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作家◆《春节话春联》-刘永久

 齐鲁文学 2020-08-06
作者简介

刘永久,热爱文学,业余写作,现供职于山东省滕州市滨湖镇党委政宣室。


作品欣赏
★-【春节话春联】-★
作者:刘永久

万家腾笑语,四海庆新春。我们习惯把春联叫对联;更多叫对子。把写春联俗说是写对子。每逢过年前,都要请文人学士,用毛笔、黑墨、红纸写对子。到年三十的下半天,家家户户都开始在各个居室、大小门贴上红纸对子,立刻使满院生辉,烘托出新年的浓郁气氛。

写春联,必须使用毛笔。我国的毛笔书画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至高绝艺,堪称瑰宝,顶尖创造。记得小的时候,我家大哥就是俺村里毛笔字写的较好的一个,每逢过年就成为俺村里“写对子”的忙人。许多街坊邻居在年前二十四五就开始送来红纸,让大哥去“写对子”。一直忙到年三十,天天笑脸相迎,免费为排队的乡亲写春联。记得家家户户相同的对联大致是这样的:厨房灶王爷处写: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庭院内香台子上方处写:春光满院,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堂屋的正中央有贴财神爷图像的,两边还要贴:招财进宝,日进斗金等;对大门的墙壁处贴:出门见喜,对我发财等;在老年的卧室里贴:老者安之,健康长寿;少年卧室:茁壮成长,天天向上;在牲畜饲养处要贴:年到槽头,六畜兴旺。写的更多的还是大大小小的“斗方”福字。家家在门扇上、箱柜上、碗橱上、水缸上、粮囤上等,倒贴福字,讨个初一来人拜年说“福到了”的吉利话。

大门上的春联是最为讲究的,来不得半点马虎,文字必须对仗工整,村有千户,不能重复,要让来写对子的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去。古代文人学士,把题写春联当作情趣雅事,显露才华,光宗耀祖的好机会。年年岁余都自备“文房四宝”,免费为乡亲们题写春联。在乡亲们的眼里,谁写的对联文理好、书法好、红纸好、墨汁好,就是人气最旺的“先生”。于是,大家也会争先恐后地去他家讨要。正月过年期间,在家族统治不可逾越,辈分等级森严的农村宴席上,会写春联的先生,倍受街坊邻居的款待,同席就是有八十岁的长辈,也要把写春联的十岁孩童,也要奉为贵人,在上席位置就坐。当场会受到憨厚、诚实、忠孝、勤劳的农家老小的跪拜!享受这种尊严、这种待遇的人,连祖宗八辈在天之灵,也会感到脸上有光。此后,题写春联的习俗,在民间就广泛流传开来。而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似乎能够写春联的人寥寥无几,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护遗产,何不让我们的孩子去研究、去保护、去开发,把遗产发扬光大呢?

《现代作家》投稿须知

  

发掘文学新星、培育潜力作者、推出知名作家,是《现代作家》的担当。

投稿须知:

一、栏目设置为诗歌阵地、美文视线、小说在线、散文诗苑等栏目。

四、来稿请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发送,务必注明作者简介、详细通联和本人照片一张。投稿邮箱: Luodaxiong@126.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