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闻鼙鼓而思良将—— 民族英雄孙开华故居探访记

 文山书院 2014-01-29
闻鼙鼓而思良将
—— 民族英雄孙开华故居探访记
□周星林

  探访民族英雄孙开华故居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有跟人分享下的想法,但内心很是复杂,不知从何下笔。首先,被人称为继郑成功之后第二个保卫台湾的民族英雄,为何如此寂寞,世人都不得知。其次,为何网络上对于这么一位有军功、有政绩对我中华民族作过贡献的英雄,竟是种种资料上的误导。再者,感叹原来历史离我们如此之近,后人却总是看着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而无动于衷。 

  然而,伟岸的英雄形象、脑海里激荡的历史风云让我不得不去写一段没有文采的游记,让大家记住这位英雄人物,去感受几百年前的荡气回肠。

  

  一

  

  孙开华(1840-1893),湖南慈利人,是中国近代史100个民族英雄之一,在清代为保卫台湾,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做出过巨大贡献,在台湾至今影响很大。他所领导的抗击法军的淡水之战,是清代晚期唯一的一次取得彻底胜利的战争,他的英雄事迹记录在《清史稿》等文献中。他1856年从军,镇压太平军、捻军。转战江西、湖北、安徽、江苏、广东 诸省间,赐号“擢勇巴图鲁”;累官至提督。光绪初,历任福建漳州镇总兵,署陆路提督。募勇成捷胜军,治厦门、台北 防务,曾用兵后山地区。中法战争时,驻守台湾沪尾,大败法国侵略军,歼敌二千余。封世职,帮办台湾军务。1893年卒于台湾。

  

  二

  

  我们一行五人,有湖南文理学院的历史学教授、孙开华将军后裔代表,汽车从河洑上高速驰骋了近1个小时后到慈利东下高速,进入县级公路不一会儿,硕大的提示路牌就不由分说地映入眼帘,前方就是石马村。据孙开华后裔介绍说,孙开华故居就在现慈利县零阳镇石马村10组(孙家岗)澧水南岸边的位置上,当时称为“孙家大院”占地有五亩之大,此处文革前为慈利县岩泊渡区柳林铺公社中坪大队石马生产队。

  故居所在地,现已由几个孙家后裔各自起了房子,我们将车停在旁边后,就径直走向了屋后山上的孙开华墓地。墓地在“文革”时期遭到了毁灭性损坏,遗骨当时由孙家后裔收拣,后葬回原处。孙家后裔80岁高龄的孙培林老人给我们描绘了被毁之前的墓地情形:墓穴前有二龙戏珠的4米高的大牌坊,有石马、石虎、石羊、石狮以及两米多高抱着令牌的石人各一对。墓地非常大气且讲究,且所用石料都是走水路从福建运到慈利来的。现在都还能看到一大块残存的石龟尾巴,孙家后人已于去年在其旁立了一块石碑,碑上刻着光绪皇帝写给孙开华将军的祭文,这是弥足珍贵的史料。

  光绪皇帝《祭孙提督文》

  朕维奋武攸贤,听鼙鼓而思良将;饰终有典,纪旗常而考司勋,成劳既著于海疆,懋赏宜施于泉壤。用陈芬苾,式焕丝纶尔。

  原任福建陆路提督孙开华,勇毅夙彰,忠勤丕著,早蕴文韬之略,遂超七萃之班。拔自偏裨,起而敌忾,一蹴黄梅之隘,再披赤棘之丛。列校投鞭,曾断豫章之水;望烽传箭,复定姑孰之山。枫岭晨夷,蒲圻夕刈。展壮猷于五岭,列寨俄摧;奋伟烈于三江,层闉叠铲。戎行克赞,麾旌表伐于膺扬;爵赏频颂,厘瓒铭功于虎拜。

  洎膺专阃,爱镇重洋,属宣沪尾之防,尽起苍头之众。射酒尊而不动,忠贯三灵;辨琅铎而不沩,知周百虑。氛清鹿耳,远符横、海之勋;令肃鲲身,无忝伏波之号。乃丑夷之又蠢,胡宿将之先俎?行间壮貔虎之容,威棱久树;海上列鹳鹅之阵,英爽独存。赠恤既优,洁蠲亦逮。

  于戏!台北无惊,足抗施黄之往烈;海东不靖,尚期颇牧之重生。灵而有知,庶其歆格?

  墓地现所在位置已是一家种牛场。除了依稀可见的几个坟墓模样的小土堆外,那就只有去年孙家后人在墓穴位置上立的石碑了,石碑上已有了“七代孙”的字样。由于“文革”时期的破坏,一代名将之墓几近消失,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三

  

  在孙开华的故居,尚有许多待解之谜。比如,我们在孙家大院的西头、枝柳铁路的北侧,发现了一口名为“珍珠泉”的古井。古井旁立有石碑一块,上书“丙子冬朔珍珠泉闽军门委员张恩爵题”字样。古井因欠疏浚,已经淤积不能使用。据当地老人介绍,传说当年孙开华将军每次探亲回家时,井中泉水涌起,井水溢出井外。当然此事是真是假,现在是无法考证了,只能当作是又一条关于孙开华将军的传说了。据查,中国旧历以甲子年号计算,一个甲子就是60年。与孙开华将军时代相近的“丙子”年应该是1876年。1874年5月,日本人以琉球漂民事件和日本备中州小田县漂民事件为借口,悍然入侵台湾琅峤(今恒春)地区,逐渐屯兵3500多人,企图长期占领台湾。清政府采取了“谕以情理,示以兵威”的对策,一面派沈葆桢为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与日本展开正面交涉,一面调兵遣将,加强东南沿海的军事防御。孙开华就是这年以福建陆路提督身份率兵驻扎厦门,与台湾驻军遥相呼应。10月31日,在中国强大的军事压力和西方列强的调和下,日本政府与清王朝签订了《北京专条》,12月3日,日军全部撤离台湾。今天我们在孙开华老家看到的这块“珍珠泉”石碑,应该是将军当年从厦门凯旋故里时所立。至于题词人“张恩爵”,由于手头资料的欠缺,目前我们不知其详情,其“军门”身份,明代专指总督、巡抚一级高官,清代是对具有“总兵”加“提督衔”武官的尊称。推测这位张恩爵应为孙开华的重要军事幕僚。

  在此次探访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孙开华将军第五代后裔孙培福的妻子覃常盛老人。她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村妇,积极投身到孙开华将军事迹挖掘中:她没有多少文化,但她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份她自己整理的研究资料;她没有多少经济条件,但她只身踩着三轮车前往福建进行寻亲之旅30多天;她虽是外来媳妇,但她积极出钱出力为先人孙开华将军重新立碑。老人的动机无非两个:一是表明自己是孙家的后裔,也是孙开华故居的守护者;二是希望联络更多的孙氏族人,能够招商引资对孙氏故里进行深度开发。老人对历史的尊重和执着,深刻的感染了我们每一个在现场的人。

  通过这次探访,深感历史的沧桑和时代的变迁。孙家大院能否如愿恢复不是我能回答的问题,但是,对于孙开华这样一位叱咤风云数十年,为了国土完整、江山稳固,成功抵御外国列强侵略的爱国名将,我们是不能将他遗忘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