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俗习俗】新春佳节传统文化习俗

 *晚 秋* 2014-01-29

图片

毛主席珍贵视频 - 云雾青山 - 云雾青山的家园新春佳节传统文化习俗毛主席珍贵视频 - 云雾青山 - 云雾青山的家园

素材来源 网络     编辑制作 晚秋

中国十大私刻本 - 温柔细雨 - 一丝小雨盈盈而落......

 

每个人打出生起,年年过春节,从儿时的欢快期盼,到成年后的麻木应付,年就这么一次次地过着,许多习俗传统,随着时代的变迁,渐渐地越来越淡了。有些东西,常见老人这么坚持着,我们往往很少知道它的来历典故。民族的文化传统,是否留存不是每个人意愿所能左右的,但是那些消逝的传统文化中,往往包藏着很多现代人其实很匮乏的精神食粮。

 

春节是华人的第一大节,每个地方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各不相同,仅仅汉族人,其过年的过程就千变万化,精彩纷层。最普遍常见的项目有下面这些:

 

.

中国人过春节,一般从祭灶揭开序幕,时间是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有说法"官三民四船家五"(水上人家在二十五日)。

 

从前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灶王爷"神位。人称"灶君司命",据说他是玉皇大帝派来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当作一家的保护神。上一年的除夕以来,灶王爷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这一家。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要升天,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家人的善与恶,于是需要仪式称为"送灶""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新一年中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桌向灶王爷的灶壁神龛或画像敬香,供品主要是糖和面做成的糖瓜,再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糖瓜供奉灶王爷,是让他嘴甜点多少好话。也有习俗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然后便将神像揭下,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送他上天。

 

.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家家户户都要打扫清洗,掸除尘垢,将家居打扮一新。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成丑陋不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

 

有一年,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以蛛网掩盖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于是三尸神不管青红皂白,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斩尽杀绝。

 

三尸神的恶行被灶君发觉,他传下话来,各户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根本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于是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之晴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干干净净除旧迎新,一项简单的家务劳动,就这样被赋予了一种神话色彩。古代大家族大宅子,人多屋多,彻底打扫的工作量可不少,添点神话故事,大概能减轻点工作强度吧。

 

.春联、门神

新春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所知最早是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直到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

 

桃符变成"春联",开始于明初,缘于朱元璋。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

 

春联的内容往往随着时代而变迁,今天的春联,基本又恢复到传统福禄寿喜的节庆气氛,这比几十年前过穷年还要向统治集团表忠感恩,已经强了不少。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茶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 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有神萘郁垒俩兄弟,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 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茶、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南朝·梁·宗憬《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萘,右郁垄,俗谓门神。”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有详细叙述:径河龙王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 打了一个脯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怨太宗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贵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

 

从年画到挂历

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

 

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此画曾给鲁迅先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正如他说的那样,这幅寓教于乐的《老鼠娶亲》,不但唤起成年人的兴趣,对儿童的艺术感染更为强烈。

 

民间流传新年除夕之夜是老鼠娶亲的吉日良辰,人们要放一些食物在床下、灶间,算是送给鼠新郎的礼物,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有些老奶奶在临睡前常逗孩子说:"快把鞋藏好,别让老鼠偷走当花轿了。"此话即源于此。

 

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今天的挂历。

 

.倒贴福字

春节贴""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 的风俗。将""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字作暗记准备杀一批大臣。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字,还有一家把""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  

 

民间还有将""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

 

.除夕夜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

 

1.年夜饭

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年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

 

年夜饭基本是一个家庭过春节最重大的活动,团圆的年夜饭,象征着中华民族互敬互爱的亲情和睦,数代团聚儿孙满堂,是家庭幸福最高的象征。

 

古代,年夜饭喝酒,最出名的是屠苏酒。屠苏是一种草名,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以中药入酒浸制而成,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的。孙思邈每年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孙思邈还将自己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以后,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

 

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有人不明白这种习惯的意义,董勋解释说:"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这种风俗在宋朝仍很盛行,如苏轼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中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年夜饭的特色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取"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

 

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蒸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2.祭祖

华人过节总不会忘记死去的先人,春节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我国华人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

古琴名曲典藏!【国乐经典】 - 江南 - 江南

毛主席珍贵视频 - 云雾青山 - 云雾青山的家园毛主席珍贵视频 - 云雾青山 - 云雾青山的家园
  &
­?: 晚秋 QQ:1015635060­   
 【素材超市】线条(金银色) - 香儿音画素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