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丑学中医-经络篇 十二经络之井穴

 山旮旯2014 2014-02-02

前言:余学西药四载,从业十二年,今日方悟:大道至简,问药十几年,最好的药却是不用药。食疗可以养生,针灸可以除病,尤其是灸法,方法简单,却大有所用。而要学好,必精通经络才行。 

人体十二经络,加任督二脉,穴位是361个,外加经外奇穴47个,别说精通,就是了解也要花上许多时日。不过我们可以先从每个经络中最主要的几个穴位学起,《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五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府六腧,六六、三十六腧。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可见,人体十二经络中,都有井、荥、腧、经、合五个非常重要的穴位,这些腧穴,在上肢的不过肘;在下肢的不过膝;在这些穴位施治,既很方便,又不会发生大的危险;而其疗效,则可深达藏腑,影响全身。故灵枢经九针十二原篇说:“二十七气(指十二经及十五络的血气)所行,皆在五腧(都要从五腧通过的意思)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即三百六十五穴,)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所以,要问好药,必学中医,学中医,必学经络,学经络,不妨从此五腧穴学起。

五腧与五行的关系:阴经中井、荥、腧、经、合分别对应木、火、土、金、水,顺序为相生关系,很好记。而阳经因为与阴经相反,所以阳经中井、荥、腧、经、合分别对应金、水、木、火、土。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学习十二经络之井穴的内容,才疏学浅,欢迎指教!

古人将经脉比作江河,将经脉中的血液比作河水,经脉腧穴的理论,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血气在体内的情况,好像同河流一样,似乎是由小而大,由枝流合成干流一般。因此说:“以上下所出为井”。就是说从人体的上肢或下肢,最初流露在脉中,可以用肉眼看得见的地方,好像水的源头——井,因而称它“井”。

《黄帝内经·灵枢》说:“病在藏者,取之井。”《难经·六十八难》言:“井主心下满。”所以,如果您身上出现发热、胸中烦闷等症状,那就要在井穴上贴同气相求的药物,使其性气通过井穴进入经脉,最终调治好这些疾病。

各经的“井”穴 

1、手太阴之脉的“井”穴是“少商”;少商在手大指端的内侧,去爪甲如韭叶。 那里是拇指主要动脉的末梢(即桡骨动脉的终枝)。

2、手少阴之脉的井穴是“少冲”;少冲又叫“经始”,在手小指内廉(即内侧)之端,去爪甲如韭叶。那里是小指掌侧固有动脉的末梢(属于尺骨动脉手掌枝)。

3、手厥阴之脉的井穴是“中冲”;中冲在手中指之端,去爪甲如韭叶。那里是中指掌侧固有动脉的末梢。

4、手太阳之脉的井穴是“少泽”;少泽一名“小吉”,在手小指之端,去爪甲一分陷者中。那里是手小指指背静脉的起点。

5、手少阳之脉的井穴是“关冲”;在手小指次指(即无名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那里是无名指指背静脉的起点。

6、手阳明之脉的井穴是“商阳”;商阳一名,绝阳”,在手大指次指(即食指)内侧,去爪甲如韭叶。那里是食指指背静脉的起点。

7、足太阴之脉的井穴是“隐白”;在足大指内侧,去爪甲如韭叶。那里是足大趾内侧静脉的起点。

8、足少阴之脉的井穴是“涌泉”;涌泉一名“地冲”,在足心陷者中,屈足卷趾宛宛中。那里是蹠底静脉。

9、足厥阴之脉的井穴是“大敦”;在足大指端,去爪甲如韭叶,及三毛中(在大趾第一节的背面,趾甲根之后)。那里是足大趾趾背静脉的起点。

10、足太阳之脉的井穴是“至阴”;在足小趾外侧之端,去爪甲如韭叶。那里是足小趾外侧趾背动脉的末梢。

11、足少阳之脉的井穴是“窍阴”;在足小趾次趾(即第四趾)之端,去爪甲如韭叶。那里是第四足趾趾背动脉的末梢。

12、足阳明之脉的井穴是“厉兑”;在足大趾次趾(即第二足趾)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那里是第二趾趾背动脉的末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