子,门上的、大门上的,粮仓上的,猪圈上的,厕所上的.....,各不相同,有的照着报纸、日历、对联书上的便宜春联写,很多时候是自己编。把主人的特点、愿望等编到对子里。每到初一,人们互相拜年时,欣赏对子上的字、内容,还把好的抄下来。随着有文化的人越来越多,对联的内容也百花齐放,与时俱进。而会写的人多了,再不用几个人大包大揽。可惜钢笔出现后,能写毛笔字的人少了,写对联的还是以前的那些人。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深入,对联也成了一种商机,一种商品,市场上出现了卖对联的。由于卖的对联是金字,美观,方便,几年后,就没有人再写对联了。买取代了写,是一种时代进步吧。可也得付出一点代价,一是买的对联千遍一律,都是一些发财、吉祥、祝福的话,多了点铜味,少了点文气,显得庸俗、媚俗,没有了人文气息、时代精神;二是有些对联粗制滥用,不讲平仄,不求对仗,没有了对联的神韵;三是家家户户贴相同内容的对联,没有了可欣赏性,故初一没有人再品尝对联了。

  对联由写到买,见证了时代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