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在是看图时代

 闲之寻味 2014-02-04
 
 
现在是看图时代 - 潜心楼 - 潜心楼视觉日记
前不久买了一本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原版的书没有任何插图,但是这一版却插了大量的古代小说版面的影印图像,虽然不是和文字一一对应,却看上去玲琅满目,比过去黑压压全是文字的版本,平添了很多阅读兴趣。编者在再版说明里说:所谓图书,按照字面意思,图才是第一位的。谁说不是呢?没有图的书,不叫图书,叫字书比较好。
我一直认为现在是看图时代,过去那种对精致华丽的文学性表达的热衷逐渐被追求丰富多彩的的图像视觉享受所替代,用图像视频展示的真相比文字性说明既明了又直观,俗话说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现在,一种产品的推广,一项旅游目标的推荐,一个事件的报道,乃至一个孩子的成长,一个心情的表达,都需要有图像佐证,也都可以用图像来佐证。
尽管文字可以记录图象甚至创造图像,但是文字记录或创造的图象是需要对名词的理解,以往的经验和对现实的联想才能领会的。尽管文字可以表达更深层次的思考,但是思考是虚无的,它是在把虚无转化为实有的过程。尽管文字给人的审美感受是独特的,尽管文字所产生的文学对人性建设具有独特价值。但是好文字的产生需要有精准的用词,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美妙的修辞做基础的。除非像数量,排名,比例之类的指标,谈什么都需要有文字功底和文学修养的。而图像不需要。再说图像总是比文字更容易被人记住,尤其是在当今讲究效率的时代,人们用来阅读的时间很有限。图像能让人们在不经意地注意到并短时间内记住。比文字的效能高很多。而且,从接受学的角度看,其实人们更惯于视觉认知。我们经常把“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作为对事物真伪,程度判断的标准。纯文字的东西,往往显得隔靴搔痒难以吸引人。而图像则正相反,很多图像无须任何注释就能看懂。现在大家的阅读习惯在逐渐转变,尽管喜欢文字的人还大有人在,但是选择读图则已经成为了普遍阅读趣向了。大概很多人都注意到这点了,现在的图书出版,杂志,报刊乃至网络都在注重用图像来解释说明一切。
因此,我说现在是“看图时代”。有人有可能对连篇累牍的文字不屑一顾,但很少有人拒绝看图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