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构建你快速学习的能力?(转)

 昵称2734997 2014-02-01

今天我就想说一说这个话题,文字会很长,喜欢140个字就立即获得答案的朋友请移步,这不是你的菜。


首先我得申明:学习无捷径,大部分人请教快速学习是想少付出代价就和别人收获一样多,甚至更大,这个想法是很有害的。


我很认同一本书的观点,天才=科学训练1万个小时,不过,当你具备一定自学基础后,的确有各种方法让自己学习更专注,更有效率,这是可能的。比方说,这一万个小时如何合理分配,可以让你学习变得更有效率,这是可以探讨的。


另外一个秘密是:很多专业有大量的共性知识,所以如果你能真正吃透一门学科,再转移去了解另一门学科,考虑不同学科知识的相关程度,你可以节约掉这一万个小时里面的5000,甚至9900个小时就能学到新学科的精髓。而没有真正吃透一门学科的人,再去学习一门新学科,他的感觉就好像是要继续花费另一个10000小时,这样对比看起来,你就具备了大家羡慕的“快速学习”能力。


所以研究如何快速学习,不如认真研究如何才能快速吃透一门专业。这才是我要谈的快速学习的根本。


我认为快速学习有三个因素起到影响。

e6bc94e7a4bae69687e7a8bf1


第一和你学的内容有关,比如学习写作,是你看一万本通俗易懂《故事会》,还是系统读几本啃起来很累的“教你写作”的经典书,那种更快让你上手?


很多人喜欢买热门书畅销书学习,这样当然可以,但是能否也啃几部大部头,扎扎实实做点基本功课?


现在我看很多人读了几本《牛奶可乐经济学》,就觉得自己懂了经济学,这也是无知的一种境界。


第二和你学习时间分配有关,我们一开始学习应该分配大量时间到元知识学习上,而不是各种速成的快餐书。


另外我觉得中国的学习制度让人花费太多时间在硬知识上。比如我觉得英语是一门硬知识,很有用,但是问题是我们投入时间太多了,还不如把大量背单词时间去理解专业知识的逻辑,去积累实践应用的经验,假如这其中需要英文的帮助,你可以选择自学,各种翻译,请教高手来解决问题,你并不需要自己变成一本词典。实际上如果你有机会在实践中经常用英语,你自然也就突破语言关。

在中国教育体制里面,花费了大量时间学习硬知识,或者把元知识当硬知识来教育,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社科类课程,历史本来是很有趣的课程,可以学到各种从历史现象分析问题的方法,这是非常有价值的元知识。结果我们都学成公元186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开始沦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而对这段历史形成的缘故,没有任何认真的分析,这样你学习历史知识只是变成了历史信息复读机,而没有学到历史的精髓,如何才能以史为鉴学会从历史看透现实问题?这种思考问题的视野或者框架才是我看重的元知识。


第三和你学习方法有关,元知识需要专注学习,需要连续突破一直到融会贯通,基本上除了天赋极高的人,大家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下苦功,来不得半点捷径;硬知识需要建立索引,建立体系,帮助自己搭建一个知识管理的框架,从而可以极大节约今后的学习和进化成本;软知识需要在实践中反复尝试,调整,直到理论和自己的经验大致匹配,才能让元知识硬知识成为自己随机应变的软能力,这种经验首次获得想节约时间也很难,所以说失败也是很好的学习,就是指这种软能力需要失败和成功两种刺激,但是如果你每次都倒在同一个地方,那一定是你的元知识出了问题,因为你没有学会思考,所以错了也不知道如何纠正,这种思维的缺陷记忆再多硬知识也救不了。不过如果你元知识特别发达,你可以直接通过分析别人的失败过程来改进自己的行为,从而更快获得软知识,建立自己的能力体系。


举一个例子,我经常观察同类图书的销量,因为我了解图书营销的框架(元知识),所以我会仔细分析一本同类书的定位、结构、书名、封面、定价、排版特点、写作风格、发行渠道、促销手段等等,来调整我自己的书的相应内容,这样我就不必等自己的书投入市场后才能发现问题,我可以提前发现别人的书大量问题,争取自己在写作时尽量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我的书有销量保证也是合理的结果。这种对比分析多了,我也就积累了很多关于图书命名的套路等等知识(这是硬知识,可以结构化),也积累了很多图书发行的经验(这是软知识),基本上我胜任一个图书策划编辑问题不大了,所以我要跨界,只需要了解下我要去的出版机构的定位和文化还有人脉,我就可以上手工作了。


现在第一个问题是很多人用学习硬知识方法去学习元知识,或者以为有了实践就能自然获得相应的知识,把经验能力无限神话,这都是不可取的。另一个大问题很多人没有学好元知识就去大量记硬知识,去实践,看起来积累很多,但是因为知识框架不完备,始终没有建立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不具备连续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元知识训练过程中才能获得的。


这种元知识训练,我觉得最佳时间在大学,因为这个时候人有一定自学基础,又有大量时间可以用于深入学习,还有很多外力考核逼着你过关。可惜的是,很多学生投入太多精力去搞社团学习软知识,去背单词去学硬知识,四年热热闹闹学习下来,连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都讲不清楚,更谈不上活学活用。


下面我想结合大学的课程把三类知识再深入谈一谈,各位有兴趣,也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试试这种分类是否合理。


第一类叫元知识,对于任何学科,有一些必须掌握的共性知识,在大学里面把这个叫专业基础课。


比如在我们机械行业,很多设计都已经高度标准化,我们需要理解这些设计背后共性的逻辑,这些就变成了《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材料及工艺学》、《工程制图》等等一系列课程。


这些知识学起来不容易,很多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消化。但是元知识学习的标准不是每门课考到90分,而是形成对学科的整体认识,可以帮助你建立对整个学科的知识框架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


每一门专业学科都有自己考察问题的方法,比如社会学,费孝通老先生谈治学方法的书就值得看看,他告诉你整个社会学宏观思维是什么,微观特征是什么,各自需要怎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需要哪些基础知识,如果你能就你的专业写一篇好绪论介绍,我相信你的元知识入门功课是过关了。


如果你开始构建你的学科解决问题的体系,那你就开始形成你的深度思考力,这种元知识学习的特点往往是需要连续的深入思考,有些问题可能需要你连续思考好几个月才能真正突破。


比如高等数学是很多学科的元知识,这门课程固然在教学设计上有很多失败,但是如果你不花费足够时间投入,是无法掌握一些基础的数学分析工具,将来也就谈不上解决你的实际问题。


所以我要给它5000个小时的时间,要深入思考直到真正理解。而到了现实工作,任何复杂的工作都需要连续思考能力,我很悲哀发现,大部分人已经缺乏连续思考能力,一个标志是他写不出一万字的原创文章,这种文章需要长时间连续的思维突破。更悲哀的是,微博时代,大部分人连看一万字的长文兴趣都没有,我想知道的是,那么几十万字的枯燥理论怎么办?


很多人缺乏快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根本没有挑战过连续思考复杂的问题,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深读过这个领域最经典(往往也是很枯涩)的一本书


举个例子,项目经理的最重要的元知识是项目管理,但是项目管理PMP教材读过的人很多,但有几个人认真思考过他的整个管理体系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为什么有这些方法诞生,到底有无效果,适用的边界在哪里?为什么项目管理提出九个管理维度?为什么提出三个目标要素的平衡?又用哪些手段在不同阶段控制风险、成本和质量还有进度?


我发现大部分人津津乐道自己学到了画什么关键路径图,甘特图,但是学习元知识的目的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要知其所以然,不带着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去学习是很难真正学到元知识的。


第二类我叫硬知识,就是那种通过死记硬背你也可以完成得和别人一样好的知识。比如全世界的国家首都都是谁?世界上最美的一百个风景区?天空里面的88个星座分布?


这些知识往往成为我们学习的重点,给记忆造成大量的负担,又耗费大量的时间,一些人把某些学科知识点新名词背到滚瓜烂熟,就开始在外面招摇逛骗,也能唬到不少人。


这一类知识有个特点,很适合用思维导图来组织,思维导图在组织这一类水平信息,需要大量记忆的信息优势明显,一旦你把这些信息结构化了,以后再去记忆和检索,难度就 大大降低,牢固程度也大大提高。


很可惜,能用思维导图组织的信息一般都算不上什么元知识,我说一个我自己的测试标准吧,凡是我觉得我很难用思维导图画出来的书,基本上都是学习元知识的好书。


不信,你试试《高等数学》,或者来基本哲学书?当然并不是说这些知识无法用思维导图结构化,而是如果你没有能力融会贯通,你很难做到这一点。


第三类我叫软知识,在大学这个叫各种实习、课程实践、社会考察、毕业设计、社团活动等等。


你学到的元知识和硬知识必须通过这些实践环节你才能真正掌控,并理解利用元知识搭建分析问题的框架,利用各种硬知识帮助定义问题,最后在实践中领悟世界上大部分问题你不能寻求最优解,而是只能寻求在某个条件下的次优解的道理。


比如我们毕业设计论文要写开题报告,我们的元知识会告诉我们思考的框架是:了解问题的背景-->提出解决问题的限制因素-->讨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对比决定你的技术路线-->设计实验验证你的技术路线-->依据实验结果做分析....


那么要了解问题的背景,我们就得收集大量的专业信息,这些都和硬知识相关,而收集信息的方法,有的有方法,有些就需要你积累经验,方法会告诉你历史文献在数据库里面,或者可以百度谷歌,但是经验才会告诉你什么时候找,用什么关键词找会最有效,而且这种经验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多次反复,你慢慢就会发现适合你自己的工作思维和节奏,这样你就开始形成你的软能力。

作者:秋叶语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