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灌肠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河南咳喘网 2014-02-04
直肠滴入疗法(绿色)  & g1 v* i) F" l' G) T* g7 u6 k- x4 q
6 P4 A" T- R3 j. s& P* n$ S
    直肠滴入是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是根据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临床给药技术,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给药途径。 ; L' Q/ e4 B' H8 i  c8 W4 i
    祖国医学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直肠吸收药物后,通过经脉上输于肺,再通过肺的宣发作用输布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直肠黏膜血液循环旺盛,吸收能力强。药物通过直肠吸收后,一是通过直肠中静脉、下静脉和肛管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大循环,既防止和减少药物在肝脏中发生变化,又避免了胃和小肠对药物的影响;二是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后,再循环至全身;三是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后,通过乳糜池、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由此可见,直肠滴入给药有利于药物治疗的发挥,也突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直肠滴入给药可用于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如:小儿上感、小儿肺炎、小儿肠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性细菌性痢疾、泌尿系感染、急慢性盆腔炎、急慢性阑尾炎、前列腺炎等。经过全国各地的学员信息反馈:直肠滴入疗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疗效好、无痛苦(尤其适合口服和静脉给药困难的患者)投资小、回报快,非常适合基层门诊和卫生所的医务工作者学习、掌握和使用。 . V& V1 j* K4 Z4 j4 g# k8 T) y' M
药物难喝不用愁 
直肠滴入显身手 # |/ s# J; [! X
  直肠滴入与临床应用 
   直肠滴入是将药液或药物装入输液瓶,接上输液管,拔去头皮针,接上一次性导尿管(PVC管),通过直肠滴入给药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一种新的临床给药技术,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给药途径。 
   直肠滴入的操作方法:将药物加入输液瓶用热水适当加温(控制药液温度在35—40度之间)接上导尿管,在导尿管前端涂上石蜡油或其他润滑剂,插入患者肛门,松开输液器开关,药液缓慢地进入直肠内,待药液滴过莫菲氏管后,操作者用右手将莫菲氏管上端折叠并挤压莫菲氏管,将药液全部挤入直肠内(挤压时,不要用力过大,要缓慢的将药液挤入直肠内,因为用力过大或过快容易产生便意感,小儿还可能迅速将药物排出)然后用左手捏紧导尿管以防止药液返流,在拔出导尿管时叫患者家属迅速用面巾纸按压住患者肛门,让患者保持体位休息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直肠滴入与临床应用 # L! b. B  n, r; D/ r" K# l5 u
   1.直肠注入是采用一次性注射器(10—30ml)拔去针头, 接上一次性导尿管(PVC管),通过直肠注入给药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一种新的临床给药技术,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给药途径。 
   2.直肠注入的操作方法:将药物加入玻璃杯用热水适当加温并搅拌均匀(控制药液温度在35—40度之间)吸取药液后要留有3ml左右空气(方便将药液全部推入肛门内)接上导尿管,在导尿管前端涂上石蜡油或其他润滑剂,插入患者肛门,将药液缓慢推入直肠内,(推入时,不要用力过大,要缓慢的将药液推入直肠内,因为用力过大或过快容易产生便意感,小儿还可能迅速将药物排出)然后用左手捏紧导尿管以防止药液返流,在拔出导尿管时叫患者家属迅速用面巾纸按压住患者肛门,让患者保持体位休息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药液的用量: 
成人:   100ml---300ml/次 
0 R6 j2 x  T7 L% F
儿童:   6个月---1岁-----10ml/次   1岁-- -2岁-----15ml/次     2岁-------3岁-- ---20ml/次              

3岁----- -4岁-----25ml/次   4岁----5岁-----30ml/次     5岁------15岁-----35ml/次    
成人与儿童每天的使用次数均为2次/天.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药液的体位: 
成人一般取左侧卧位         儿童一般取卧位或俯卧位 3 Q8 G& V. h: e- ~+ e9 B* H4 X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时导尿管插入的深度: / `! p; n$ W& t+ @' ^9 S
成人一般插入10-----20厘米        儿童一般插入5-----10厘米 
   特别注意:凡肛门,直肠,结肠术后,严重腹泻,肛门疾病,急腹症,疑有肠坏死及穿孔,女性月经期,产褥期等均应禁用本方法!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的药物配制  (处方用量均为5岁内儿童剂量) ' `% _& ^+ e7 w6 H5 x9 \
2 直肠滴入疗法(绿色)  
一 常用西药协定处方 4 U) W1 T' [  A* P: V2 a
上感佳 
速效伤风胶囊 0.3gX6粒 
严迪片75mgX4片 
病毒灵片0.1gX6片 5 g0 }6 v  X: n! d0 ]5 Q2 w4 s* K( P
维生素C片0.1gX6片 6 G4 A3 X  }3 G7 S; i+ U( B0 I
潘生丁片  25mgX3片 3 _. x% F9 x! O6 q4 P+ v- C
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为了较快消除患者的感冒症状,可加入地塞米松片 3片)        腹泻停(止泻停) 
思密达3gx3袋          维生素B1片 10mgX6片 . @8 d% J3 q( F
强的松片 5mgX3片       654—2片 5mgX3片 ' F% \1 R3 x$ ?# t+ C6 i
吡哌酸片0.25gx3片     鞣酸蛋白片0.3gX12片 
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 ; M$ g" P: T7 S5 |. v( x1 t
请注意:炎热天气季节,维生素C片容易变质,可用浙贝母3g代替。特告! / ^" E: l2 B' e( l; t
止喘散1号 
(止咳散1号或止嗽散1号) 
速效伤风胶囊 0.3gX6粒 . b6 K5 T& Z) \1 }( |0 S( p( u
严迪片75mgX4片 
地塞米松片 0.75mgX3片 
盐酸异丙嗪片12.5mgX3片 
舒喘灵片2.4mgX3片 . ^% N: c! B& i' Z" z/ d% l* ~( p
浙贝母   3.5g , j4 {9 P% W* J5 o& W7 |
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 : J, H3 x, c* C1 T
适应病程初期的小儿支气管炎、小儿肺炎。        止喘散2号 
(止咳散2号或止嗽散2号) " t% m6 \& \* u% V' i
速效伤风胶囊 0.3gX6粒 , E& U& T7 ^; }0 `# ?+ p
严迪片75mgX4片 
地塞米松片 0.75mgX3片 
盐酸异丙嗪片12.5mgX3片 
舒喘灵片2.4mgX3片 . m0 j+ f3 d8 V4 b- n* F1 b
川贝母   3.5g 
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 
适应病程较久的小儿支气管炎、小儿肺炎。 
二 常用中药处方及中药药袋的制备 
肺炎宁散1号 & B- h$ J, V) b( c
麻黄3杏仁6生石膏12甘草6款冬花6桑白皮6全瓜蒌15黄芩6海浮石12葶苈子6金银花10连翘6鱼腥草15板兰根15麦冬6茯苓6大枣10浙贝母10 
制法:共研细末,用热茶滤纸包装,30g/包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宣肺化痰   止咳平喘 
适应症:初期小儿上感、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用法;肺炎宁散一包加水350ml---400ml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10---20分钟,文火煎熬浓缩至120—130ml过滤取汁,装瓶备用。        肺炎宁散2号 - l5 {9 m. l, p/ Y: s* @
麻黄3杏仁6生石膏12甘草6款冬花6桑白皮6全瓜蒌15黄芩6海浮石12葶苈子6金银花10连翘6鱼腥草15板兰根15麦冬6茯苓6大枣10川贝母10 
制法:共研细末,用热茶滤纸包装,30g/包 + E: d1 C0 U' W/ k5 O$ T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宣肺化痰   止咳平喘 
适应症:恢复期小儿上感、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用法;肺炎宁散一包加水350ml---400ml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10---20分钟,文火煎熬浓缩至120—130ml过滤取汁,装瓶备用。 4 l* Q2 W  k2 _' U/ j
香苏感冒散 
香附12苏叶10陈皮10藿香15金银花15厚朴10白芷10半夏10桔梗10柴胡10连翘10香薷12 
滑石15板兰根15苍术10大枣12甘草10 ( @4 `2 i$ K/ U% m& w+ ^  M
制法:共研细末,用热茶滤纸包装,30g/包 , N6 K/ Q; e: u6 \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  解表化湿  宣肺化痰  理气和中 
适应症:四时感冒  不论风寒、风热、夹暑、夹燥皆可,尤以胃肠型感冒、夏令感冒为佳! 9 k6 p: s' N% B& D+ _8 Y
用法;香苏感冒散一包加水350ml---400ml,生姜一片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10---20分钟,文火煎熬浓缩至120—130ml过滤取汁,装瓶备用。        小儿肠炎灵散 ' W/ o$ a1 z) Y, |8 K
葛根12黄芩6炒白术6炒山药6炒车前子6黄连3 
黄柏3半夏3茯苓3木香3青皮3陈皮3甘草3 
制法:共研细末,用热茶滤纸包装,30g/包 7 k$ e$ ^( r! w! R, O/ {
适应症:各种病因引起的婴幼儿腹泻 % I; q2 n) R+ ~1 p0 F4 ~
用法;小儿肠炎灵散一包加水350ml---400ml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10---20分钟,文火煎熬浓缩至120—130ml过滤取汁,装瓶备用。 
上述四种中药药袋均可以应用于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给药和口服给药, 
对能够口服给药的患者,均可以加入适当的冰糖调味后口服,临床疗效颇佳! % u: m, {. |. @* g
常用西药合剂的配制 1 h" L! u! V! d/ N2 ]
一、 解热合剂适应于一般性的感冒。 
解热合剂1号 
复方氨基比林针 2ml " m. w9 b* o; \( _0 T
柴胡针 2ml + f! |$ n5 ]4 [4 Z4 c  F" a3 X
地塞米松针 2mg 9 a# v, W. h7 B; Z' h
适应症:T37.5—38.5度 
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解热合剂2号 * c! `9 m7 v" O& U- \* w
解热合剂1号+双黄连针10—20ml " P) t9 Q# I2 X$ X
适应症:T38.5—39度 . t9 Y" H; X9 P( ?3 d
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解热合剂3号 
解热合剂1号+清开林针10—20ml 
适应症:T39度以上。 
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0 R) R% |! E$ U: e) k
二、 上感合剂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上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 
上感合剂1号 
扑尔敏针2mg 7 G! `" g/ c3 X- E/ ~8 Z( P
利巴韦林针0.1g 6 k" V3 p7 p1 A, `: U5 h2 S+ q+ L5 W/ k
地塞米松针2mg 9 `! p# t' n4 C/ H+ ^$ M6 @
维生素C针g 9 L# T* y$ e$ k+ q8 ?
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上感合剂2号 
3 直肠滴入疗法(绿色)  ' k) \. Q2 l- G4 w: `: ]6 u
上感合剂1号 
+复方氨基比林针 2ml(发热者) 
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上感合剂3号 ' h6 ?* G+ p( e6 r
上感合剂1号 
+复方氨基比林针 2ml 1 _+ @% |$ b2 p- B0 k! p- H: D7 _
+柴胡针 2ml(流感发热者) 
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 @, b) j& M% r$ W) s
上感合剂4号 
上感合剂1号+头孢拉定针0.5g 
合并扁桃体炎或支气管炎者 7 s/ c9 s8 i: S7 n, l
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上感合剂5号 
上感合剂1号+头孢噻肟钠针1.0g % f& b* k6 U6 b
合并扁桃体炎或支气管炎者 
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上感合剂6号 9 z$ r5 I5 E. V5 g
上感合剂1号+头孢曲松针1.0g ; b5 r1 X8 l& Q' N9 z2 h3 ?5 a
合并扁桃体炎或支气管炎者 ; a3 Y2 g7 Z$ ]' Y, m( o
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 T: ^  G# I; ~4 o
三、 肠炎灵合剂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急慢性盆腔炎、泌尿系感染等疾病。(注意:对环丙沙星针过敏者,可用0.9%N.S代替) 
肠炎灵合剂1号 / m2 y4 }2 [/ G% }1 q9 N# F
0.2%环丙沙星注射液100ml 2 @! h. s. _! g) W; r
丁胺卡那针0.4g 9 o7 a+ o  d" [5 z9 R- g& u& U
地塞米松针mg 
654—2针mg 
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肠炎灵合剂2号 % _% H$ ?8 }: o5 O! K
肠炎灵合剂1号 / y: q. [7 C0 B5 \: P& L! v
+爱茂尔针2—4ml 7 s3 p- L* h: Z5 Q
+或胃复安针5---10mg 
(伴恶心呕吐者) 
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肠炎灵合剂3号 6 b' s" ~0 @& Y4 ?6 @2 a/ q+ Y. i
肠炎灵合剂1号 
+复方氨基比林针 2ml % d) Q- g: o0 v) C
(伴发热热者) 
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 Z+ r' I! f& w  c
四、风疹灵合剂 
扑尔敏针10mg 
维生素C针2.0g 
10%葡萄糖酸钙针10---20ml 
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适应症: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寻麻疹、湿疹、药物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        五、佝偻灵合剂1号 / j  J, c8 w; O( V7 k
维丁胶性钙针1ml 
维生素C针0.5---1.0g 
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适用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六、佝偻灵合剂2号 
佝偻灵合剂1号  (贫血者) 6 P  b8 B- D  \( v- E" v
+维生素B12针 1—2ml 3 i& y' W2 x4 r
+叶酸片5---10mg 
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 y  d) H( X& p2 f! n
适用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巨幼红细胞缺乏性贫血。 
在基层卫生所,临时没有中药制剂的情况下,可选用下列药液作为直肠滴入或注入的辅助药液,加入配制好的药物中(如:上感佳、止喘散等其他药物)同样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1.双黄连口服液或注射液      2.复方大青叶合剂         3.清开林注射液 
4.银黄口服液                5.穿琥宁注射液           6.  0.9%N.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