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风雅苏州 2014-02-09

================  苏州传统文化 ================ 

苏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附图】 

目录 

端午节(苏州端午习俗) 
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古琴艺术 
玄妙观道教音乐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 
吴歌 
苏绣 
制扇技艺 
苏剧 
宋锦织造技艺 
苏州角直水乡妇女服饰 
苏州评弹 
桃花坞木版年画 
明式家具 
昆曲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江南丝竹 


午节(苏州端午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民间民俗传统节日之一。苏州的五月端午活动,历史悠久、全民参与、久盛不衰,内容极为丰富,集中展示了苏州地区非常有特色的民俗传统和历史文化传承。

    苏州端午节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吴国名将伍子胥。后随着苏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以纪念伍子胥为始的端午节逐渐演化成了苏州一年一度最为盛大的市民狂欢节,形成了一整套与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日常生产生活、经济特征、文化发展相对应的端午民俗活动。这些活动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四大类。一是围绕龙舟表演的大型市民活动;第二类习俗则表现着苏州人适应自然,改善生活的智慧,如采草药、挂艾叶、菖蒲等;第三类习俗则展现了苏州悠远的丝织文化和特有的服饰文化,如佩百索等;第四类习俗则与传承着苏州的饮食传统和文化。包粽子、吃端午饭是这类习俗中最核心的内容。

    苏州端午节的现状是,龙舟竞渡等大型市民活动在文革期间曾一度中断,近年来虽然有所恢复,但不成规模,其他习俗在老苏州中依然延续着,只是年轻人知道的越来越少了。及时挖掘、整理、和保护苏州端午节这一文化空间已显得十分迫切了,因为这对研究吴地的经济发展、文化特征、地域性格特质及强化文化认同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苏州端午节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传统民俗节日,蕴含着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凝聚着苏州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智慧以及追求祥和、安定、健康的社会生活的文化精神。苏州端午节文化空间的传承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


    御窑位于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镇御窑村。千百年来,这里的村民一直以烧窑为业,有着烧制砖瓦的传统工艺。

    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兴土木建造紫禁城。经苏州香山邦工匠的推荐,特派官员到苏州陆慕(现为陆慕)监制金砖。由于这里土质优良,做工精细、烧制有方、工艺独特,所产金砖细腻坚硬,“敲之有声,断之无孔”,遂被永乐皇帝赐封为“御窑”。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和天安门城楼就铺设着御窑金砖。

    金砖是大型方砖的雅称。据古籍《金砖墁地》记载:“是专为皇宫烧制的细料方砖,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之作金石之声称“金砖”。又因砖运北京的京仓,供皇宫专用,称之“京砖”,后逐步演化称“金砖”。

    御窑金砖黛青光滑,古朴坚实,它面平如砥象一方黛玉;它光滑似镜若一块乌金。敲击它时发出金属般铿锵之声。御窑金砖有着独特的制作工艺,非常繁复辛苦。工序多达二十余道,其中主要工序有选泥、练泥、制坯、装窑、烘干、窑水、出窑等。道道工序环环紧扣,一道不达,前功尽弃。

    御窑金砖是我国窑砖烧业中的一支奇葩,明清以来受到历代帝王的青睐,成为皇宫建筑的专用产品。到明代嘉靖时,金砖烧制进入全盛期,清朝末年以后,因战争连年,金砖生产时断时续,直至1984年才完全恢复生产。

    御窑金砖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用金砖铺地具有光润耐磨,愈擦愈亮,不滑不湿等特点,既可防止地下潮气上升,又能把宫殿衬托得更加雄伟壮丽,把豪宅古居装点得富丽舒适。

    御窑金砖是吴文化孕育的结晶,凝聚着御窑人的灵巧和智慧,使一块泥土“变土为金。”是我国民族建筑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北京故宫、天安门、苏州园林举世闻名,无人不知。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这些精美绝伦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设计和营造者呢 ? 以蒯祥,姚承祖等为杰出代表的苏州香山帮匠人,用超群的建筑技艺,在中华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苏州的香山位于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的太湖之滨,是有 2500 多年的历史,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香山地跨北纬 31`14'-31`18', 东经 120`22'-120`28' 。有香山,花墩,外塘,水桥,郁舍,蒋墩,陈华,舟山等108个自然村,人口17000 左右,占地面积约 40 平方公里。

    香山帮以木匠领衔,是一个集木匠,泥水匠,漆匠,堆灰匠,雕塑匠,叠山匠,彩绘匠等古典建筑中全部工种于一体的建筑工匠群体。由于香山帮古建营造工艺众多,并且十分复杂和漫长,所以不能一一予以详细介绍。

    香山帮是一个历史悠久,传承 2500 多年的建筑流派,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于汉晋,发展于唐宋,光盛于明清,衰落于民国。近几年来,虽然有些生机,但仍未摆脱濒危的困境。

    香山帮出了不少名流大师,如“塑圣”杨惠之和世界上第一架飞车制造者徐正明,最有盛名的当数蒯祥和姚承祖两人。

    蒯祥主持明皇宫三大殿,天安门和王府六部衙署的营造,发明创造了“金刚腿”。他被宪宗皇帝尊称为“蒯鲁班”,由此可见他对中国建筑的贡献之大之多了。

    姚承祖是继蒯祥之后的又一名香山帮建筑大师。现存的怡园里的藕香榭,灵岩山寺的大雄宝殿,香雪海的梅花亭都是他的作品。而他最大的成就和贡献,是一部记述香山帮传统做法的专著——《营造法原》。这本书被国人誉为中国苏派建筑的宝典。


古琴艺术
 

 
玄妙观道教音乐
 

     以玄妙观斋醮音乐为代表的苏州道教音乐,历史可追溯至西晋,属于正一派。它继承了古代“巫以歌舞降神,祝以言辞祷神”的传统,吸取了帝王庙堂仪典音乐、祀礼音乐等成分,还受到堂名音乐、江南丝竹、昆曲、吴歌等吴地文化的熏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深受群众欢迎,活动十分繁盛。明末清初,施亮生真人辑成的《斋天》等科书和嘉庆年间道士曹希圣重订的《钧天妙乐》,至今仍是玄妙观从事斋醮法事的规范。苏州曾涌现了不少著名乐师,他们或精于音律、善于编曲,或乐器演奏技艺精湛,或在经韵吟唱方面造诣深厚,在道乐界具有很大影响。清末民初,苏州道教趋于衰落,玄妙观的一些宫宇开始出租,部分道士改行谋生,但道教音乐在民众中的影响仍相当广泛和深入。

    苏州道教音乐与斋醮法事的演道过程是浑为一体的整体艺术。它包括器乐和声乐两大部分。器乐,主要有笛曲、鼓段和由两者连缀而成的套曲。演奏方式有“坐奏”、“行乐”。声乐,为道教的经韵,有旋律的为“韵腔”,包括“赞”、“颂”、“偈”、“诰”、“咒”、“符”等诸种形式。

    苏州道教音乐历史悠久,具有文化上的历史见证价值。 它结构完整、对比强烈、表现力丰富,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影响。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增多,苏州玄妙观音乐曾多次出国演出,获得好评。一些重大醮事活动,已是群众从事经济、文化、娱乐等社会活动的节日,为人们带来了生活的调节、精神的愉悦和心理的满足。也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随着道教活动的衰微,外来文化的冲击、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节俗民俗在生活中的淡化和观念的变化,技艺的青黄不接和传承主体的缺失造成人才的断层,目前苏州道教音乐的抢救、保护工作,形势严峻。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
 
 
    剧装戏具是戏曲演出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演出用品,它不仅能反映演员的身份角色和个性特点,而且能美化舞台、烘托剧情、渲染气氛 , 达到增强舞台效果的作用。

    苏州的剧装戏具制作可上溯至明代中叶,与当时南戏北调中最为典雅优美的“昆曲”相伴而生。从演戏需要“行头”到剧装戏具行业的产生和发展,与戏曲结下了近五百年的不解之缘。

    明、清以来,苏州一直是丝绸和棉布的主要产地,苏州的刺绣又以其技艺精湛而名闻海内,所以苏州剧装戏具的制作具备了全国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 19 世纪 30 年代,京剧界最负盛名的梅兰芳、程艳秋、荀慧生、尚小云四大名旦的全部剧装均在苏州定制。

    苏州剧装戏具门类齐全、品种丰富,图案独特、色彩雅丽,工艺细致、制作精良。,现全国仅有苏州能保持戏衣、盔帽、靴鞋、刀抢、口面、头饰六大类 1000 余个品种的制作,其中戏衣类 378 种,戏帽类 246 种,刀枪类 276 种,戏靴类 41 种,髯口头面类 79 种,头饰光片类 23 种。

    苏州剧装戏具每个品种的工艺均各有特点 , 每件制品迄今仍采用一件一制方式手工制作,而刺绣、成合、缝制由于色彩、规格不一,每件均需上下衔接、道道把关;各种图案的选用沿袭了传统历史表现手法和文化元素,在刺绣色彩上更具苏州水乡淡雅秀丽的艺术特色。以蟒袍为例,其制作工序就分为开料、绘画、配色、刺绣和成合五大类 28 道工序。

    剧装戏具包涵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她融入美术、刺绣、色彩、历史等各种文化和艺术元素,结合了造型、印绘、缝制、制革等多种工艺手法,形成了一门独特的、系统的手工制作技艺。剧装戏具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独立的艺术品,高档的剧装已被不少知名作为艺术品收藏。她使人欣赏到精彩纷呈的手工技艺,也使人了解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戏曲艺术,满足人们审美的想象和精神上的追求,她是源远流长的吴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的瑰宝。


吴歌
 

     吴歌发源于江苏东南部,苏州地区是吴歌产生发展的中心地区。吴歌是吴语方言地区下层人民的口头文学创作,主要依靠在民间的口口相传,代代相袭,是带有浓厚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韵文,吴歌的历史源远流长,《楚辞·招魂》:“吴歈蔡讴,奏大吕些”,魏晋南北朝时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时,将搜集到的吴歌编入了《清商曲辞》的《吴声歌曲》中,五言句式,多数是情歌,以《子夜歌》最具当时民歌的特点。明代,冯梦龙采录宋元到明中叶流传在民间的大量吴歌,用吴方言记录,辑录成《山歌》、《挂枝儿》,以情歌为多。句式上发展为七言,清代是长篇叙事吴歌的成熟繁荣时期,经书商刊刻、文人传抄和民间艺人的口传,保存了大量长篇叙事吴歌。五四运动前后,北京大学发起了歌谣运动,编辑出版了《歌谣》周刊,《吴歌甲集》、《吴歌乙集》、《吴歌小史》。 20 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吴歌得到了大量的搜集、整理、研究,特别是长篇叙事吴歌的发现、挖掘,和“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歌谣卷的编纂出版,使大量的吴歌得到了抢救性的搜集和保存。进入二十一世纪,又编辑出版《中国·白茆山歌集》、《中国·芦墟山歌集》、《吴歌遗产集粹》《中国·吴歌论坛》等几百万字的吴歌口述和研究资料。

    吴歌是以民间口头演唱方式表演,口语化的演唱是其艺术表现的根本方式吴歌是徒歌,是在没有任何的乐器和伴奏情况下吟唱的,吴歌类型大致有:引歌(俗称“歌头”长篇叙事歌称“闹头”)、劳动歌、情歌、生活风俗仪式歌、儿歌、长篇叙事歌等。山歌起源于劳动,吴歌的音乐形式一般分为两大类:( 1 )短歌,第一类包括短小的山歌,俗称“四句头山歌”第二类包括时调小曲,第三类包括一部分直接伴随着劳动歌唱的号子,( 2 )长篇叙事吴歌的音乐大体有采用短歌加以变化演唱。

    长篇叙事吴歌《五姑娘》,被誉为汉族民间叙事诗的重大发现。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曾有“卓越的发现,伟大的诗篇没”的题辞。随后又有《沈七哥》、《赵圣关》、《鲍六姐》、《卖盐商》、《孟姜女》等被相继发现,有的长篇叙事吴歌,有清末流行下来的少量抄本。

    吴歌在我国江南地区,特别是苏州地区历史文化传统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是中国民歌中一个独特的地方歌谣。吴歌对本土的历史文化传统有独特的见证价值 。 吴歌的演唱内容以口耳相传的形式,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口碑文献,是研究吴文化历史传统、民风民俗和吴方言土语最有价值的资料。吴歌自古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为古体诗歌开一代诗风,吴歌的许多音乐曲调成为了戏曲创作激发灵感的源泉作用。吴歌对活形态文化传统所具有的民俗研究独特见证价值和影响。 吴歌到今天仍保持原生态的艺术形态,更能见证人类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民间音乐艺术发展的历史痕迹,具有杰出的艺术见证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吴歌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纽带作用和影响巨大,已成为对外文化交流中了解苏州风土人情的重要手段。


苏绣
 
 
   苏绣技艺主要集中分布于市区与太湖之滨的镇湖。据《说苑》记载,二千五百年前苏州就已有刺绣服饰。宋代苏州刺绣有所发展,苏州目前最早的刺绣实物是从虎丘塔、瑞光塔中出土的刺绣品。明代,苏绣开始形成“精细雅洁了独特风格。其时刺绣欣赏品多采用文人画稿,代表为韩希孟的绣品。出现专为皇室御用的宫货货绣和商品绣,戏衣业由昆曲兴起而盛。清代,苏州被称为“绣市”, 有 3 个刺绣行业公所,绣庄 150 多家 , 四乡有绣工十万余人,刺绣成为众多家庭的副业。清末民初,苏绣艺术家沈寿创仿真绣。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绣名家杨守玉创乱针绣。解放后苏绣艺术大放光彩。但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近年来苏绣的传承面临危机。

    苏绣是一门古老的手工技艺。原料主要有底料和花线。工具有绷架和绷凳、绣针、搁手板。工艺流程包括设计绣稿、勾稿、染线、上绷、钉稿、配线、刺绣、下绷、装裱等。针法有九大类四十多种。在长期的发展中苏绣形成了独特的技艺术语和一套完整的绣法技艺体系。其中较为著名与独特绣种有双面绣、双面三异绣等。

    苏绣自明以来,大师辈出、佳作迭出,目前有确切传人并有重大影响的苏绣传承谱系可分为三大体系:以沈寿为第一代以仿真绣为主的传承谱系、传统细绣为主的传承谱系和以杨守玉为第一代以乱针绣为主的传承谱系。主要研究和传承单位有苏州刺绣研究所和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等。

    苏绣技艺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广泛性、完整性、系统性、拓展性、地方性、融合性、艺术性、严密性、灵活性等特征。

    保护苏绣技艺对保护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研究中国的传统刺绣技艺与工艺美术理论、保护中华丰富的服饰传统与服饰文化、苏州民俗研究与保存部分民俗及妇女研究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苏绣在清代以后不断从其他地区、民族的刺绣技艺中汲取营养,与湘绣、蜀绣、粤绣与苗绣等绣种相互融合,互相影响。二十世纪以后,苏绣技艺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代表在国际上多次获奖,获得广泛赞誉,并促进了国内国际工艺美术与文化艺术交流。


制扇技艺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扇子的国家,并逐渐传入日本和欧洲的许多国家。扇子的历史源远流长,它可上溯到远古的虞舜时代, 至少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苏扇可归纳为三大类:折扇、檀香扇和绢宫扇,统称为 “ 苏州雅扇 ” 。

    苏州折扇,南宋时便可自制,从明代开始有名,著名的“乌竹骨泥金扇”就以苏州所制者最佳。“吴中折扇,凡紫檀、象牙、乌木作股为俗制,惟棕竹、毛竹为之,称怀袖雅物。”尤其是,苏州折扇的扇骨制作以变化丰富和精工细致闻名。

    檀香扇是从折扇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而来的,以檀香木制扇, 散发天然香味。 苏州是檀香扇的发源地, 采用 “ 拉花 ” 、 “ 烫花 ” 、“雕花” 、 “ 画花 ” 工艺,扇面绘上山水花鸟景色,休闲雅致。 自 20 世纪初制作生产以来,以其独有的工艺特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宠爱。

    绢宫扇,主要有圆形、六角形、长方形、腰圆形等形状,绘以山水、花鸟、人物等画,也题有名人诗句,古色古香,极具观赏性。

    苏州雅扇集各种精湛工艺于一身,包括造型、装裱、雕刻、镶嵌、髹漆等等工艺。折扇和檀香扇、绢宫扇三大类别,各有千秋,做工精致细腻,历来是文人雅士不可或缺的掌中宝物。在扇子的一方小天地中精雕细琢,把吴地的山山水水、花鸟人物浓缩描绘,其精湛的手艺本身就构成了吴文化中绚烂多姿的篇章。


苏剧
 
 
    苏州滩簧俗称“苏滩”,对白南词。由南词、昆曲、花鼓滩簧合流衍变而成,其腔调最早与北方弦索流入江南形成之“新乐弦索”有关。南词作为一种素衣清唱的代言体戏文,既有别于宣叙体曲词的曲艺,也有别于舞台表演的戏曲,是苏州乃至全国范围内的一种特殊的艺术表演形式,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上世纪四十年代,苏滩艺术以化妆南词为过渡,逐步形成为江浙一带的一个新兴的地方剧种——苏剧。

    我国江、浙、沪一带是滩簧的发源地,目前尚存有“苏滩”、“常滩”、“锡滩”、“申滩”及安徽南部的“芜湖滩簧”等等。在诸多滩簧中,“苏滩”的历史最为悠久 , 是我国长江三角洲的一个大的声腔系统。苏滩作为对白南词或弦索调时剧,流传影响了全国的许多地方,并对周边的滩簧系统剧种及滑稽戏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滩演唱剧目分“前滩”、“后滩”两大类。前滩剧目大部分吸收昆曲,现尚存流传脚本有五十余种,二百多折。后滩曲目大多改编与仿作自滩簧对子戏或民间说唱,现存剧目一百余种。

    前滩音乐以 [ 太平调 ] 最为常用,是对白南词清唱代言体戏曲中运用最多的基本曲调,是对白南词在音乐上的独特创造。

    早期对白南词主要在堂会上演唱,演出形式,通常由班社艺人分别担任生、旦、净、丑等角色,三面围坐在长方桌演唱,并自兼伴奏乐器。

    由于对白南词其剧目大量移植于昆剧剧目,昆曲唱词加以通俗化,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咸丰初年,文人词客改编昆曲剧目为南词之风大盛,使当时的许多珍贵的昆剧剧本也因此保存在了苏滩的剧目之中。

    苏州滩簧历史悠久,传统深厚,资源宏富,它对苏州的传统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杰出贡献,因此抢救、保护迫在眉睫。


宋锦织造技艺
 
 
    宋锦,为宋代发展起来的织锦,因主要产地在苏州,故谓“苏州宋锦”。

    苏州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足,自然植被及人文景观等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著名的丝绸古城,为锦绣之乡,绫罗之地。唐宋时成为国内丝绸生产中心,明代时,苏州太仓浏家港即为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明清时期,苏州又有著名的苏州织造府,其宫廷织造和民间丝织产销两旺,素有“东北半城,万户机声”之称。

    苏州宋锦的渊源可追溯至春秋时,地处江南的吴国贵族已经在生活中大量使用织锦。历经各时代的发展,织锦工艺在北宋时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南宋时,苏州成立了作院,这时在苏州织锦中,出现了一种质地精美、工艺独特的新品种——苏州宋锦,除用于袍服衣着等服用外,还大量用于书画卷轴类工艺装裱之用,品种共有40多种。特别是装裱书画的应用,使这些美丽华贵的织锦与书画珍品一起得以保存。因此,后世谈到锦必谓宋,宋锦之名也就广为流传了。明清时宋锦织物使用范围扩大,特别是康熙、乾隆年间(1662~1795年)出现历史上的全盛时期。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极乐世界织成锦图轴”就是乾隆时期苏州生产的重锦,堪称稀世珍宝。宋锦业后受咸丰时太平天国战争影响,机织业蒙受重大打击,至同治、光绪年间重新复业,当时苏州城区尚有织锦机约300台。清未民初时又因军阀混战,宋锦业生产逐步萎缩,抗日战争前夕机台数继续减少至100余台,从此一蹶不振。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对传统手工织锦业进行改造,1956年组织成立宋锦生产合作社,1958年又与漳绒厂合并成立苏州宋锦漳缎厂,至1966年改组为朝阳丝织厂,生产以现代丝织品为主体。至1979年又改组为苏州织锦厂。

    苏州生产的宋锦,织工精细,艺术格调高雅,具有宋代以来的传统风格特色,与元明时期流行的光泽艳丽的织金锦、妆花缎等品种有着明显的区别,是一种以经线和彩纬同时显花的织锦,既继承了秦汉经锦的技艺,又继承了唐代纬锦的风格,集两者特色于一身。宋锦的类别,根据织物的结构、工艺的精粗、用料的优劣、织物的厚薄以及使用性能等方面,分为重锦、细锦、匣锦和小锦四类。传统宋锦的生产制作,工序很多,从缫丝染色到织成产品前后要经过20多道工序。

    其产品的基本特点是采用了经线和纬线联合显花的组织结构,应用了彩抛换色之独特工艺,使织物表面色线和组织层次更为丰富。这一工艺特征非但被后来的云锦所吸收,而且也一直流传到当代的织锦工艺上。在艺术风格上,以变化几何形为骨架,内填自然花卉、吉祥如意纹等,配以地色和谐,主花略加对比的色彩,使之艳而不俗,古朴高雅。基于宋锦具有上述诸特点,自宋代起,它便取代了秦汉时期的经锦、隋唐时期的纬锦,在宋、元、明、清蓬勃发展,可见宋锦有其杰出的历史价值,不仅是中国丝绸传统技艺杰出的代表作,更是苏州这座丝绸古城特有的优秀丝绸传统文化。在科学和艺术价值上体现为,织物结构上的突破、工艺技术上的变革、艺术风格上创新、生产技艺上的高超等,都充分显示了它独特的优越性和杰出性。

    对宋锦的挖掘研究和保护,目的是为了继承与创新,将宋锦优秀的技艺、独特的风格、厚薄适中的多彩结构,结合现代文明和社会需求,应用到现代生活中,如制作高档服饰品、室内和厅堂各类陈设品和书画锦匣的装裱、装璜等。相信随着人类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的提高,在高档消费方面,将会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
 

    苏州甪直水乡地区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使人们早在五六千年前就掌握了水稻的种植技术。千百年来,当地一代又一代农村妇女就是在从事稻作农业过程中,创造、 发展 了包头、大襟拼接衫、襡裙、襡腰、肚兜、衩裆裤、卷膀、绣花鞋等独特的甪直水乡妇女服饰。该 服饰主要分布在以甪直为中心的 360 平方公里的水乡地区,甪直镇的水乡妇女服饰款式最美,堪称代表。

    南京博物院原民族部魏采苹、屠思华等专家,于 1983 年以来对江南水乡吴地稻作生产地区的民俗服饰作了调查。研究认为,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是汉民族服饰的杰出代表,是吴地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劳动人民服饰,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文化内涵极其丰富。

    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的地方特色浓郁,传承性比较稳定。日常穿着的服饰随着年龄的不同,季节的变化,有明显的差别。按年龄可分为中青年妇女的服饰和老年妇女的服饰两大类。每一类又按季节分为春秋季服饰、夏季服饰和冬季服饰三款。此外,还有甪直水乡妇女礼仪服饰,主要分为婚礼服和寿衣两款。

    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顺应了稻作农业的需要,创造了拼接拆卸技艺;顺应了日常生活的审美情趣,创造了民间服饰显俏的视觉艺术。更令人惊叹的是 “ 白色 ” 的运用,使服饰色彩深中有淡,淡里有俏,俏中有艳。再加上拼接、滚边、纽绊、带饰和绣花等工艺的巧妙应用,堪称一绝。

    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反映了江南吴地历代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和积淀,并表现出本地区域民俗文化的风采,揭示出服饰的产生和发展是以实用的需要出发,又完全超越了实用的需要,反映了人类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实现了审美价值和审美情趣的和谐发展。

    2000 年 7 月,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参加了中国·昆明首届中国民族服装服饰博览会,荣获了最佳设计奖、最佳表演奖、优秀展品奖和优秀组织奖。

    2005 年,甪直水乡妇女服饰经专家咨询和评审委员会评审,并向社会公示,得到了苏州市民的认可。 6 月 13 日 ,苏州市人民政府颁发苏府 [2005]70 号文件,正式公布甪直水乡妇女服饰为苏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列入保护名录。


苏州评弹
 
  
   苏州评弹是运用苏州方言为主的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两个曲种的合称,发源于江苏苏州地区,形成于明末清初,盛行于江、浙、沪的长江三角洲一带。评话又称大书,只说不唱;弹词又称小书,有说有唱。四百多年的流传、发展,苏州评弹形成了“说、噱、弹、唱、演”和“理、味、趣、细、奇”为主要特点的表演体系,产生了几十种风格各异的流派唱腔。积累了一大批堪称精品的传世书目,拥有了专门的演出场所——书场,出现了一批知名艺人。

    苏州评弹是江南文化的一面镜子,是江南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苏州评弹除了具有文学性、艺术性价值,还具有语言学、历史学、民俗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价值。她不仅成为了汉语吴方言区的文化象征,也因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艺术积累,成为了中国民间曲艺的杰出代表。

    近年来,苏州评弹和许多民族民间传统艺术一样,遇到困难:听众锐减、书场萎缩、艺人大量流失。苏州市为弘扬评弹艺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构建“五位一体”工作格局,出台政策、投入资金,支持各评弹演出团体出人出书多演出,办好评弹学校培养优秀评弹接班人,筹建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举办各种会演、比赛,特别是已举办了两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等,促进了书目创作和传承人才培养。但面对现代多样文化的冲击,评弹艺术的保护和继承、弘扬工作,仍然形势严峻,亟须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桃花坞木版年画
 
 
    桃花坞木版年画始于明,盛于清雍正、乾隆年间,当时的苏州七里山塘和阊门内桃花坞一带,数十家画铺,年产量多达百万。作品流行于江苏各地,远销上海、浙江、湖北、河南、山东等,并远播海外。

    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画、刻、印分为三大谱系:在长期的创作、生产实践中,这些身怀绝技的老艺人各自摸索出了自己独特的劳动经验和一整套的特殊的工艺制作程序。

    桃花坞木版年画制作:一般为画稿、刻版、印刷、装裱和开相五道工序。刻版工序还包括:上样、刻版、敲底和修改。刻版的主要工具是“拳刀”,还有弯凿(剔空)、扁凿、韭菜边、针凿、修根凿、扦凿、水钵、铁尺、小棕帚等。套色印刷步骤:看版、冲色配胶、选纸上料(夹纸)、摸版、扦纸、印刷、夹水。

    桃花坞年画兼用着色和彩色套版,其技法继承了宋代雕版印刷工艺。形式以门画、中堂、条屏为主。题材多样,主要有如下几类:(一)、祈福迎祥;(二)、驱凶避邪; (三)、时事风俗;(四)、戏曲故事等。

    桃花坞木版年画,是苏州人民精神信仰、文化心理和对未来生活美好向往的理想象征。浓郁的江南特色和内涵隽永的艺术形式,曾被海外媒体誉为“东方古艺之花”。清代中期的“仿泰西笔法”现象,在中国民间艺术中也是独树一帜的。特别是,桃花坞木版年画对日本绘画艺术的贡献与影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变迁,作为年画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桃花坞木版年画正逐步走向濒临灭绝的境地,有待全力予以抢救、保护。


明式家具
 
 
   苏州“明式家具”,是指自明代中叶以来,主要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能工巧匠们主要用紫檀木、酸枝木、杞梓木、花梨木等外来进口木材制作的硬木家具,所以也称为“苏州明式家具”,简称“苏式” ,是苏州丰富多彩的传统手工艺品类之一。

    苏州明式家具,经过千锤百炼形成了“结构严谨,线条流畅,工艺精良,漆泽光亮”的特点,以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独树一帜。 ” 结构严谨 ” ,是指家具的构成都是靠卯榫工艺,注重结构的整体性及力的平衡;“线条流畅”,是指家具外观上主要以线条为主,很少雕饰;“工艺精良”,是指家具的制作从选料、配料、木工、打磨,漆工等每道工序均做工讲究,无懈可击;“漆泽光亮”,是指家具上漆均采用生漆传统工艺,通过十几道工序的精工细作,达到似漆非漆的效果。

    设计是明式家具制作的头道工序,不仅要设计家具的造型、还包括家具的结构、雕花纹样等,全凭设计师的独具匠心。

    木工制作即生坯制作,其基本过程除中途机械加工外,有划线、理线、装配、打磨四个环节。

    雕刻需按设计图样通过铲底 , 理顺边线 , 拉花、雕刻纹样等,做到跟脚清、花叶活翻、层次清晰、有立体感。

    漆工共有十六道工序。打生坯,刮面漆,磨砂皮,做颜色;上头胶漆,缕砂皮面漆;缕砂皮,揩漆;推砂叶面漆;推砂叶;揩漆等。

    明式家具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于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文明社会的发展,在人们日常使用的家具领域里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其完美性、合理性、实用性、装饰性在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在明式家具中,不论是椅子、茶几还是条桌、书架,其清秀的造型、匀称的比例、明晰的线条,充分表现了家具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气质;而其造型简洁、质朴,不仅富有流畅、隽永的线条美 , 还给人以含蓄、高雅的享受;它以结构部件为装饰部件,充分反映了天然材质的自然特性;精炼、合度和科学的卯榫工艺,更使其达到了尽善尽美。


昆曲
 
 
昆曲形成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宋、元以来,中国戏曲有南、北之分,南曲在不同地方唱法也不一样。元末,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为昆曲之雏形。明朝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的声律和唱法进行了改革创新,吸取了海盐腔、弋阳腔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箫、笙、琵琶的伴奏乐器,造就了一种细腻优雅,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通称昆曲。 

之后,昆山人梁辰鱼,继承魏良辅的成就,对昆腔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隆庆末年,他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这部传奇的上演,扩大了昆腔的影响,文人学士,争用昆腔创作传奇,习昆腔者日益增多,尤以歌妓为主。历史上有名的陈圆圆就会唱昆曲。于是,昆腔遂与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到万历末年,由于昆班的广泛演出活动,昆曲经扬州传入北京、湖南,跃居各腔之首,成为传奇剧本的标准唱腔:“四方歌曲必宗吴门”。 
 
 
明末清初,昆曲又流传到四川、贵州和广东等地,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昆曲的演唱本来是以苏州的吴语语音为载体的,但在传入各地之后,便与各地的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衍变出众多的流派,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昆曲腔系,成为了具有全民族代表性的戏曲。至清朝乾隆年间,昆曲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从此昆曲开始独霸梨园,绵延至今六、七百年,成为现今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传统的戏曲形态。 

昆山腔开始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到了万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并逐渐流布到福建、江西、广东、湖北、湖南、四川、河南、河北各地,万历末年还流入北京,到了清代,由于康熙喜爱昆曲,更使之流行。这样昆山腔便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 

学者研究称,“昆曲所代表的美学趣味虽然明显是南方的,尤其是江南地区的,但是其文化身份却并不属于一时一地,它凝聚了中国广大地区文人的美学追求以及艺术创 造。 

正是由于它是文人雅趣的典范,才具有极强的覆盖能力,有得到广泛传播的可能,并且在传播过程中,基本保持着它在美学上的内在的一致性。”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缂丝技艺自明代始,在苏州市区及周边的蠡口、陆墓、黄桥、光福、东渚等地广为流传,已成为苏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一台古老的木机、若干竹制的梭子、拨子等简单工具就能将五彩蚕丝线以“通经断纬”的独特技艺缂织成一幅书画艺术织物,内蕴吴文化清丽、温婉的地域风格。

    缂丝织物独有:色彩丰富、色阶齐备,图案花纹不分正反面的特色。在图案轮廓、色阶变换等处,织物表面象用小刀划刻过一样,呈现出小空或断痕,因此得名“缂(刻)丝”。

    南宋苏州缂丝业成就辉煌,对后世缂丝技艺的发展影响深远,明代则以宫廷御用缂丝龙袍及缂丝书画中的开相缂丝织品著称,清代出现了缂、绘结合的新技艺。

    20世纪60年代,以复制南宋的缂丝名作为起点,艺人们复兴了解放前濒危的缂丝技艺。至70、80年代,苏州先后成立了五家缂丝工厂,缂丝技艺空前发展:《双蝶?牡丹?山茶》和《寿星图》在传统缂丝基础上,作为双面全异的缂丝新品,被列为国宝级珍品,收藏在中国工艺美术馆内。

    缂丝作为最早用于艺术欣赏的丝织物,素以制作精良、古朴典雅、艳中且秀的艺术特点,被誉为“织中之圣”。同时由于经得起摸、擦、揉、搓、洗,又获得了“千年不坏艺术织品”之称,被公认为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特种传统工艺美术品之一:缂丝作品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历代精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多样的文献研究价值;缂丝技艺体现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价值;缂丝技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苏州缂丝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凝结了诸多艺术元素,与苏绣、宋锦等姐妹艺术互为营养,相互借鉴、启迪、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谱写了苏州工艺美术的繁荣,展示着内蕴深厚的苏州吴文化。


江南丝竹
 

   明代嘉隆年间,以魏良辅为首的戏曲音乐家们,在太仓南码头创制昆曲水磨腔的同时,以张野塘为中坚人物,组成了规模完整的丝竹乐队,传承方式以“口授心传”为主,用工尺谱演奏,由昆剧班社、堂名鼓手兼奏和江南丝竹专职班社进行传承。明万历末在吴中(苏州地区)形成了新的乐种叫弦索,这种弦索乐可称是江南丝竹在苏州发展的前身。它密切结合民俗活动,后正式定名为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在太仓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传统的技法中有“你繁我简,你高我低,加花变奏,嵌挡让路,即兴发挥”等手法,这种技法包涵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谦让、协调创新等深刻内涵,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能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它来自民间,植根民间,简便易行,容易推广,有重要的普及价值;江南丝竹乐曲丰富,聂耳把《倒八板》改编成《金蛇狂舞》风靡全国,刘天华改编创作的《变体新水令》也成了乐坛名曲,太仓吴利明、高雪峰根据《太子骑车》乐曲改编创作了《骑车去郊游》,荣获蒲公英奖银奖等等,说明它有很好的推广价值;江南丝竹的产生和延绵,对民族音乐史的研究,对戏曲、音乐、民俗、群众文化等各种学科的发展,都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小、细、轻、雅”的特征十分明显。

    至“文革”,班社均自行解散,至今, 70 岁以上的老艺人所剩无几,传统江南丝竹曲目传谱很少,日趋濒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