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林湖秘色瓷

 我的图书73号 2014-02-09

  越窑青瓷是我国乃至世界瓷器发展历史长河中的“母亲瓷”,而“秘色瓷”则是越窑发展巅峰期的代表性产品,是考古和收藏界领域的一个特定用词。

    一、秘色瓷

    “秘色瓷”产生于唐中晚期的上林湖窑场。根据上林湖古窑址考古资料、法门寺秘色瓷(唐咸通年间)藏品的面世及笔者对众多实物标本的研究,可以大致表述“秘色瓷”的含意:唐五代宋时期上林湖青瓷产品中由朝廷直接征烧供皇室朝廷官用、外贡礼用及部分外销等用途的精品青瓷器。

    对“秘色瓷”,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探讨:

    1、秘色瓷的烧造时间:

    根据实物标本及相关窑口佐证,从唐中期(咸通十五年以前)开始,依照朝廷及当时上层士大夫的审美需求,上林湖众多窑场中的某座经常烧造朝廷用瓷的高等级窑场,率先试烧出了色泽滋润、釉色青黄、器型精细规整的青瓷器,并以此为标准开始小批量烧造朝廷特定用瓷(如祭祀、皇室御用、皇帝御用寺庙供养器物等),该窑场称之为“贡窑”。

    唐晚期时朝廷征用秘色瓷的数量增多,因而除了原有的贡瓷窑场外,一些制瓷技术较高、规模较大的窑场也开始依官府要求定批、量烧制秘色瓷。

    五代时继承秘色瓷烧制技术,并在工艺、产量上全面提高,发扬光大。

    北宋兼并吴越国后,仍然烧制了部分秘色瓷,但风格逐渐变化。

    2、秘色瓷的胎泥与装烧工艺

    秘色瓷的胎泥配料与普通青瓷器不同,唐晚期及五代早期,秘色瓷的胎色(烧成后)呈浅灰色,部分呈灰黄色(“黄秘色”器物),应当是在上林湖边就地取泥。

    秘色瓷的装烧具从粗瓷土匣缽逐渐改进为瓷土匣缽,当瓷土匣缽在普通民窑中使用时,产品以叠烧为主。而秘色瓷的坯胎装烧一般为单件,偶尔有放在叠烧件最上面位置的情况。

    唐晚期烧制秘色瓷上下合口匣缽的封口釉料与青瓷产品釉料相同。

    3、釉料、釉色

    唐宋时秘色瓷釉料与普通青瓷的釉料都属于碱性釉,但是秘色瓷釉料配制时更为精细,并且为降低烧成温度,获得青色(艾色)而略微提高了含铁量。少部分秘色瓷的釉料中还添加了类玛瑙物,实物标本在自然光源下呈现七彩耀斑。

    秘色瓷的釉色除了青黄、黄绿、青蓝绿(艾色)、青绿、青翠等外,在早期还创烧了“蜜蜡黄”釉(后世称作“黄秘色”),它是秘色瓷的一个品种,胎釉颜色相近。从实物标本看,“蜜蜡黄”釉千年之下依然细润光亮如新,胜似美玉。

    4、秘色瓷的器形与装饰

    在普通日用民用器的基础上按照贡瓷要求烧制各种器皿,并且烧造部分特殊的器物,如朝廷祭祀器、礼贡品等。

    秘色瓷的装饰手法有多种,主要有堆塑、镂雕、刻划、铭款、绞胎、釉下色彩等,如堆塑莲瓣纹、镂空脉枕、刻划龙凤纹、“官”“永”铭款、绞胎伏兽枕等等。

    二、秘色瓷的欣赏与集藏

    1、秘色瓷器的“珍稀度”

    一般来说,唐代秘色瓷实物较少而珍贵;唐晚期、五代初秘色瓷釉色呈现青蓝色(艾色)的比较高档;五代中晚期吴越国朝廷自用的器物和外销青瓷中少部分精品是秘色瓷的顶峰产品;北宋早期部分纹饰精细、釉色湖水绿的贡瓷也属于秘色瓷。其中法门寺秘色瓷藏品,首都博物馆所藏五代神仙会饮图注子,慈溪博物馆藏的三足蟾砚滴,宁波和义路出土的唐绞胎伏兽等都是秘色瓷精品。

    2、秘色瓷标本

    秘色瓷完整器稀少,并且法门寺秘色瓷藏品中的几件釉色也已损蚀。一般博物馆秘色瓷藏品的数量很少,不能够让众多收藏爱好者看到秘色瓷产生、发展的脉络和全貌,给研究秘色瓷带来一定的局限。但是秘色瓷的残器、碎片标本相对较多,能够让我们从多角度去研究欣赏秘色瓷,许多秘色瓷标本的釉色等方面超过了完整器,可以补完整器之不足。这方面可参阅《青瓷与越窑》《上林湖越窑》《上林湖唐宋青瓷标本图录》。

    集藏秘色瓷碎片标本,还要与它的出生地——古窑址的遗存物(瓷片、窑具)相比证,与它同时期的其他窑址标本相区别。

   

    唐宋社会已经久远,秘色瓷也远离我们而去。但珍稀的秘色瓷却是先祖留给我们的艺术瑰宝,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大力建设大文化城市的今天,更应该将它传承、发扬光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