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三要”

 老刻刀 2014-02-09

养生“三要”
来源:《莫愁·天下男人》   来稿者:郑琳仙 周振  

-
  要因人而异
  
  42岁的文先生平时血脂偏高,一天他在某报看到一则健康知识称“每餐多吃茄子,可有效降低血脂”。于是,文先生照本宣科,餐餐进食茄子,不料出现了体虚的症状。后来文先生到中医院就诊后得知,自己是阴虚体质,茄子虽能通经活血,但是性寒,脾虚的人过多进食极易引起身体不适,不宜多吃。
  36岁的芳女士体弱多病,她看过一些养生书后,认为吃“固元膏”可进补,便大吃特吃,没多久她就出现了长口疮、流鼻血的症状。医生给芳女士检査后要求她立即停吃“固元膏”,原因是芳女士属于阴虚体热体质,多吃“固元膏”反而会上火。
  以上两个个案说明了同一道理:各人体质不同,养生方法也要因人而异。例如阴虚体热体质或热性疾病,可选用偏寒性的瓜果蔬菜类食品,如梨汁、藕汁、荸荠汁、西瓜汁等,用以清热、生津、止渴;而脾胃虚寒的人,则宜选用性偏温热的食品,以调节机体的平衡,如胡葱、生姜能通阳健胃,胡椒、茴香可治胃寒、胃痛等。而某些特殊人群适用的养生保健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
  
  要因地制宜
  
  有资料显示:40岁以上的都市白领患紧张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心脑血管及代谢方面异常的情况十分突出,尤其是用脑过度,已严重危及到这一人群的健康状况。因此,有养生健康专家提出了“因地制宜改善健康”的养生法则:
  一是因地制宜改变自身的生活空间。如在周末放下手中工作,约上三五好友同赴郊区,来上一场森林浴,放松身心。
  二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改善膳食。根据生活地区的不同,饮食调理的方法也应该有异:如生活在山区的人往往身体缺碘,应适当多吃些含碘食品;而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潮湿温和,适宜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西北地区气候干燥清凉,人体内容易堆积病邪,应多吃一些甘润养阴食品;北方地区气候严寒,应多吃一些辛辣、高热量食品;南方地区气候炎热,应多吃一些清淡甘凉食品。
  
  要应时而变
  
  中医认为,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必然会对人体脏腑、气血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养生必需应时而变。随着季节变化调整饮食,是传统养生法中的重要内容。
  春季万物萌生,阳气升发,应多食嫩芽类食物,如豆芽、麦芽、春笋、嫩韭菜、豆苗、瓜苗、菜苗等。
  夏季暑热炎炎,阳气浮外,汗出伤津,应多食甘凉清润的食物,如冬瓜、黄瓜、丝瓜、苦瓜、西瓜、马蹄、绿豆、薏米、赤小豆等。
  秋季气候干燥,宜多吃温润养阴之品,如南瓜、莲藕、莲子、百合、木瓜、淮山药、葡萄干等。
  冬季气候寒凉,人体阳气内收,应少吃寒凉之物,多吃温补扶阳的食物,如胡萝卜、生姜、花生、核桃仁、黑豆、大枣、粟子、羊肉、乌鸡、黄鳝等。
  养生应时而变,除了注意饮食之变外,在观念上也要吐故纳新。人到中年的彭京崇尚古人的饮酒养生,每到严寒时节,都会饮上几杯酒来御寒。可让彭京纳闷的是,毎次喝完酒后,他很容易患上感冒、咽喉发炎、肺炎等上呼吸道疾病。在询问医生后,他才知道,原来所谓的“喝酒御寒”并不可取。
  实际上,喝完酒后的身体发热只是酒精进入人体后造成的假象。这是因为酒精是一种易被人体肠胃吸收的物质,它在进入人体后,能刺激身体表面的毛细血管,使血管变粗,血流速度加快。与此同时,在酒精的作用下,人体肝脏等处储存的血液也会流到身体表面。由于血液是热的,大量的血液在短时间内聚集到身体表面,会使人感到热乎乎的。但这只是暂时的现象,由于受酒精刺激,血管不能及时收缩防止血液向外输送热量,身体的热量在大量丢失后,人又会感到冷。久而久之,这些人的血管灵敏度会下降,血管也会变粗。所以,想靠喝酒取暖反而适得其反。此外,其他一些广为流传的养生理论和方法,我们也千万不可生搬硬套。

摘自:《莫愁·天下男人》 原文链接是:http://www./plus/view.php?aid=3129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