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英语的奥秘 如何学好英语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无数人的难题,而关于学习英语的文章也是多的不可胜数。在阅读了很多资料以后,对英语这门语言的学习方法有了很多了解。很多作者都提出了有效的学习方法,例如转载的几个大牛都是在经过一段精听和跟读后,听力和口语水平大涨。虽然这些方法有效,但为什么会如此确很少有给出解释,顶多说信哥的没错,实践验证的啊等等! 作为一个研究人员,习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终于再一番折腾后搞清了背后的机制和原因。正所谓“好思想决定好行为”,错误的观念会严重影响你的学习,为此,必须首先在思想上破除以往的一些误区。 1、英语的学习包括两个阶段:首先是口语学习阶段,其次是文字学习阶段。高效且合理的学习顺序是首先学习口语,其次才是文字学习,包括单词、语法、阅读等内容。 英语本质上是一种传递信息的载体,这种传递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通过嘴说出来,另一种就是形成文字,书写在纸面上。口语的学习可以实现人与人间的交流,而文字的学习,可以实现通过阅读来学习更多的知识。为此,英语的学习一般也走的两条路,一条是听说为主,一条是强调阅读和语法。不幸的是,国内的英语教育走的后者,这也是学了n年英语仍说不出简单的英语的原因。 2、作为一门语言,英语首先是靠耳朵而不是靠眼睛来学习的。 正因为英语首先是一门语言,英语的学习首先是靠耳朵而不是靠眼睛来学习的。也就是说能否说某种语言是一个和听觉有关的问题。如果你抱着做学问的态度来学语言,你就不能真正地掌握语言。因为它是一个纯粹的听觉系统上的问题。 概括起来就是:“语言的学习问题其实是听觉的问题” 。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学了十几年的外语,仍然听不懂说不出的原因,原因就是因为“耳朵被锁住了” 。尽管我们很努力很努力的学习,花费了无数的精力,但实际上作了太多的无用功,没有抓住最主要的矛盾,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来解决“耳朵被锁住”的问题。 正确听懂语言就容易再现语言。学习语言就是要为自己打造出一副新的耳朵。学语言是耳朵的问题,我们不需要用眼睛来看教材,因为它没有让我们用上耳朵。语言的学习和知识(左脑)没关系,我们其实不用看铅字,重要的是要能够听准。只有能够听准、听对,才能够开始学习语言。 这也可以解释一个几岁的幼童是如何学会一门语言的了。 3、很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耳朵被锁住? 原因很简单,英语是高频语言。 声音是一种振动,其是有频率的。据研究表明,不同语言的频率处于不同的声音领域。中文、日语和法语、西班牙语都是频率在2000HZ以下的低频率语言,而英语则是在2000HZ以上的高频率语言。由于我们耳朵的结构让它不能接受其他语言的频率,所以耳朵对于其他语言是紧锁着的。不能听也就不会说——听觉系统就是这么回事。如果你不能理解到这一点,你就没法学外语。 使用低频率语言的人生了一副听不懂英语的耳朵,这副耳朵只能听懂母语的特殊发音。他们的耳朵、大脑和听觉中枢也都已经适应了母语的听和说,对未知的声音根本就听不进去。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所在的频率带完全不同,由此造成我们学习英语也比较困难。俄国人、荷兰人和葡萄牙人能够熟练地掌握好几门外语,因为他们的语言频率带从低频率跨越到高频率带,音域很广,所以他们学习语言也就变得比较容易。 实际上,人们刚出生时都有一副完美的耳朵。不论出生在哪个国家,婴儿在出生的时候都能够听到从16赫兹到1.6万赫兹的所有声音,而且他生在哪个国家就会适应哪个国家的语言。各国语言都有各自不同的“优势频率带”和音域,其他音域的声音只居于次要地位。人类的听力具有绝对音感和相对音感。绝对音感必须在0~6岁之间培养,过了6岁,听觉机能已经固定,就会出现耳朵听不懂的声音。婴儿则没有这种限制,婴儿或6岁以下的儿童的耳朵还很有弹性,能够很快适应陌生语言的频率数。 一般人都认为听外语很难,其实这是因为我们的听觉受到了民族特殊环境的限制。不会说外语只是因为我们的耳朵还没有被打开。 5、好方法:捂着耳朵练习发音,英语的节奏就能渗入你的身体里 人类的耳朵有两扇大门:内耳和外耳。通常人们使用外耳来听:声音要穿过鼓膜,传到外耳里的就是来自外界空气的振动音。与外耳相对,内耳听的是体内振动音。胎儿听到的妈妈的声音就是体内振动音。 法国心理语言学教授、音响音声学权威托马迪斯认为,体内振动音是语言的母体。他说“胎儿在子宫内感受到母亲的声音,从而开始学习语言,这一时期中语言被记忆,说话能力也在这一时期固定下来”、“训练耳朵具有胎儿一样的感受性对学习语言很有帮助,这样成年人也能学会语言”等等。 |
|
来自: EVYN_YANG > 《语言学习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