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杭大运河 之 苏州段

 木香草堂 2019-08-03

苏州是一座建在运河上的城市,绕城一周的护城河是这座城市的城防设施,也是大运河的航道。城内以"三横四直"为代表的骨干水系是大运河通向千家万户的水上通道,与这些水道并行的是陆上道路系统,从而形成河街相邻、水陆并行的双棋盘格局。运河水呵护着这座城市,也滋养着这座城市。

苏州是大运河沿线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遗的城市,是大运河城市景观遗产的一个典型范例。春秋时期的吴王是早期人工运河的开凿者,公元前六世纪,吴王阖闾命伍子胥开凿胥溪(后称胥江),通太湖,攻打楚国。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又开凿了从吴都苏州经无锡、常州达长江,再向北开凿邗沟、荷水。苏州筑城之初,巧妙利用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自然地形地貌,引运河水入城,形成由西北入、东南出的自然流线。城市与运河血脉相连、相依相生。

苏州的山塘河、上塘河、胥江、平江河、护城河5条运河故道以及山塘历史文化街区(含虎丘云岩寺塔)、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含全晋会馆)、盘门、宝带桥、古纤道7个相关点段被纳入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2006年,苏州古城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当时的遗产构成主要包括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山塘历史文化街区和盘门3个点,这次搭载中国大运河申遗的船,苏州古城的遗产构成从原先的3个点增加到5条运河故道,7个相关遗产点段,共12个遗产点,由12个点段构成"一带一环"为特征的遗产地图清晰地勾勒了一座完整的苏州古城,这在众多运河城市中是仅见的。

"先有浒墅关、后有苏州城"。浒墅关镇始建于秦朝,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相传秦始皇南巡"求吴王剑,发阖闾墓",见白虎蹲丘(今苏州虎丘)上,率部追赶20余里,虎不见处,即名为"虎(LiÚ)"地,几经易名,唐代讳虎,改为"浒(Hû)(LiÚ)"。五代吴越王钱忌""(、同音LiÚ),遂改名"浒墅";明宣德四年(即1429年),户部设钞关于此,成为全国七大钞关之一,遂名浒墅关,时已是"吴中第一大镇"。相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误将"浒(Hû)"字念成"许(Xû)",故至今一直称"浒(Xû)墅关"。

浒墅关过去横跨多座大运河古桥,与现在江南小镇的弯弯石拱桥比起来,根本是两码事。处在运河之上的桥,高耸、宽阔,气势非凡。当年,浒墅关的古坊巷弄,都以穿梭镇区中央的江南大运河为中心轴,东西走向,河西上塘二巷八弄,河东下塘一巷八弄。解放后,运河经历了1969年和1992年两次拓宽。以昔日里浒墅关的繁华,如果上世纪六十年代浒墅关及河上古桥得以保留,后来就没有江南六镇什么事儿了。

文昌阁始建于明万历23年(1595年),四周小河环绕,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居高临下俯瞰运河,形势险要。1860年至1863年太平军驻守浒墅关期间,将文昌阁作为扼守运河的营垒和屯储粮草的所在,曾在阁四周构筑一道高3米余,厚约1米的砖墙。

苏州的古代驿站始建于宋代,明代移于盘门外,清代重修。横塘驿亭是我国现存的一点五个古驿站建筑之一,另半个是浙江嘉兴的西水驿,亭中的碑记是古董,而亭是1999年建造,故只能算半个。横塘驿站位于胥江和大运河交界处,是苏州通往石湖、太湖等地的水路要隘。原是一座水陆驿站,为古代传递官府文书以及往来官吏中途歇宿之所。现仅存一亭,为清代建筑,其它馆、楼、庑、台已不复见。

彩云桥横跨胥江,面迎运河。原本东西跨越运河,始建无考,1928年重建。因大运河拓宽,1992年迁建此桥于胥江上,与驿亭遥相呼应。

相传吴越争霸之时,越国名臣范蠡在灭吴后,带着西施由这里归隐太湖,故附近有镇名蠡墅。南宋著名田园诗人范成大退休后在石湖养老,自号石湖老人。

苏州有八月十八游石湖,看行春桥串月的习俗。相传这一天,月光初起,入桥洞中,其影如串。游石湖登行春桥者,倾城而出,游船如织,歌舞音乐之声通宵达旦。正是:"石梁横卧画图中,澄碧琉璃映彩虹;最是中秋明月夜,玉钱片片落环洞。"

五龙桥有几个苏州的唯一。是苏州城南面唯一的太湖之水进入口,是苏州城唯一的五个桥洞石拱桥,是苏州城唯一的东南屏障。"锁钥镇三吴下饮长虹规半用;支条钟五水远通飞骑扼全湖"这幅桥联就是如实地说明了这些道理。

《吴邑志》所载:"跨齾塘者有五龙桥焉,离盘门五里,在塘半途,东通宝带桥,西通跨塘,乃郡南之关钮也。设险于此,则北可以屏捍盘门,而新郭、仙人堂、胥泾诸近地亦不至罹屠戮之惨矣。"。

澹台灭明是春秋时鲁国人,本是孔老先生的学生,由于长得丑,不得老夫子的重视。于是远走他乡,来到苏州结庐修学,让老夫子后悔犯下了以貌取人的错误。今天叫澹台湖的地方就是当年结庐的地方下陷而成。

京杭大运河在澹台湖分为东和南两路,向东一路擦过独墅湖,再转向南汇入镬底潭。

独墅湖因宋朝时期的一次大地震而形成。

镬底潭出了斜塘就鲜为人知,但这个与长江水系相通的淡水湖泊,数十年来却是斜塘渔业村最重要的"根据地"。

镬底潭日出

崧泽道院又名高垫庙,始建于明朝;道院四周有河湖环绕,林木茂密, 隔绝开来如同一座小岛。虽处闹市,却能取静,俨然一方净土。

同里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自宋代建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镇区内始建于明清两代的花园、寺观、宅第和名人故居有数百处,"川"字形的15条小河分隔成七个小岛,而49座古桥又将其连成一体,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

同里属太湖水系的一部分,进入同里的客水主要是太湖来水。太湖来水分西、北两路进入同里境内,西由江南运河,主要经七港河、方尖港、大窑港、通井圩港、潘河港、王家浜进入同里境内。北由吴淞江,主要经长牵路、张塔港、乌浦港、后浜、竖头港、圣堂港进入同里境内。来水过境同里后,分东、南两路出境,东路经白蚬湖注入淀山湖,南路由南星湖经牛长泾注入太浦河。

垂虹桥,始创于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原为木桥;德X元年(公元1275?)毁于兵乱,同年重建为85孔。元代大德八年(公元1304)增建至99孔,不久桥又塌塞五十余丈。直至泰定二年(公元1325)始由知县张显祖易木为石,改建为联拱石桥,全用白石垒砌,长500多米,设72孔。垂虹石桥的建成,消除了苏杭驿道的最后一个险要大渡口。自此商贾云集,墨客聚会,吴江成为车船之都会。

"插天带东势嵯峨,截断吴江一幅罗。江北江南连地脉,人来人往渡天河。龙腰撑云渔舟去,鳌背高驰驷马过。桥上青山桥下水,世人曾见几风波。"

"横绝中流倚画桥,晴虹千丈影迢迢。月随秋色天涯尽,心伴湖波日夜摇。"

每当皓月当空,垂虹桥笼罩在夜色之中,别有一番意境:"垂虹桥下秋水清,垂虹亭上月初明。"

吴江古纤道始筑于唐元和五年(810),旧称"九里石塘",原运河古纤道从苏州一直可连接到浙江,但如今江南运河的纤道仅存吴江这一段了。

江南水乡平野阔,河道两旁常常有一些供拉纤人走的路,叫"纤道"。如今,大运河江南段400公里长的河道两侧,保存下来的古纤道只剩吴江的一段。这条3米多宽、既是纤道又是驿道的元朝遗存,与运河构成水陆并用的交通要道。

平望小九华寺始建于唐代,重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616年),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莺脰湖畔,四周环水,只有一座伟岸挺拔的安德桥相连。过去在小九华寺对面还有一座美丽的暮虹桥做伴。红墙碧波、晨鼓暮钟、橹声梵音不绝于耳,不失为一块佛教宝地。小九华寺面对莺湖,莺湖是杭嘉一带的名湖,它与嘉兴南湖、杭州西湖齐名。曾引来不少文人雅士吟诗作画,如白居易、李白、杨万里、陆龟蒙都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小红吹箫工唱歌",就是在这一带留下的名句。《水浒传》、《醒世恒言》等名著都有此湖的记述。

苏州吴江平望镇南靠莺脰湖,故亦称"莺湖"。镇内河道纵横,江南水乡城镇特色甚浓。清道光二十年《平望志》记载:相传隋唐以来,此地淼然一波,居民鲜少。自南而北,止有塘路鼎分于葭苇之间,天光水色,一望皆平,此平望之所以得名。 莺湖景色动人,故不少文士词人来平望游莺湖,步頔塘,吟诗作词往来不绝,因而平望古迹较多。平望景物,宋时有荻塘柳景、禅院荷风、平湖秋月、仙矶晴雪四景。明时有莺湖夜月、殊胜晓钟、溪桥野店、远浦归帆、驿楼览胜、頔塘跃马、桑磐渔舍、元真仙迹八景。

平望镇是军事要地,自古以来素有驻军防守。早在宋代建炎三年(1129年),建都杭州。平望遂为三辅要冲,驻重臣镇守,设巡检一员,官从九品,率士兵若干,掌士军招填,教习之府令,以巡防捍御盗贼。当时巡检司署设在安德桥北堍,司前街的东首。

安德桥亦名平望桥,西通荻塘,东连古运河,农舟商船,日夜不绝。桥下水道为莺脰湖的泄水主道,因此水势很是湍急。桥初建于唐朝大历年间(766~779年),南宋淳熙年间、明成化年间、清朝康熙、乾隆年间数度重建,现存之桥为同治十一年(1872年)由当时的水利工程总局重建。

平望因水陆交通发达,古运河、頔塘河在此交汇。晚清平望开始有机动轮船过境,大多是公务官长往来所用,也有丝商雇用往来于苏州、湖州、上海之间用于商贸。由于司前街的特殊地理位置,在街的西首沿頔塘河边建起了码头,方便来往轮船停靠。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正式建立了轮埠。当时,平望有震昌、招商、戴生昌等3家轮船局,均傍着轮埠进行货物的集散储藏。后来,随着大运河改道,轮埠搬迁,頔塘也趋于寂冷。

现江南运河从苏南入浙江,分有东、中、西三线。东线是古运河线,从平望经嘉兴、石门、崇福、塘栖、武林头到杭州;中线从平望,经浙江乌镇、练市、新市、塘栖、武林头至杭州;西线从江苏震泽入浙,途经南浔、湖州、菱湖、德清、武林头至杭州。

阅读 1183 投诉文章

热门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