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传统纹饰 ——刘海戏金蟾

 聽雨軒sjh 2014-02-04

传统纹饰

            ——刘海戏金蟾

刘海之原由

刘海(bangs)真正最早的来由是... ...

人们把女子垂在前额的整齐短发称为【刘海】。

其实,刘海本为【留孩】,专指小孩子所留的头子发。

古时候,女孩子15岁时便盘发插簪子表示成年。男孩子则于15岁时束发为髻,到20岁时再行表示成年的冠礼而戴冠。在未成年之前,小孩子的头发都是自然下垂的,所以人们用垂髻髻年来指称童年或儿童。

但男女幼童所留的头发又是有区别的:男孩留的是额上左右两角的胎发,称之为;女孩子则垂于额头中央的胎发,叫做。这种孩童时代所留的头发,统称为留孩发。而女孩子待到成年之后,有时从打扮考虑,依旧让额头发自然下垂。时髦之说即由此而来。

到了唐代,民间出现了刘海戏金蟾的传说故事。由于刘海留孩古时发音完全相同,留孩又本为口语俗称,故书面文字就写作刘海

现在女孩子前额留的碎发称为刘海,就是根据刘海的发型得来的。

(1)

根据记载,刘海是道教传说中的神仙,是八仙中吕洞宾的徒弟,时常手撒金钱,给人带来财富。传说中刘海戏金蟾的场景是,【刘海前额垂】,骑在金蟾上面,手中舞着一串钱。由于金蟾为仙宫之物,古人认为得之可富,因此刘海戏金蟾被视为是吉祥的象征。

〈刘海戏金蟾〉年画一般有两个版本:

第一种版本是

一个很俊秀的孩子,笑容可掬地立在山坡上,提着一根一头系着几个金钱的细绳,去钓水里的蟾,蟾是一种三只脚的蛤蟆。

第二种版本是

童仙变老仙,一个老人正在追逐一只金蟾的样子。

据说【刘海的这种发型】流传下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刘海又称浏海。          

刘海戏金蟾

传统寓意纹样。刘海戏金蟾典故出自道教,由传说的辟谷轻身的人物附会而成。纹样一般系一蓬发少年以连钱为绳,戏钓金蟾构成。金蟾是一只三足青蛙,古时认为得之可致富。寓意财源兴旺,幸福美好。

清人翟《通俗篇》记载:《湖广通志》云:刘元英号海蟾子,广陵人。事燕王刘守光为相。一旦有道人谒,索鸡子十枚,金钱十枚置几上,累卵如钱,如浮图。海蟾惊叹曰:'危哉!’道人曰:'人居荣乐之场,其危有甚如此者。尽掷之而去。海蟾子由是大悟,易服从道人游历名山,所至有以遗迹。宋初与潭州寿宁观题诗,乃自写真与旁,此即今刘海洒金钱之所托。

刘海十六岁登科,五十岁至相位,出家后应为一位白发老人,而且相貌清癯,不修边幅。但民间版画中的刘海返老还童了,成了活泼可爱的胖小子儿。

刘海戏蟾的故事,至迟在北宋时便已产生了。北宋词人柳永《巫山一段云》中有这样的句子: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可见,当时已有刘海蟾狂戏蟾的戏曲演出。刘海蟾戏蟾最初的目的是除蟾祟,所以刘海蟾所到之处,蟾声消绝。考究起来,其所谓是一种巫术动作。《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引《邵武县志》说:刘海蟾,名元英。……或曰:元英本名海,尝以道力除蟾祟,故称为海蟾云。刘海戏蟾的故事几经演变,喜剧色彩越来越浓,刘海的的巫术驱邪意义逐渐消失,蟾已不再是除祟的对象,而是施行法术的灵物。明朝李日华《六砚斋笔记》说:皇越石携来四仙古像,一为海蟾子,哆口蓬发,一蟾玉色者戏踞其顶。手执一桃,连花叶,鲜活如生。

民间还流传着刘海捉三足金蟾的故事。康熙年间,苏州有一个大商人叫贝宏文,是个乐善好施的大善人。有个叫阿保的小伙子找上门来做佣人,贝宏文便收留了他。这阿保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干活特别卖力。他干活不要工钱,而且还常常不吃饭,有时一连几天不吃饭也不喊饿。贝家的人都感到很奇怪。更令人吃惊的是,他可以把陶瓷做的尿壶像翻羊肚子似的翻过来,洗刷里面,然后再复原,洗外面,陶瓷的尿壶在他手里竟然像柔软的面皮。有一次过元宵节,阿保抱着小主人去看灯,很晚未归,贝家人十分着急。快到三更时分,阿保才抱着小主人归家。贝家主人埋怨他回来得太晚,害得一家人提心吊胆。阿保解释说:因为杭州的灯不热闹,他就带着小主人去了一趟福建的省城,那里的灯真好。贝家的人不相信,认为阿保是在撒谎。不料,小主人从怀中掏出了一把新鲜的荔枝,这是杭州没有而福建才有的水果。贝家人心中暗暗惊异。最让贝家及邻人神异的是阿保戏大蟾蜍的事。阿保到井里打水,打上来一个大蟾蜍。蟾蜍即癞蛤蟆。奇怪的是,这个癞蛤蟆不仅形体巨大,而且只有三条腿。三条腿的蛤蟆是传说中的灵物。阿保对贝家说:这个蟾蜍逃走已经好几年了,今天总算将它促住了!左邻右舍的人都跑来看热闹,并竞相传说这阿保就是戏蟾的刘海蟾。阿保见自己的身份已经暴露,便谢过主人,冉冉升空而去。

民间有关刘海捉金蟾的目的又有不同的说法。一说刘海以金蟾为食。金蟾是民间信仰中的灵物,刘海以之为食,说明他神奇非凡。一说刘海捉金蟾是令金蟾吐金,施济天下穷人。金蟾是民间传说中能吞吐金钱的灵物。把蟾与金钱联系起来,可能是由于蟾身布满类似金钱的斑纹的缘故。刘海捉金蟾的方法是根据金蟾的习性,以一串金钱引诱并钓住它,即民间所谓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由刘海戏金蟾演变为钓金蟾,其行为的目的也由除蟾祟演化为获取金钱,刘海遂成一位财神。这位财神爷以其特殊的本领给人间带来金钱,他钓金蟾,金蟾则吐出金钱,金钱又被源源不绝地撒布到人间。民间年画中的刘海是一副欢天喜地的胖小子的模样,袒胸露怀,蓬头赤足,双手舞动一串金钱,正向一仰视的三足金蟾抛去。民间贴这类年画,有祈财求吉之意。刘海形象至今仍以吉祥图案的形式出现在年画、剪纸、枕被、工艺品中。

相传在晋安帝时,济源市王屋山天坛顶有一条大蟒,历经千年修行接天地之灵气内功大增,每日吞食过路之人,搞的路断人稀,数十里外荒无人烟。在九里沟内有一蟾蜍约万年之上,已即将修完功课,蟒蛇一心要吞食蟾蜍以增加功力,便每日吸吮,开始时能将蟾蜍吸离地面,随后便日渐增高。蟾蜍自知离危险愈来愈近,便加紧练功日夜不停,最终悟通禅理修成正果法力倍增。这一日大蟒又吸吮蟾蜍,蟾蜍从口里吐出三个烟圈直逼天坛,套在大蟒身上将大蟒紧紧箍死。

蟾蜍杀了天敌修成正果,整日游荡于九里沟之中,要与人为善多,做善事早入天庭。有一日见一谯夫二十多岁,异人天相,终日以打柴为生,便心生怜念之意有心助其事业。此谯夫名叫刘海,流落到此,无父无母、生性善良与世无争,每日打柴除自用外将余钱捐于山中孤寡,十分受群众爱戴。只是年过二十,无房无地家贫如洗,暂住在一废弃的窑院之中。街坊邻居八方张罗为其娶妻,但终因条件太差至今没有成家,无奈山上山下整日里饥一顿饱一顿茫然度日。蟾蜍决心要帮刘海渡过难关,每日趁刘海上山打柴之机,来到刘家脱去躯壳变做一个美丽少女,为刘海洗衣做饭。在刘海回来之前将热腾腾的饭菜摆放在桌上,然后重新穿上躯壳隐于山中。

开始刘海也没有太在意,以为是邻居所帮。可一连数日都是如此,他就去向邻居道谢,可邻居们都说不知此事。但过了很长时间总是如此,刘海这一次又诚心诚意地去道谢,邻居们都笑着说:你娶了媳妇将她藏在家中,反过来说我们替你做饭。刘海听罢很是疑惑默不作声的回到家中,夜里反来复去的睡不着,一心要弄清楚是谁为他做饭。想了一夜主意已定,第二天一早刘海和往常一样,鸡叫头边就背起工具上山去了。天刚蒙蒙亮就悄悄返回藏在院子里的柴堆内,两眼直盯木栏大门。在太阳升起约一竿左右,只听大门一响,从外面进来一只硕大的蟾蜍。刘海心中一惊,心都提到了口中。只见蟾蜍进门脱去躯壳变成一美丽的少女,来到屋中,铺床叠被烧火做饭忙了一阵。在饭时将一桌饭菜做好,穿上躯壳又蹦蹦达达跳了出去。这一切让刘海看直了双眼,心中一阵惊喜茫然不知所措,约过了半个时辰,才从迷蒙中醒来。刘海回到屋中也无心吃饭,不知是好兆头还是恶运将临。在屋里辗转多时,心想:自己不过是孤身一人,又没有亲戚近人,大不了一死,也没什么可怕的。反过来又想,也可能是上天有眼,来照顾我这为善之人。干脆今天不去砍柴,呆在家中和其说透成为一家,一来我刘海有靠,二来也好续我刘家烟火。

刘海想到此吃罢饭菜,又重新回到柴堆之中隐藏起来,等候蟾蜍再次到来。又过一会日将偏午,大门一响蟾蜍又重新来到刘家,脱去躯壳开始做饭。刘海见壮悄悄走到姑娘身后,一把抓住蟾蜍躯壳投入火中。蟾蜍闻声急忙转身,刘海已站在面前。姑娘躲闪不及满面通红,见躯壳被毁双眼含泪说到:我乃金蟾仙女,见你孤身一人老实规矩,又有异人之相才来帮你做饭,待你生活富裕、事业有成娶妻成家,我就要返回天庭。可你乘我不备烧掉我的躯壳犯了天条,我就不能再帮你了,咱俩的缘份将尽。说完转身就走,刘海急忙紧紧抱住仙女哭诉道:我从小失去父母无依无靠,流落到此孤单一人,吃百家饭、穿百家衣,每日里山上山下形单影孤,既然仙女来帮我就要帮到底,原谅我贸然行事不懂规矩。说罢满面悔恨、泪如雨下,情真真意切切一心要留下姑娘。金蟾仙女见壮说道:我没了躯壳无所遮拦,天神定来抓我回天庭受罪,到那时也会连累你的。刘海说:我因一时莽撞给你惹下滔天大祸,真是愧对恩人,只有日后多烧香敬神来赎罪免灾。金蟾仙女说:待到明年二月初二天神到来我将离你而去,到那时你只有自己照顾了,二人说罢相对无言。本来刘海经金蟾相助,将官运亨通、位及人臣,但如今天机泄露,只能等天神到来听天由命了。

虽然刘海和金蟾过了一段安定的生活,二人恩恩爱爱俨然一对小夫妻,但二月初二还是很快到来了。天神来时狂风大作、雷鸣电闪,刘海虽然尽力劝说天神,抱住金蟾死死不肯松手,哭的死去活来肝肠寸断。怎奈天神奉旨捉拿也无济于事,最终金蟾还是被捉回天庭。

金蟾走后刘海失魂落魄茶饭不思,终日面对青灯、念经坐禅、烧香敬神,到深山背后金蟾修行之地出家为道,为金蟾免遭磨难而潜心功课。刘海出家后不忘旧恩,取名法号刘海蟾以示对金蟾的思念。由于刘海蟾一心修道、悉心专研,终于功成果满成为道教一代宗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