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解读

 向春阁 2014-02-03


之厚,比于赤。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不道早已。

这一章让我怎么解啊,整个一篇功法。又不能提及功法,只好试着按字面意思来写了吧。

如果拥有了上德,就如同刚出生的婴儿一样。想想婴儿,毒虫不去咬他,猛兽不去扑他,猛禽不去抓他。他的骨弱筋柔但是小手却能够紧紧握紧,无法分开。他还不知道男女夫妻之事,却阳具可以坚挺,为什么呢,是他的元精充沛啊。他整日号哭但是声音不哑,这是和冲之气的功效。作为我们普通人来说,知道和冲之气就明白了常道,知道了常道也就明了了生命的奥秘。增益生命的事情是吉祥的,用心来控制气息的运转是可以增强你的生命质量的。事物也好,人也好,生命也好,使用过了头,都会走向衰退,这就叫不按照道的规律做事。而不按道的规律去做,人会早夭,事会颓废。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这两句,河上公解释得模模糊糊,到了王弼,就完全解释错了,说什么“生不可益,益之则夭,心宜无有,使气则强”。整个满拧。不过估计王弼也不练功,自然体会不到这一点。不过,从这个过程是不是可以看到求学也好,修道也好,应当法经典呢?别人的译述,总有偏颇,总会有他自己的局限性和影子在。能不看,最好不看。当然,我自己的读书笔记也是不全面的。估计十年后再写,就觉得今日写的都是废话了。

修行路上,苦,还不完全是身苦。身苦,可以忍受。也不是心苦,心苦,可以坚韧。最苦的是寻找道路,就是上一篇说的,大道甚夷。大道坦荡,你知道他在,却看不到摸不到。你要用心去体察,用身去实修,在一片迷雾中跌跌撞撞,摔摔打打。有人笑你疯,有人笑你癫,有人离你去,有人唾你面。无妄之苦,苦不堪言。但是苦中自有欣喜在。证到一分,便有了十分的快乐。识到一处,便有了十方的清明。

红尘炼心,心不定,何以求道?心定,神清,法正,便是赤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