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80%的时间思考,20%的时间做事

 xrj5857 2014-02-03

行动重要还是思想重要?简单的比喻就是:一个人遇到一个岔路口,不经思考只凭感觉,其结果是著名的南辕北辙。因此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现有缜密的思考,才能开始行动,而且思考要占用整件事情的80%的时间,思考的工作做足了,留下20%的时间实施就足矣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2000多年前的孔子说过的。当瓦特看到水开了,在不懈的思考中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牛顿看到苹果落了,经冥思苦想反复思考,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牛顿的生命,因思考而精彩。“生命应留些时间思考”,说出了思考与学习、思考与工作、思考与生活之间的内在关系,也道出了思考与人生之间的必然联系。在世间一切存在之中,只有人善于通过思考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是否善于思考也决定了一个人所能取得成就的高度。

思考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思考是一种好习惯,它传承精华,去除糟粕,孕育智慧。善于思考必定受益无穷。因为思考可以化解矛盾的症结,使僵化的思维方式疏通,变得清晰,构建新的思维和理念。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都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思考不仅支撑着一个个有所成就的生命,也将这些生命进一步拓宽了。

“只有思考力而没有执行力只是成不了大事罢了,然而只有执行力而没有思考力则很危险。”这是国学大师翟鸿燊说过的一句话。他告诉我们思考与做事之间的关系。

有一个寓意很深的关于思考与做事的哲理故事。母鸡和猪商量着合伙做小买卖,打算卖大饼卷鸡蛋火腿肠。母鸡出鸡蛋,猪出火腿,赚的钱三七开,鸡三猪七。猪觉得这个买卖自己没吃亏,欣然同意了。可惜的是,猪没有算清楚这样一笔账,这笔生意的成本,鸡只用下蛋就行了,它却要付出自己的生命!如果行动前没有经过充分思考,那么执行能力越强,错得就越离谱,导致的灾难就越严重。这是个看似可笑的故事,却将不善于思考的后果呈现到了我们面前。

余敏2年前经历过一次紧急出差,这次出差令她“终身难忘”。由于双方业务人员的疏忽,前期的相关事宜没有联系好,也没有与余敏等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沟通。等余敏到达现场之后才发现,客户方几乎缺少所有技术条件,根本无法开展工作。作为服务商在现场唯一的代表,身为技术人员的余敏只能一方面联络家里准备技术条件,一方面承受心急如焚的客户对余敏等人的冲天怨气。即使这样,余敏和同事们还是圆满完成了任务,同时对自己不理智的行为表示歉意,也对这件事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先想清楚了再做,想都没想清楚就做那是瞎做,只会越做错得越离谱。”这番话使余敏也醍醐灌顶。做一件事,连自己的目的、是否可行都没搞清楚,那是做的什么事?以后的工作中,每每碰到所谓“紧急情况”,即使领导再三催促,余敏都要经过一番周密的思考之后再开始行动,前期的思考工作都力求做得充分一些,调查研究再细致些。因为她知道,计划阶段的小小瑕疵,很可能会在执行阶段被放大成一个一个巨大的陷阱,填坑所花的人力物力财力,可不是计划阶段的小小一瞥这么简单了。对于其他的职场人来说,可能也都遇到过余敏的情况,因此也就要深知思考与行动的关系,一定要思考充分以后才能开展行动,以免走冤枉路。

职场如此,人生更是如此。因此无论什么事都要想好了再做,重来和半途而废的代价都是惨重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