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迟、五软

 我是谁让你猜 2014-02-08

五迟、五软

【概述】

    一、定义  五迟,是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退而言。五软,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脚软、肌肉软而言.

    二、发病情况

  1.发病年龄:五迟,一般说来,以3岁内是主要发病年龄。6个月至l岁的幼儿尤为多见。特别是未成熟儿,多胎儿以及生长过速儿出生3、4月后即可发生。

    2.发病性质;:五迟、五软是小儿发育迟缓为特征的特殊疾患,故其性质属虚属寒者多。

    3.预后:五迟、五软均属积弱之证,往往成为痼疾。故王肯堂在《证治准绳·幼科》曾云:“婴孩怯弱,不耐寒暑,纵使成人,亦多有疾……若投药不效,亦为废人”。

    三、命名 

    五迟、五软的命名,含有迟缓和痿软之义。关于五软的病名,在明·徐春甫《古今医统》云:“五软证名曰胎怯,即由父精不足,母血气衰而得”。将五软又名为“胎怯”。

    四、范围  本证包括现代医学的先天性遗传神经肌肉疾病,脑发育不全,脑性瘫痪等。

    【历史沿革】

    五迟一证,隋·《诸病源候论》中,有“齿不生候”,“数岁不能行候”,“头发不生候”’“四五岁不能语侯”的记载。宋·《小儿药证直诀》中也有类似五迟的论述,如”长大不行,行则脚软,齿久不生,生则不固,发久不生,生则不黑”。但未明确提出五迟的病名,而《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提及“心气怯者,则性痴而语迟,发久不生则不黑。心主血,发为血之余,怯则久不生也。心系舌之本,怯则语迟也”。指出了语迟、发迟与心之气血怯弱有关。明,《保婴撮要》认为小儿语迟与妊母受惊有关,如云:“心之声为言,小儿四、五岁不能言者,由妊母卒有惊动,邪乘于心,致心气不足,故不能言也”。清·《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将古代分述的各类迟证,归纳在一起,并冠以“五迟”之称。并提出了苣胜丹和菖蒲丸分别适用于发迟和语迟,迄今对指导临床实践仍具有一定意义。

    五软证,·宋代以前,多与迟证并论。迄至明·鲁伯嗣已将迟软分论,提出五软名称。《婴童百问·二十六问》云:“五软者,头软、项软、手软、脚软、肌肉软是也”.《保婴撮要》对五软提出了不同的内容和产生的机理。如云:“夫头软者,脏腑骨脉皆虚,诸阳之气不足也,项软者乃天柱骨弱,肾主骨,足少阴太阳经虚也。手足软者,脾主四肢,乃中州之气不足,不能营养四肢。肉软者,乃肉少皮宽,饮食不为肌肤也。口软者,口为脾之窍,上下龈属手足阳明,阳明主胃,脾胃气虚,舌不能藏而常舒出也”。清《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认为五软俗名“软瘫”,其中将头软、项软合称为头项软并增加口软一项,仍为五软。

五   

 

 

    本病的病因,是由于先天不足和后天失养两个方面而致,且互为影响。

 

    【病理】

    1.肝肾不足:立迟、行迟、齿迟;均属肝肾不足。因肾者主骨、藏精,精生髓,故为生长之本。齿为骨之余,髓之所养。肝主筋,筋束骨而运动枢利,肝藏血,手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步。由于肝肾不足,则筋骨失养,故见出牙不快,行立均迟。

    2.心血不足:发迟、语迟均属心气不足。因发为血之余,如气血两亏,血虚失养,故见发迟。心主言,语言为智慧的一种表现,心气虚弱,脑髓不充,则智力不发·达。

    【类证鉴别】

    五迟的临床表现:五迟是指小儿生理发育较一般正常为迟缓,如l、2岁还不能说话,2、3岁还不能行走。筋骨较弱,站立不稳,牙齿迟迟不出,头发稀疏萎黄等。五迟不一定五种并见,就是仅见到一二迟者,亦属病态。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辨轻重:行走不稳,囱门闭合软晚,出牙延迟,心烦睡眠不好,汗多,而无运动机能障碍者为轻证。若筋骨瘦弱,不能站立,头发细黄稀少,不能言语,身体瘦弱,精神萎靡不振,则为重证。

    二、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原则,以培补肝肾,或补心养血为主,此外,宜配合其它疗法,对病情恢复有一定的作用。

    三、证治分类

    (一)肝肾不足            

    症状:坐起、站立、行走、生齿等,均明显迟于正常同期年龄小儿。甚至4—5岁者,尚不能行走,亦有10岁左右行而不稳。平素活动甚少,容易疲倦,故喜多卧,面色不华,神倦无力,舌苔薄白、舌质谈,指纹色淡。

    【证候分析】:

    立迟、行迟、齿迟——肝肾精血不足,不能营于筋骨。

    神倦乏力,疲惫多卧——肾精不足。  

    面色不华——肝血虚衰,不能上。荣于面。

    舌苔白质淡,指纹色淡——为气血俱虚之象。 

    【治法】:补肾养肝。

    【方药】:加味六味地黄丸。

    【方解】:熟地、山萸肉,滋肾养肝:山药、茯苓,益脾补肾;泽泻、五加皮,渗湿利水;丹皮,清热凉血:鹿茸,补肾壮阳;’麝香,通窍利关节。

    加减:气血不足者加黄茂、人参、当归、白芍补气养血:先天禀赋不足者加杞子、紫河车补肾生精;阴虚精亏者加龟板、金樱子、女贞子滋肾填精,·神烦不安者加琥珀、龙骨、牡牡镇静安神;多汗者加浮小麦、牡蛎、麻黄根敛汗。

    (二)心血不足 

    症状:智力不聪,神情呆滞,语迟发迟,肌肤苍白,食欲不振,。大便秘结,舌光无苔,指纹色淡。

    【症候分析】

    智力不聪,神情呆钝——心主神明,心气虚弱,脑髓未充,则神气不足。

    语迟——心之声为音,心气不足,神窍不利,故年龄而不能言语,或虽语言而不清晰。

    肌肤苍白——心血不足,不能华色。

    发迟——发为血之余,血不足则不能充养,故发稀疏而萎黄.

    舌光纹淡——亦为心之血虚气弱,不能鼓动之象。

    【治法】:补心养血。   

    【方药】:菖蒲丸。   

    【方解】:人参、麦冬,补心气养心阴;当归、川芎,补血活血;石菖蒲,宣气化痰,补五脏,通九窍,安心神,远志,祛痰开窍,安神益志,乳香,入心安神:朱砂,清心安神。

    四、其他治法      

    (一)单方验方  五加皮散:五加皮为末,粥引调下,.每次3克,  1日3次,用于腰脊脚膝筋骨弱而行迟者。

    (二)针灸疗法                  

    1.艾灸足两踝,每次3壮,每天1次,用于行迟。

    2,艾灸心俞穴,每次3壮,每日1次,用于语迟。

五   

【病因】多由先天因素所致,故本病的病因,大多责之于先天禀赋不足,也可因生后调护失宜所致。

【病理】                

    1.脾肾两亏:肾藏精,主骨,生髓,为生长之本。肾亏则精乏,骨弱,髓不充: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主肌肉,四肢、口唇。脾肾两亏放出现软弱无力。

    2.气血虚弱:气血虚弱则血脉筋骨肌肉失养。甚者血不养神。可引起神情呆滞,反应迟钝、一如白痴。

    【类证鉴别】

五软的临床表现  五软主要根据小儿失却正常发育而呈现一系列的软弱痿废之症状,如头项软弱倾斜,不能抬举,  口软唇弛,咀嚼乏力而流涎;手软下垂,不能握举,足软无力,不能站立,肌肉虚软,皮肤松弛,形体瘦削,智力迟钝等。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一)肾虚与脾虚  肾虚:表现为头项软而无力,不能抬举,东倒西歪,则属肝肾不足。脾虚:表现为口齿俱柔,唇薄乏力,咬嚼困难,则为口软;手软无力下垂,而懒于握举,则为手软;足软无力,而难于行步,则为脚软;皮宽肉弛,追体衰弱,则为肌肉软,皆属脾乏不足。

    (二)气虚与血虚  气虚:除五软症状外,伴有身体消瘦,面色萎白语言低微,四肢无力,自汗便溏,饮食不思,舌苔谈白脉象虚弱无力。血虚:除五软症状外,伴有肌肤燥热,面色萎黄,  口干烦渴,盗汗便秘,舌淡苔光,脉象纲数无力。

    二、治疗愿则:五软的治疗法则,主要培补脾肾。 

    三、证治分类

    (一)脾肾两亏

     症状:头项软弱倾斜,不能抬举,  口软唇弛,咀嚼乏力,常有流涎,手软下垂,不能握举,足软弛缓,不能站立,肌肉松弛,活动无力,唇淡苔少,指纹色淡。

    【证候分析】:

    头项软弱倾斜,不能抬举——头为诸阳之会,骨为肾所主,肾中元阳精‘气不能营注,则天柱软弱。

    口软唇弛,咀嚼乏力——唇口属脾,脾开窍于口,脾虚则口唇软薄,而咀嚼无力。

    手软下垂,不能握举,足软弛缓,不能站立,肌肉松弛,活动无力——脾主四肢、肌肉,脾虚则四肢肌肉痞软,手不能举,足不能立。

    纹淡唇谈苔少——为脾肾两亏之象。

    【治法】:健脾补肾。   

    【方药】:补肾地黄丸合补中益气汤加减。

    【方解】:补肾地黄丸:六味地黄丸,补肾益精;牛族,补肝肾,强筋骨,散瘀血;鹿茸,填精益髓,温肾壮阳,强筋坚骨。

    补中益气汤:人参、黄芪、白术,’补益中气;当归,补血和血;.柴胡、,升麻,升下陷之气,脾以升为健  陈皮、甘草,理气和中: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加减:手软甚而不能举者可加桂枝、姜黄使药力达其病所:脚软甚者加杜仲、川断以强筋壮骨;汗多者加龙骨、牡蛎、五味子以敛汗潜阳;睡眠不安者加酸枣仁、钩藤以镇静安神。           

    (二)气血虚弱

    症状:肢体软弱,四肢关节柔软,可任意攀翻,神情呆滞,智力迟钝,面色苍白,胶末不温,口开不合,舌伸口外,食少不化,唇白苔光,指纹色谈。

    【证候分析】:

    肢体软弱——脾虚则气血不足。

    神情呆滞,智力迟钝——气血不足,则脑髓不充。

    面色苍白——血不止荣。

    肢末不温——阳气不运。                       

    口开不合,舌伸口外而流涎——脾气虚弱,不能收摄津液。                  

    食少不化——脾虚不能运化。   

    唇白指纹谈——气血虚弱之征。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八珍汤。

    【方解】:四君子汤补气健脾,四物汤补血养心。

加减:胸闷纳呆者加枳壳、川郁金理气宽胸:汗出不已者加龙骨、牡蛎、麻黄根、浮小麦止汗。

    四、其他治法   

    (一)单方验方                    

    1.白僵蚕:研为细粉每次0.5克,一日2次。         

    2.褚实:补肾健脾,壮筋骨,充肌肉。每次2、3克,一日三次,宜久服。

    (二)针灸疗法                           

    1.针灸:大椎、安眠、哑门、陶道、百会、印堂、内关、合谷、足三里。每日1次。

    2.耳针:心、肾、脾、脑干、皮质下,隔日1次。

    3.穴位注射:足三里穴注射5%当归液,每次0.3、0.5毫升,隔日一次,20日为疗程。

    【预防与护理】

    1.加强卫生宣教工作,普及妊娠期、哺乳期保健常识和育儿知识。

    2.为防止五迟五软的患儿胸廓畸形加重,可令婴儿每日空腹时伏卧2、3次,使其头抬起,以开展胸廓。

    3.多晒太阳。

    【结语】 五迟为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五软为头项软、手软、足软、肌肉软、口软。五迟以发育迟缓为特征,五软以痿弱无力为特征,两者均为生长发育障碍所致的疾病,故证候往往相互参见。

    五迟五软的发病原因,有先天胎禀不足和后天脾胃失调两大致病因素。其病情表现有的为肝肾虚损,有的是心血不足,有的则脾肾两亏,或气血虚弱。在治疗上则宗“虚则补之”的原则,或滋肝补肾或补肾健脾或益气养血,及时治疗常可逐渐恢复,故本病难求速效,严重者预后不佳。

    【文献选录】《保婴撮要·五软》:“五软者,头项、手、足、肉、口是也。夫头项软者,脏腑骨脉皆虚,诸阳之气不足也乃天柱骨弱,肾主骨,足少阴太阳经虚也。手足软者,脾主四肢,乃中州之气不足,不能营养四肢,故肉少皮宽,饮食不为肌肤也。口软者,  口为脾之窍,上下龈属手足阳明,阳明主胃,脾胃气虚,舌不能长而常舒出也。夫心主血,.肝主筋,脾主肉,肺主气,肾主骨,此五者因票五脏之气虚弱,不能滋养充达,故骨脉不强,肢体瘦弱,源其要,总归于胃。盖胃为水谷之海,为五脏之本,六腑之大源也。治法必先以脾胃为主,俱用补中益气汤,以滋化源,头项手足三软,兼服地黄丸。凡此证必须多用二药,仍令壮年乳母饮之,兼慎风寒,调饮食,多能全形”。

    《片玉心书·形声门》:“行迟者何也?盖骨乃髓之所养,血气不充,则髓不满骨,故弱软不能行,此由肾与肝俱虚得之。盖肝主筋,筋弱而不能早行;肾主骨,骨弱而不坚,脚细者禀受不足,气血不充,故肌肉瘦薄,骨节惧露,如鹤之膝。此亦由肾虚,名鹤膝节,加味地黄丸主之”。

    《证治准绳·幼科》:“齿者,骨之所终而髓之所养也。小儿票受肾气不足,不能上营而髓虚不能充于骨,又安能及齿,故齿久不生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