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學會「減法」防心腦血管病

 云天953 2014-02-05
                                                                                   學會「減法」防心腦血管病
 
 
●前不久,一則醫學界的新聞讓人頗為震驚:北京某三甲醫院知名心臟外科專家因腦出血猝然離世,年僅49歲。一年前,中國航母艦載機「殲—15」的研製者羅陽突發心肌梗死犧牲在工作崗位上,時年51歲。「50歲」似乎已經成為一個危險的年齡,心腦血管意外經常突然降臨,製造出一個又一個「英年早逝」的噩耗。對此,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副院長、著名心內科專家周玉傑向公眾大聲疾呼,50歲左右一定要高度重視心腦血管保健,要給每個快步前行的中年人眼前豎一塊「前方多發事故」的警示牌。

★50歲,人生最累

據報導,羅陽長年超負荷工作,在「殲—15」研製過程中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那位前不久去世的心外科專家工作中也是一個「拼命三郎」,發病前還在手術台上搶救病人。周玉傑說,50歲前後是人一生中最累、肩上責任最重的時候:上有父母要贍養,下有子女要操心,中間還有配偶和朋友們須顧及。在事業上,50歲又往往是個「坎兒」,很多人認為這是職業生涯的最後一個山坡,尚未成功的要努把力爬上去,事業有成的要保持狀態,甚至想再攀高峰。

可是這個時候,人的身體已經大不如前。周玉傑教授解釋說,很多人的心腦等重要器官長年高負荷運轉,加上各種不良嗜好,平時又不注意保養,血管已經逐漸硬化,血管壁上佈滿斑塊,臟器功能進入了代償階段。這時再給身體加碼,心腦血管極易發生急性堵塞,突發腦卒中、心肌梗死等急症,危及生命。

★危險從40歲開始

周玉傑說:「50歲猝然發病絕不僅僅是50歲的問題,很多人的心腦血管病風險從40歲就開始積累了。」人二三十歲時,職業生涯剛起步,身體狀態最好。年過四十,事業有了起色,人越發忙碌起來,而此時身體開始走下坡路了。古人說,養心在靜,養身在動。「但很多人,該靜的時候靜不下心來,該活動的時候又不去鍛煉,飯局多、菸酒多、睡眠少,體重、血壓、血脂、血糖等代謝指標開始出現異常。」

周玉傑說,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積累10來年,也就是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危險因素對血管的毒害積累10來年。等到了50歲左右,身體狀況的下滑與名利對人的擠壓都到達頂點,這時但凡有個誘因,比如寒冷的天氣、突然的焦慮、甚至便秘都會成為導火索。

另外,女性從45歲左右開始進入更年期,體內對心臟有保護作用的雌激素水平開始下降,心髒病風險明顯增加。並且,女性一旦發病,進展往往比男性快,病情更重,因此更要防範。

「很多患者說,人到中年以後,越來越覺得時間不夠用。」周玉傑教授說。仔細想一想,忙著應酬、忙著吃喝、忙著加班熬夜,其實都是「忙著死」。要想順利渡過50歲這個坎兒,人生必須學會「做減法」:首先,減少熱量攝入,特別是少吃高膽固醇食物,如紅肉、動物內臟等,多吃果蔬;其次,把該消耗的熱量消耗掉,要增加運動,改變久坐的壞習慣;再次,不管多忙,一定要抽出時間定期體檢,關注體重、腰圍、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並將其努力控制在正常範圍;最後,工作上、生活上、心理上都要給自己減負,人的期待、慾望、野心都是無止境的,凡事追求完美只會給自己的健康雪上加霜。

除此以外,周玉傑教授特別強調,50歲左右的人一旦感覺到胸悶、氣短、前胸痛,或體力突然下降、極度乏力,千萬不要扛著,一定要提高警惕,去醫院檢查,以免錯過了寶貴的救治時機。(生命時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