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江堤

 拙诚轩主 2021-11-18

  今天的苏州市吴江区,原是吴江县,座落于太湖淤积平原西缘。隋唐两朝,开凿大运河时,吴江境内松陵至平望段,基本是利用太湖东缘水面疏浚而成。唐元和五年(810年),苏州刺史王仲舒整修境内驿道时,在吴江城三江桥以南的茫茫太湖水面上筑起九里土堤,以通驿道,并利纤挽(兼作行船拉纤步道),因地处古吴淞江(旧称吴松江)口,此九里土堤时名为“松江堤”。

        “松江堤”东侧为大运河(京杭大运河),西侧为万顷太湖,两边夹水,风吹浪打,虽屡经修葺,却总是受损。宋庆历八年(1048年),乃增石修之 ,有所改善,如遇大汛,仍易垮塌,好在地方官员调民力,屡塌屡垒,驿道大多时间能保持畅通。

          元朝至正六年至七年(1346-1347),更以巨石重筑“松江堤”,单块巨石重达数吨,总长仍为九里,并开水窦136处,以泄太湖水势,因吴江土著习惯把驿道称为“官塘”,县志将其记为“至正石塘”,又称“九里石塘”。经明清两代数度修治,至正石塘的驿道功能得以保全。

         此驿道往北,跨宝带桥进苏州城,往南经平望安民桥分岔两个方向,往南去嘉兴,往西到湖州,是旧时标准的“国道”,吴江县在三江桥、平望设有驿站或急递铺,供过往的官员、官差歇脚、就餐、住宿,也为运河里运送官员的官船提供必要的服务。驿丞为九品官员,统领驿卒若干,备有马匹若干,在责任路段内,为朝庭和各地方官府传递公文。

          民国年间,官府的人员和公文往来大多依靠轮船。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苏嘉湖公路修通,古驿道的“国道”功能彻底不存,沦为单纯的运河纤道,并逐年坍塌荒废。

         1980年,残存的、断断续续的“至正石塘”,以“运河古纤道”的名目,被吴江县列为县级文保单位。1984年,分南北两段修复1500米。2006年,“运河古纤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四年前,修通南北两段间的300米,全长约1800米。现存驳岸的巨型青石即为元代遗存,还存2座古驿道桥,南为'三山桥',为梁式五孔桥梁,花岗石砌筑。北为'南七星桥',为梁式六孔桥梁,花岗岩砌筑。1995年重建北七星桥为改梁式为拱形三孔,花岗石砌置。经目测,驿道、桥面宽约3米,与同一条古驿道上的苏州宝带桥桥面宽度应该一致。

       自唐代筑“松江堤”后,原是太湖湖湾的庞山湖与太湖水面被隔离,庞山湖也逐渐淤积变浅,民国年间被围垦。此堤建成后,太湖水也一改经庞山湖注入吴淞江东去大海的习性,改由经垂虹桥注入吴淞江。又因“松江堤”的阻挡,此处太湖水势变缓,加速了堤西淤积成陆,吴淞江主源头也改道吴江城北花泾港,吴淞江与黄浦江在上海的主次地位发生了改变。至今太湖水线已西退十里,成陆的土地以前种粮、池鱼,如今是吴江崭新的城区。这些水陆地貌的演变,让我们感受何谓“沧海桑田”!

           不知何故,今人把古驿道的此段叫成“运河古纤道”,今人应需知,拉纤步道只是古驿道的附带功能,用“纤道”命名,似有以偏盖全之嫌。如果申报文保项目时,用“松江堤”,或者用“至正石塘”,那怕是用“九里石塘”之名,要风雅许多,会包含更多的文化内涵,也会引来更多的人来凭吊怀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