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亚迪深度曝光三大“世界级”汽车电子技术

 白鹿阁 2014-02-06

  遥控驾驶、双向逆变式充放电、DMⅡ双模混动技术   

  中证网讯 1月10日,比亚迪以“科技·驭领非凡”为主题的世界级技术解析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公司董事局主席王传福及其他两位相关事业部负责人,就遥控驾驶、双向逆变式充放电、DMⅡ代技术进行深入解析,对公司掌握的全球领先的“绝活”做了一次“大起底”。

  DMⅡ混动技术:让新能源车更快、更省、更环保      

  在当天的技术解析会上,比亚迪展示的DMⅡ代双模混动技术以及概念车——秦,成为一大亮点。

  公司总裁王传福表示,在DMⅠ代技术(搭载于F3DM)基础上,比亚迪对DMⅡ代混合动力系统进行了一系列技术优化改进。首先,动力性能大为提升,采用高电压、高转速电机(110KW)+高密度、高电容比最新动力电池单元+1.5TID黄金动力组合;改集成式动力电池管理系统(PBMS)为分布式动力电池管理系统(DBMS),进一步提升电池的能量管理效率,同时达到轻量化的设计要求;对电控系统的各主要零部件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升其效率,降低能耗。

  “相对于Ⅰ代,DMⅡ代动力更好,节能环保,非常实用,真正实现了‘快、省、绿’。这也使得比亚迪的新能源车推广更快了一步。”王传福说。

  数据显示,在混合动力模式下,110kW电机和1.5TID黄金动力组合共同驱动车辆,“秦”的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达到223kW和440N?m,0到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6.9秒。此外,“秦”的百公里综合费用折算仅16元,相当于2升油的费用,在纯电动模式下排放为零。

  据王传福透露,代表车型——“秦”将在今年6月份上市。   

  遥控驾驶技术:

  开创“无人驾驶”量产车先河

  来自比亚迪第十五事业部的总经理邹财松,向媒体展示了公司掌握的遥控驾驶技术,并对相关工作原理做了深入浅出地说明。

  据邹财松介绍,遥控驾驶技术是将智能钥匙系统、仪表板配电盒、电子转向、电子油门、DCT双离合、电子刹车集成应用。在10米可视范围内,驾驶人在车外使用遥控驾驶控制器,可以安全操控车辆启动、前进后退、左右转向,控制车辆低速行驶。解决了窄道取车、窄道停车、窄道行车、遥控启动的难题。

  “比亚迪速锐是全球首款配备此项高端技术的量产车型,开创了量产‘无人驾驶’技术车型的先河。从市场反响来看,该车型上市三月销量就已破万,成为自主品牌中级车中月销量最快过万的车型。”   

  他指出,“遥控驾驶技术的关键和难点,在于实现信号的精准传输、遥控中的低速行驶、以及遥控转弯时方向盘的固定。为了保证高频遥控信号能够准确、连续地发出,确保车能收到指令。比亚迪采用优化采样算法来提高信号精度、采用适当的滤波方法去除干扰信号的影响、采用先进控制算法来提高控制效果,实现了在遥控的过程中,速锐的行进速度不到0.7公里/小时,比人步行还慢,非常安全。比亚迪还在EPS的软件实现上特别增加了方向盘锁止功能,来实现转向后转向盘的保持。”   

  他透露,今年将推出遥控驾驶的第二代技术,突破技术难关,实现转向、移动的同时操作。   

  双向逆变式充放电技术:

  让电动车充电更简单   

  比亚迪电力研究院总经理罗红斌则在解析会上对公司全球首创的双向逆变式充放电技术做了阐释。

  罗红斌说,双向逆变式充放电技术是比亚迪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研发成果。集驱动电机、车载充电器、直流充电站三者功能于一身,既可把电网的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实现充电,又能把电池里的直流电反向变成交流电实现放电。   

  罗红斌说,双向逆变式充放电技术最大优点有二:第一,革新充电技术、充电设备投资几乎为零。“比亚迪双向逆变式充放电技术革新了现有各类外置式充电设备,直接集成于电机控制器,充电投资几乎为零,打破了电动汽车现有技术对充电设备的依赖局面,有效解决充电站带来的占地空间大、成本高、不利普及等缺点。”第二,充电标准简单化,适用全球各地电工标准。各地不同电压等级,单相、双相、三相交流电,比亚迪双向逆变式控制器均能自动适配,均可直接为车充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