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姑苏美食之冬恋篇

 苏迷 2014-01-30

“一月塘鲤二月鳜,三月甲鱼四月鲥,五月白鱼六月鳊,七月鳗鱼八月巴,九月鲫鱼十月草,十一鲢鱼十二青。”看完这样长长的一句话,估计你一定是有些眼花缭乱的了,是的,在某个时令吃某种特定的食物是苏州人的一大讲究,口味之刁恐无人及之。而倘若错过了这个村再想那个店的话,你就得明年赶早了。

曾在看各大菜系的介绍时得知,苏邦菜原来还曾有过一个极响亮的大名——京苏大菜。然许是苏州人习惯了与世无争,因此在各地争夺菜系排名的时候,苏州人并没当回事,也因此在各大菜系里是没有京苏大菜这个系的。虽然八大菜系里江苏菜也是一个独立的系别,然却并非独指苏州菜,且中国菜肴的四大风味里也只含鲁、川、粤和淮扬四味,这足见淮扬菜在江苏菜系里的地位了。

然苏州人并不在乎这些虚礼的东西,苏州人的苏邦菜,味极清淡,就像碧螺春茶一样。清,即是清白而清远;淡,则是淡泊和淡然,绝非清淡若白开水之意,恰恰相反,它内含着一种极高的境界。要知道,真正的归隐并不在荒山野郊,而就在这繁华中的清淡里。

好了,将扯远的话题拉回,继续美食。

冬日人人畏寒,就在一夜西风过后,羊肉店便如那千树万树的梨花——全开了,热气腾腾的羊肉便成了冬日里最佳的避寒温热补品。而最闻名遐迩的当首推苏州藏书的羊肉,其始创于明代,一开始只是乡人担卖,到了清末,才在苏州城里开设堂吃,且唯在冬季才见,民众极爱,便形成了这种特定的经营形式——夏隐冬现,只要西风一起,人便忍不住就要惦念起这份鲜美的滋味来。

藏书羊肉以本地产的山羊为原料,自有其独特的烹调手法,据说技艺为祖代相传,需经一个半小时以上的土法烹煮而成,这时的羊肉细嫩、润滑,汤汁更是鲜美、馨热,相辅佐之,食毕顿觉香汗涔涔,那正是羊肉的香气了。只是这香气四溢的羊肉汤,自我感觉与臭豆腐有些相似,那就是闻着要比吃着更香一些。

吃到羊肉,当然就不能错过了羊糕,很多不喜欢羊肉的人也会喜欢上这道鲜咸嫩香的冬令佳肴。碎羊肉与原汤汁相融,冻成透明胶状,因形似方糕,故人称之为羊糕。没有了羊肉的腥和膻,却保持着羊肉的鲜和美,怎不令人食之若饴。

吃过了羊肉,陆稿荐的酱肉也是不容漏掉的,这酱肉可不同于只在清明时节才上市的酱汁肉,只一字之差,却是味、色迥异,酱汁肉以香甜为主调,且色如樱桃,极其鲜艳诱人,这酱肉却是色泽淡雅,皮呈麦柴般的浅黄,洁白的肥膘间夹着丝丝略呈粉红色的精肉,油而不腻,且奇香无比,入口即化,哪怕是极不喜欢吃肥肉的人一旦闻到了也会忍不住就大快朵颐起来,四五块下肚还依然意犹未尽的也说不定了。

有了肉,当然就少不得要喝上点酒的,在姑苏之冬,万不可错过的就是冬酿酒了,这真正是一种独此一家、别无分号的酒类,而且,这酒甚奇,早一日,不可得;晚一日,还是不可得,唯在冬至这一夜你才得饮,且这一夜你若没能饮畅,那么也别无他法,只得耐心等待来年的冬至了。因为,此酒不仅经不起存放,且只在冬至这一天才有供应。绝吧?冬至一过,你便再难觅其芳踪了。

这冬酿酒其实也就是米酒的一种,与桂花同酿,酒色金黄,味极甘甜,饮时但觉桂香带着酒香一同沁入了五肺六腑,怡人之极,哪怕不善饮者三五杯下肚也是不成问题的,只是饮毕你才发觉自己不知何时竟有些飘飘欲仙的晕乎了。我想,能够让人巴巴地等上一年的酒,必是充满了挡不住的诱惑的。

苏州,值得一提的名菜名点极多,而才疏学浅如我者从春一路讲到了冬,也只是绘出了凤之一翎,豹之一斑。那么,姑苏饮食的博大精深还是各自去细细体味了吧,只是,切记“不时不食”这一句古训,懂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