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富是物质的 贵是精神的

 秀水拖蓝 2014-02-02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意识里,富与贵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但事实上这是两回事儿。富是物质的,贵是精神的。你可以没有钱,但你要有尊严、品行、风度、良知,那么你可以是贵族,如果你只是单纯有钱,那么抱歉,我们只能叫你“土豪”。

01

周锦,留学巴黎2年,学习法式甜点。

拥有奢侈品不如看懂奢侈品

当记者问到中外消费差异时,周锦指着一个摩登女郎的LV包说:“我觉得法国人和中国人消费观念特别不一样。在法国人们更愿意把钱花在消遣玩乐上,比如去海滩度假,去阿尔卑斯山滑雪,去歌剧院听一场歌剧,但很少有人愿意大把在奢侈品上花钱。”

周锦在巴黎留学期间曾经在一个华人餐厅打工,老板和老板娘是温州人,属于早期移民到欧洲的中国人,在巴黎是绝对的中产阶级,老板娘特别喜欢血拼,和闺蜜之间送礼物都是你一个CHANEL,我一个LV,就这样的“土豪”,有一次走进Hermes却意外吃了一回憋。“老板娘看中了一个鳄鱼皮的铂金包,店员居然不卖给她,把她气了个半死。”

在巴黎2年,周锦眼中最多中国人排队的就是“老佛爷”,还有旅行团宁愿腾出大量的时间去逛街,连卢浮宫都可以不去。而在小巴黎地区光博物馆就有上百家,每到周末,你就可以看到家长们带着孩子,老师组织学生出现在各种博物馆和艺术馆。

奢侈品是贵族文化一个象征,其实它们很多设计元素都来自于欧洲的大师,比如莫奈、塞尚,很多色彩组合、设计概念都源自这些大师的名画。有一次周锦去逛卢浮宫,站在莫奈的画前,看到一个老爷爷跟他的小孙子边看边交谈着,这时她感受到比买奢侈品更重要的是看得懂奢侈品文化。奢侈品不光是贵,更有一种贵族精神,一种艺术设计在里面。因此买得起、用得起的人不见得就牛X,看得懂,玩得转的才是真真的大神。

杨章,法国留学6年,先后在巴黎、图尔生活过,现在在一家武汉的法资企业工作。

贵族精神要扎根内心

法国可以说是欧洲贵族的起源,而巴黎人的贵族精神表现在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偌大个巴黎城,并不是每个人都过着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生活,但他们却能从骨子里透着贵族精神。在街头女人们一定是精致装扮过的,看见陌生人第一反应是送上一个微笑。和国内人不同,巴黎人口袋中总是放着一本书,不管是小说还是散文,亦或是诗集,他们很享受街角咖啡厅的悠闲时光,一本书一杯咖啡一个小面包。

杨章说,现在有很多国内的有钱人把子女送到法国的贵族学校,希望他们毕业后也能成为贵族。但他们却不知道,原来这里的贵族学校学生要睡硬板床,吃粗茶淡饭,每天还要接受非常严格的训练。知道孩子甚至比平民学校的学生还要苦,他们怎么也弄不明白这些苦行僧式的生活同贵族精神究竟有何联系。

其实,西方所崇尚的贵族精神不是爆发户精神,它从不与平民的精神对立,更不意味着养尊处优,过着悠闲奢华的生活,而是一种以荣誉、责任、勇气、自律等一系列价值为核心的先锋精神。

富与贵不能划等号

贵族精神跟物质条件,有的时候可以说没有什么关系。就像当年张爱玲书中写到,旧上海公寓里的那个电梯工,一定要衣冠楚楚,领带打得整整齐齐,才肯出来给顾客开电梯,这也体现了一种贵族风度。

“贵族精神”并不必然地为“贵族”所垄断,我等平民只要不断努力学习坚持塑造自己的人格状态,同样是具有“贵族精神”的贵族,我们所要强调的是“精神的贵族化”。然而,现在国内许多人对于贵族的理解是:拥有高档住宅、豪车、美女如云、消费欧洲奢侈品、子女入学“贵族学校”和出国留学等等,崇尚这样的生活方式,更多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贵族生活。

而真正的贵族精神是表现在人们对精神和审美的追求,精神的贵族不一定富有,富有之人不一定是贵族。因为这种贵族精神不是用钱可以买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