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南郊中学课堂教学调研工作总结

 平平平平 2014-02-04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 题记                            

走进南郊校园,感受到的是一种清新、活力、开放、明朗的学习氛围。心境随之开阔、明净。

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南郊学校做调研,通过深入课堂听课,和教师交谈,和学生交流,对南郊的印象更加明晰,更加朗然。家长放心地把孩子送入南郊,学生以能够在南郊读书倍感自豪,南郊蜚声周边县域……走进南郊你方能解得其中滋味。开放的管理,业务的精深,开放的思想,民主的氛围,都向你昭示这座百年名校的魅力。

 

一、研读教材考纲,认真备课上课

1、认真钻研教材,高考考纲和课程标准,严格按照考纲和标准把握教学的重点和关键。

 2、明确目标,但愿章节和专题复习的教学目标都能根据考纲和课程标准确定。

 3、 把握课堂,环环紧扣,一备复习提问,依旧引新,二备媒体演示变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在听王瑜老师的古诗鉴赏,意象三考一课时,她在给学生讲唐诗里那些描写景物的诗句时,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地把那些画面展现出来,让学生既可意会又能言传。三备语言准确、干练、生动、鲜明。听了四十多节语文课,两节历史课,一节地理课,一节英语课,那些优美的语言语调一直都难以忘记,司绍娥老师上课语速平和,杨帆老师上课干净利落,陈文老师上课抑扬顿挫,陈向阳老师上课干练通达……

 4、研究学生,因材施教,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和特点备课。

  5、按照新课改精神和高考实际,注意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

  6、全面落实教学目标,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7、注意教学过程中进行学法指导,指导学生理解掌握本学科学习方法,复习方法。

  8、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生多向互动,让学生有效参与教学活动。

   9、灵活恰当选择教学方法,有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10、讲求效果,做到精讲多练,变讲边练变小结,短时高效。

  

 二、理念铭记于心,角色日渐转变

课程改革的大潮冲击着教师的思潮,带给他们无尽的压力和挑战,更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遇和发展。思则变,变则通,通则进。山东杜朗口中学的变让他们蜚声大江南北,山东昌乐二中的变让他们享誉神州大地。变的是不适宜现代教学发展的模式,变的是不适宜现代教学发展的思路,变的是不适宜现代教学发展的方法……新的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从新形势下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是完全符合时代要求的。在贯彻落实新的教学理念的过程中,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广大教师在大的环境中经过潜移默化地影响,收到润物无声的熏染,达到水到渠成的目的。

理念不时口中念着一套,手中做着一套,而是要心口如一,怎么想怎么做,虽然有些人对教学理念的理解很到位,可以背得烂熟,行动上却落实不到位,这和那些不懂理念的人没有本质的区别。

在南郊中学的这些日子里,感触最深的是,教师们对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的解读,已经深入内心,见于行动中。我着重于对语文课堂的观察调研,深感于他们对教学理念的认知和领悟。

每一个课堂上都体现着他们对教学理念的内解分化,每一次教学设计都凝聚着他们对教学理念的研析落实,每一次问题解答都包含着他们对教学理念的探究实行。从未把理念挂在嘴上,而是铭记于心,落实于行动。

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善于把握自己的角色,永远把自己置于一个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放下的是师道尊严,得到的是桃李成蹊。

三、勤积累善思索,广闻强志博见

著名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告诉我们语文学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还告诉我们语文学习涵盖生活的所有方面,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涉猎广阔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人文知识……

南郊学生的前沿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储备,还得具备知识更新的意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容量,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自己需要适应学生的需求。达到对课堂驾驭的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这段时间我听课58节,每次听课都有不同的感受,其中历史课2节,地理课1节,英语课1节,语文课54节。同一个教师的课堂,在不同的班级感受也不尽相同。他们是一个勤于积累的教师群体,一位年近50的老教师,拿出她的教案本让我看,接到手的刹那都让我震撼了,足足有两指厚的本子,翻开来,上边没有一道题,却全是用红蓝两色笔记录的标记,它标注的全是多年来,高考中的地方试卷和全国试卷上特色题目,典型题目,加上了她自己的分析解读。翻着这本沉甸甸的教案本,感觉它记录的不是对试卷的分析研究,而是南郊教师群体的一颗怦然跳动的心,对它惟有敬重。

他们要求学生记忆背诵的,同样给自己也有了任务,坚持收集信息,视听时代的学生,也许你今天不学习,明天就发现自己落伍了。通过各种平台学习,记忆,增强自己的见闻,以丰润自己的课堂,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南郊的教师总是在不断的积累中学习,在思索中完善。

 

四、凝聚集体智慧,共享优质资源

信息化时代考验着人对各类信息的接受、梳理、筛选。每天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还要进行信息加工,时间紧张是一个方面,更多的耗费人的精力,WIFI覆盖校园,为教师们节省了很多时间和劳动,学科组可以分工合作,然后进行资源整合,优化个案,教师在自己的班级,就可以远程利用其他教师的优质资源,为自己所用。教师在总结自己课堂的同时,还能在线与同行或名师进行零距离交流,借助别人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大大缩减了差距。

正如荀子在《劝学》中的一段话“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学科之间互相学习,每周都有公开课,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平台。年轻教师能向老教师虚心请教。这期间听了庞艳老师的汇报课,李荣军老师的观摩课,韩军老师的公开课。课后教师都能及时交流,取长补短。

凝聚集体智慧,学习研究,吸取外来的教学信息资料,新知识,新教法,新学法。

 

五、努力提高素养,专业引领发展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和熏陶着一代又一代人。要在继承和发展国学经典中前进,没有一定的素养只能是一句空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古典诗词,篇目作了明确具体的要求。钱钟书、季羡林、巴金、朱自清……这些国学大师无不对自己严格要求,在提高自身素养上堪为我们的典范。他们对于你信手拈来的一段文,可以准确无误地报出篇目,并可以继续背诵下一段文。我们对于教师的要求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标准,却完全有理由要求你能对高中阶段的经典篇目了然于心。我们的教师也正朝着提高自身素养的方向进发。我在听陈文老师的一节古诗名句集锦课的时候,学生拿出复习资料,每读一句,她能立即说出诗句的出处和作者。这无疑得益于他们在平时的积累,加强修养,她代表了教师的群体素养。

在南郊中学的这段时间里,年级组每周都会安排教师听课、评课。新上高三教师的汇报课,我听了庞燕老师的一节,那节课的准备是比较充分的,她讲的是《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通过两首诗的讲读解析,让学生从中总结出诗中的景物形象特点,并由此类推出诗词中的典型模式,原来语文也可以转化成公式,把复杂问题以下简单化了,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促进作用。以后遇到类似的题目可以直接从脑中提取已经归纳出来的既定模式,这为学生高考中把握得分点未尝不是一个尝试。后来的听课中,陆续都用了这样模式,教师们是善于借他山之石来攻自己之玉的。可以显见教师在无形中学习提高了自身素养。

老教师的公开课、观摩课、表演课,每周这样的活动都安排得有条不紊,让经验带领年轻一代迅速走上专业化成长之路。李荣军老师是一个资深的高三教师,他的讲课用学科组教师的话说“很有特色”,我有幸碰上他为学科组讲一节观摩课,《古诗表现手法》,他先出示了十几组诗句,让学生判断,运用的表现手法,正确的予以肯定,错误的及时纠正。他在黑板上给学生补充了之外的十多种,然后又找出其中运用这些手法的诗句,在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古诗中用到这些手法的诗,既以问题引出新知,又让学生的旧知在情景中迁移运用。他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运用知识,能力在瞬时提升,在这样的群体带动下,教师的专业化步子会迈得更坚实更稳妥。

 

 六、开放包容思想,激扬个性凸显

 南郊的课堂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学生们竞相发表自己见解的场景。教师在此时完全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建立起一种接纳的、友好的、宽容的课堂气氛。在听司绍娥老师的一节课是颇为感慨,她让学生分析诗中的景物描写,并赏析,记得学生很巧妙地引用了卞之琳的《断章》为这首古诗的意境作了最优美的诠释。全班学生情不自禁为之鼓掌。作为学习的参与者,司老师能够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能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探究,在体验中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在探究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王淑玲老师在讲诗中意象时,曾经为诗中的主人公是男人还是女子的问题辩论的激烈生动。一方认为是男人,他们举出自己的证据,古时女子多在家中操持家务,而不可能常年在外奔波。而认为是女子的也拿出了有力的证据,诗句中写道慵懒,妆镜等都说明描写的是女子而非男人。唇枪舌剑,几个回合下来谁也无法说服对方。王老师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们不用对此争论不休,无法确定的我们来个避实就虚,分析形象时我们抛开男女有争议的问题,就其中描写的景物形象作具体深入的分析,王老师更多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能够恰当分析学生认知起点和我们掌握的知识之间的差距。让学生不只停留在无谓的争议上,在高考中应有的答题技巧在无形中传达给学生,交给更多的方法。教师开放型课堂建设,促使学生的个性激扬,彰显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性。

 

七、书声溢满校园,阅读成为习惯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这些优美文段,不仅成为学生的视觉盛宴,更启迪他们为学、做人、处世的态度与哲理。从学生或磅礴、或细腻、或深奥、或犀利文字表述中,可以体会到阅读带给学生的是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但凡走进语文课堂,每一节课前,学生都会自觉自主地背诵或者朗读曾经学过的古诗文,置身其中,似乎回到了久别的家园,憩息于文字描摹的小桥流水,梨园菊舍,精神是奔涌的,身心是愉悦的。收获到一种心灵的安宁。

 

八、作业辅导精细,考试组织谨严

教师都能认真批阅作业,随时检查监控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周考月考的试卷能及时批阅,不积压。试卷分析详细,具体到题目,具体到个人。王淑玲老师给学生作业留下的温馨话语,温暖了学生的心灵,也会促进师生的和谐交往。

对学生辅导做到有层次,针对不同学生确定不同内容,不同方式,弱科补课,年级组统一安排时间,及时通知到学生,能做到调动学生思维,指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

周内学科组安排有单元练考,每月年级组统一组织月考,每次测试能做到内容全面,围绕阶段教学目标,反映学生学习程度,试题中基础题,基本题,能力题,综合题层次分明,分类推进,试题有梯度。测评后反馈及时,分析详尽,有力促进教学。

 

两点建议:

 一、教师多注重把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彩发言、思想火花、灵感顿悟、独到见解收集整理,促进教学。

 二、从历年的高考试题中发现规律,多在试题方向上努力,解放学生,更解放自己,提高教学效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