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昌老爷的庇佑

 风雅苏州 2014-02-06
 
 
  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这样类似的建筑,或大、或小,或气宇轩昂、或凋敝不堪。时光迢迢,从科举考试到中考、高考,流年转换,它始终静静矗立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承载着一代代学子虔诚的渴望,这就是文昌阁。

  是一张美丽的老照片一瞬间打动了我的心。淡褪的底色下,船帆点点、烟水迷离,舒展的枝桠不远方,楼阁檐角若隐若现。

  “这是浒墅关的文昌阁,就在运河边”,老先生一看便知,“先有浒墅关、后有苏州城,可惜啊,现在这般破落。”他摇头轻叹。

  驱车去文昌阁的路上,一行人都很新鲜。浒关,这是一块很多苏州人都难得踏足的地方。城市轰隆隆发展,似乎早已把这里遗忘。那么文昌阁呢?是不是也清寂凋敝,一如这个小镇?

  一簇簇燃起的香烛回答了我们的疑问。

  “这里香火一直很盛,最近中考、高考,天天有人从四面八方过来。”一位张主任说。

  13、4岁戴眼镜的女孩子,由母亲带着,跪在大殿的文昌老爷前,双手合十,不断重复着磕头的动作,炫目阳光下,稚嫩的脸上满是虔诚。这是为了明天中考在祈求一份心安吧。

  宗教的益处,或许在于提升了人生的目的性。出于对神灵的敬畏,人们修炼自身,默默隐忍。现实太多不平处,无权无势人家,要想有机会跻身主流社会,唯有考试、不断考试,这似乎成了唯一的通途。

  一阵风把檐角的铃铛吹动,发出暗哑低沉的声音。抬头一看,清式硬顶建筑的屋顶上竟然有太平天国特有的龙凤纹瓦当与滴水?

  “太平军营垒遗址”,一块字迹模糊的石碑昭示了文昌阁另一个身份。

  都说太平军是苏州历史上的劫难,江南的杏花春雨在腾腾杀戮中片片凋零。但为何,江湖草莽会选在这里安营扎寨?

  也许崇文的情愫,总是蛰伏在每一个人心中,在不经意间显露形骸。或是表现为轻蔑,或为景仰,甚至,仅仅是一种亲近。

  又也许,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文昌阁,历史上本是扼险据守的要塞。

  “听说文昌老爷很灵,还保佑过孟姜女”,张主任指着背后的另一尊神像,微微含笑的女性说。

  原来,文昌阁里还隐着一个孟姜女庙,隐着一个浒墅关人人皆知的传说。

  孟姜女千里寻夫,行一路哭一路。到了浒墅关,却又被关官百般刁难。愁苦的女子只能夜宿文昌阁旁兴贤桥下,辗转反侧。

  适逢盛夏,蚊蝇满天,可奇怪的是,孟姜女露宿的地方却什么也没有。原来,一旁的文昌老爷看她实在太苦,动了恻隐之心。

  第二天,孟姜女将她的故事唱成一首哀婉的“四季调”,唱得运河水奔流滚滚,唱得一干官吏泪水涟涟,终于,挥手放人。

  传说中,太湖的银鱼也是孟姜女的化身,年年端午,要到文昌阁、兴贤桥边故地重游,感谢文昌老爷的恩情。至今浒关特产中还有一物叫“兴贤银”,说的就是兴贤桥产银鱼。

  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总是寄托着美好的愿望,惩恶扬善,同情弱小。但现实中,人们却只能希冀于空蒙邈远的神灵,来消解俗世中的种种困囿。

  文昌老爷的庇佑,已经延绵了400年,从一个个渴求功名的古代学子,到如今希望考上好高中、好大学的考生们。

  在每一座城市中,一代又一代。

  ●文昌阁道院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4年)建。明代成为全国著名道院--太微律院。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建时开掘400米长月牙河两端与运河相通,土方堆为10米高、广10亩的土丘。丘上建阁。被誉为“水晶盘中一青螺”。

  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登阁眺望运河风光,见河中樯帆排列,劈波斩浪,赞为“昌阁风桅”。成为浒墅关八景之首。太平军占领苏州时,又成为太平军扼守苏州的北大营。

  ●浒墅关旧时八景

  昌阁风桅(下图)、浮桥夜月、龙华晚钟、渔庄夕照、南河榆荫、管山春眺、白荡菱歌、秦馀积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