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植树造林的双赢模式

 shgwxj 2014-02-10

植树造林的双赢模式

  记者 张凤环 通讯员 杨万宁 肖郁圣
  
  在冬季植树造林工作中,冀州市北漳淮乡坚持“绿色崛起、生态振兴”的理念,规划建设了万亩林药生态观光园,目前一期3000亩的建设工作已经完成,另外2000亩的土地流转工作正在进行,今年春季可形成5000亩的园区规模,二期年底前即可全部建成。
  
  如此大规模的林业园区,为何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建成?探寻其建设历程,源于北漳淮乡始终坚持把“双赢”贯穿在植树造林过程的始终。
  
  抓住政策焦点,实现植树造林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双赢
  
  2013年11月22日,衡水市政府下发规定,对于规模达到1000亩以上林业园区给予每亩500元的补助。北漳淮乡是一个传统的农业乡镇,种植作物局限在小麦、玉米、棉花和辣椒,并且是一个多年来植树造林工作难以推动的乡镇,绿化覆盖率在全市处偏低水平。早在去年春季,该乡就按照法人农业、规模农业、科技农业、效益农业的理念,多方联系投资商,考虑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发展中药材种植。衡水市委、市政府林业园区建设的政策出台后,他们迅速与河北坤胜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进行了联系。
  
  北漳淮乡与坤胜公司到山东实地考察林药间作后发现,中药材喜阴,白蜡树可以为其提供阴凉,因为是2×6的间距,且白蜡树根系延伸长度较短,既可防沙固土,又利于中药材生长,同时,随着城市绿化工作的开展,白蜡树作为主要绿化品种有着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为此,双方迅速达成了建设10000亩林药生态观光园的协议。坤胜公司为发展林药生态观光园,专门注册成立了华康中药种植有限公司,由坤胜公司负责投资建设,乡政府负责组织协调土地流转。
  
  启示:植树造林形成良性长效的机制关键是要发展林业经济。北漳淮乡正是通过引进有实力的企业,紧紧抓住政策的支撑不仅一举解决了造林成本投入,更为关键的是通过植树造林,发展林药经济,找到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条有效途径。
  
  突破土地难点,实现公司与农户的双赢
  
  发展林药生态观光园,首要的条件是必须有成方连片的土地,必须把分散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集中起来。
  
  政府引导。北漳淮乡的北内漳村是衡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示范村,该村工农业基础比较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相对较少,又紧邻106国道。于是,该乡党委、政府决定从北内漳村的土地流转入手,带动周边村的发展。
  
  群众自愿。土地流转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农村老龄化形势变化的需要。该乡户与户之间的土地流转价格普遍在每亩300-400元之间,单独农户种地收益每亩年仅为1000元左右,这还是不算劳动力投入,但经流转,现在每户家庭每年每亩土地净收益就能达1000元,加上打工再挣钱,每年又可新增收入达5000元。通过村干部分别入户调查群众土地流转意向及流转期望价格,发现绝大多数群众对于有大公司出面成方连片承包土地有良好预期。
  
  市场运作。土地流转的价格最终还是由市场决定。该乡党委、政府及北内漳村班子从群众角度出发,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为最大争取群众权益,经北漳淮乡党委书记亲自与坤胜公司及村班子反复协调沟通后,最终确定了土地流转补偿标准为每亩800斤小麦,每年按国家保护价折合成钱款,且生态园雇工优先使用该村村民。
  
  村级服务。该地块涉及全村6个生产队177户968亩,村班子6个人每两人分包一个队,并逐门逐户,掰着手指头给百姓算经济账、算明白账、算长远账,仅两天就全部完成了土地流转。北内漳土地流转的成功,带动了与此相邻的南内漳、解村、黄庄总计近1500亩土地的顺利流转。同时,还带动起周边农户发展了1000多亩白蜡园。
  
  启示: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这么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关键是该乡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协调作用,只当中间人,乡与村全力配合搞服务,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以维护农民权益为核心,以市场运作的理念,引进了法人农业,通过公司的模式,使成方连片的土地流转得以实现,不仅解决了发展规模农业土地的制约问题,而且使群众从靠天吃饭中解脱出来,农民变工人,使老百姓真真切切地得到了实惠,实现了公司与农户的双赢。
  
  突出循环经济重点,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基础,发展高效的现代农业必须靠科技,以市场的理念来运作。华康中药种植公司专门聘请了有经验的经理,从山东、安国聘请了中药材种植专家5人,从选种、栽种、管理到收获,全程进行技术指导。该公司在规模化经营的基础上实施机械化作业,已投资200多万元订制了专门的中药材播种收割设备。同时,针对山银花、菊梗等中药材的生长习性,对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购置了移动喷灌设备10台(套),固定喷灌设施正在做详细规划。
  
  依托林药生态观光园,北漳淮乡吸引了总投资1.5亿元的东平千头奶牛场项目,该项目也建在北内漳村且与华康中药种植公司相邻,目前正在建设牛栏和挤奶厅。因运输成本等原因,中药材的茎叶收割后通常就是晒干后就地焚烧,但中药材的茎和叶是很好的饲料,添加到奶牛饲料中能起到预防疾病作用。目前,华康公司与东平公司已达成了回收协议。中材药收获时的茎叶由奶牛厂出资收割,仅此一项每亩可为华康中药公司节约收割成本30元,同时也解决了上千吨中药材茎叶处理的难题,产业链条的延伸融合实现了循环。
  
  同时,杨庄中药材初加工项目,厂房正在建设,明年即可投入运行;投资100万元的万安物流服务中心也已完成注册;中药材养生会馆项目也正在抓紧推进。
  
  启示:科学化的林药间作种植,实现了真正的效益农业。更为重要的是,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融合,初步实现了循环经济;规模化的林方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治理大气污染有着治本之效,一个万亩的林药生态观光园也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