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残瓷之家有钧窑一片

 我的图书73号 2014-02-09

 这件标本曾在本网论坛发表过一次,本意是想抛砖引玉,请藏友们发表各自的观点,交流学习,但网评不多,或许是因残片没能引起大家学术研讨的兴趣。现在发表在本专栏,阐述一些本人对该残片的研究学习心得,期望藉此能引起藏友们对自己手中残瓷(瓷片)的重视与研究。

  该瓷片是在钧窑址北宋文化层出土的,虽然不是馆藏品,但来源信息可靠,尽管已经是两半的,但合起来基本不缺肉,其可贵之处还有带大片紫红斑和绿苔,圈足施酱色护胎釉。不少玩家应该听说过这两句老话:“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钧瓷见红价值连城”,其实这两句话并非泛指广义的钧瓷,而是单指窑口正的宋代钧瓷,宋金元其它钧窑系窑口烧造的仿钧釉产品自然不包括在内了。

  经本人对此实物研究,该瓷片的胎骨、釉质、气泡、形制、修足以及圈足施酱色护胎釉的工艺,均具备北宋钧窑特征。因为这是一出窑就被判定不合格的次品,所以当时就被窑工摔成两半掩埋了。在宋代,成功的带红紫斑钧瓷很难烧,由窑址北宋文化层历年出土大量破碎钧瓷片可佐证。这些当时被当做垃圾掩埋的瓷片,在今天玩家的手里就成了宝贝,我们可以对瓷片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可以最近距离看到北宋钧窑瓷胎的真相,可以看明白釉质和红紫斑及绿苔的自然态,这比隔着玻璃橱窗看馆藏品看的更清楚、更明白,这对我们在实践中鉴赏北宋钧瓷是大有益处的。

  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曾经为朝廷烧造过不少精美钧瓷,因此两宋及元代仿烧钧瓷的偏窑口不少,业内称之为“钧窑系”,但仿品不叫“钧瓷”,而应该叫“钧釉瓷”,“钧瓷”是单指两宋钧窑生产的瓷器。钧窑窑址在古钧州境内(今河南禹县),故名钧窑。钧窑创烧于唐代,兴盛于北宋,经历南宋(金)至元代终止。以后历代都有仿造,尤其以清代仿钧釉瓷盛行。因仿品已经不是宋代钧窑烧造的了,所以业内称之为“钧釉瓷”,少数玩家不清楚这一点,还把清代仿钧窑烧造的产品误称为“钧瓷”。其它相关钧窑和钧瓷的情况,不在此赘述了,藏友们可以查阅相关文献和学者论述,学习掌握更多的钧窑和钧瓷知识,便于自己今后少“吃药”,不走宝。

钧窑残片图1

钧窑残片图1

钧窑残片图2

钧窑残片图2

钧窑残片图3

钧窑残片图3

钧窑残片图4

钧窑残片图4

钧窑残片图5

钧窑残片图5

钧窑残片图6

钧窑残片图6

钧窑残片图7

钧窑残片图7

钧窑残片图8

钧窑残片图8

钧窑残片图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