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被“土鸡蛋”忽悠了

 知慧才能图书馆 2014-02-05
 
别被“土鸡蛋”忽悠了
 

  外观相差无几,但土鸡蛋售价比养殖蛋高近一倍。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超过70%的鸡蛋都是“土鸡蛋”,但卖家无法说出鸡蛋到底“土”在哪里。“两种鸡蛋我之前都买过,但吃起来口感都一样,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嘛? 

  如今的市场真可谓“要啥有啥”,为迎合人们青睐土鸡蛋的消费需求,标注“土鸡蛋”、“草鸡蛋”、“散养蛋”等各色鸡蛋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尽管价格不菲,但销路一直看好。不过,对于土鸡蛋到底“土”在哪里,与养殖蛋相比究竟有何营养价值,不但消费者茫然无知,就连商家也难辨真伪,土鸡蛋标签乱象值得关注。 

  消费者钟情于土鸡蛋,一个原因是出于对时下各类抗生素和添加剂的滥用顾忌,其背后是对食物品质与安全的关注与焦虑。也许,在人们的认知常识里,“土”代表的是原始、山野、农家和无公害。其实,鉴于时下农村的养殖现状,究竟会有多少农户以放养方式和拿纯粮作饲料饲养蛋鸡,又有多少空闲草地可供母鸡撒野与觅食?市场上大量销售的所谓“土鸡蛋”,无非是商家迎合人们的消费心理,旨在促销量和卖高价的宣传噱头。缺乏对养殖基地实地考察的经营者,也不过是凭供货商的红口白牙而人云亦云。

  事实上,土鸡蛋不过是由民间创意出的一个指代宽泛的笼统概念。可通俗理解为传统鸡种,放养方式和不吃鸡饲料的鸡下的蛋,其涉及的只是养殖方式而并非质量标准。相关专家也证明,土鸡蛋与普通蛋的营养品质差别不大。

  消费者要理性看待土鸡蛋,为盲目从众的“土鸡蛋热”降温。更期待多管齐下的防忽悠措施能够让土鸡蛋的销售实至名归,乱象归治,并进而助推民众理性消费的观念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