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人家年夜饭

 苏迷 2014-01-30
苏州人家年夜饭
  过年,祖国四面八方习俗各不相同,苏州人也是有自己独特习俗的。
  大年夜的晚餐称年夜饭。苏州人家的年夜饭有几样菜是必备的,而且都是有寓意的。青菜必备。青菜称为“安禄菜”:平安,快乐,财源滚滚。青菜也称“长庚菜”,长是长寿,庚是生命,这天炒青菜前不能把菜横向切断。芹菜必备。芹菜有药芹、西芹和水芹之分,苏州人爱吃水芹,水芹菜系“姑苏水八仙”之一,暗喻:勤勤俭俭。饭桌上有老人,都会给女儿、媳妇和女孩子们夹芹菜,好像女人更需要勤俭。黄豆芽必备。黄豆芽长得挺俊,一颗金黄色的豆瓣,拖着一条银白色的尾巴,形似“如意”,苏州人就把黄豆芽叫作“如意菜”,吃了黄豆芽,称心如意过日子。一条鱼也是必备。鱼头和鱼尾要翘出碗(盆)外。这条鱼一般是不动的,撤席的时候,当家的会说一句:“吃剩有鱼”!鱼是“余”的谐音。当然,如果有不懂事的孩子动了鱼,也不要紧,弥补办法是保持鱼头、鱼尾的完整性,撤席时,老人也会补一句:有头有尾。年夜饭的高潮是上暖锅,暖锅用黄铜皮敲制,百姓人家,一年只有用数得清的几回,每回用,都要擦得锃亮。暖锅中间有个高出锅面的炉膛,熊熊炭火“呼呼”作响,照亮了一张张幸福的脸。炉膛四周便是锅底,粉丝铺底,冬笋片、油氽肉皮、蛋饺、肉圆等,肉圆取个“圆”字,团圆、圆满;蛋饺取其形与色,形如古代元宝,色如黄金,于是,蛋饺在苏州人的年夜饭桌上是充当“金元宝”角色的。
  在我这个年龄段人的脑子里,蛋饺、肉圆是与过年连在一起的。那时候,没有上菜馆吃年夜饭的风气,也没有什么半成品供应,都是家家户户自己忙碌,一顿年夜饭要忙上好几天,最吃工夫、最有情趣,孩子最有可能参与的就是做蛋饺、肉圆。做蛋饺最好是两个人搭档,围着一只小煤炉,红红的炉火把脸照得通红,有说有笑,做几百只蛋饺也不寂寞呢!做蛋饺最大乐趣是蛋皮破了(有时候是故意捣碎的),一分为二,一人一半,卷一卷塞进嘴里,偷偷吃,默默笑,香啊!做肉圆就惨了,既没有围炉的温暖,也没有偷吃破蛋皮的乐趣。将冰冷的肉酱夹一陀,在手心里笃啊笃,粘手了,还要在手心倒上冰冷的黄酒。肉圆要笃得紧,笃得圆,笃得光滑,一大碗肉圆做成功,两只手背基本可保证起冻疮。
  年夜饭,饭是一定要吃的,哪怕只吃一口,而一锅白米饭里面是埋了一些荸荠的,盛饭时必须找到一个荸荠,俗称“挖元宝”。吃饭前先把那个元宝荸荠给吃了。年夜饭又称“团圆饭”,假如家里某一成员,因种种原因没能赶上,家里人也要给他留个位子,放副碗筷。
  吃罢年夜饭做啥?旧时没有电视机,传统节目是搓小圆子、切糖年糕。现在则基本上看春晚。年年骂春晚,年年还得看。好不好,总还是除夕夜的一道菜啊。
  这一夜要守岁,一家人热热闹闹,吃着、喝着、说着话,让时间跃过零点。当自鸣钟敲十二下的霎那间,外面爆竹声声,家家香烟袅袅,这是正宗的“家庭头香”。户户还要在大门上贴上春联,“爆竹声中一岁除,总把新桃换旧符”。
  □叶正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