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4年网络大过年

 zzm1008图书馆 2014-02-10

国学中的“礼”

中国人的“礼”:懂礼、习礼、守礼、重礼

中华有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所以被称之为“礼仪之邦”。礼仪在古代社会规范着人的道德和行为,也是文明的象征,是中华优秀的之一。礼仪在历史上被不断的修正、完善、继承和发扬。

什么是中国人的“礼”呢?

什么是中国人的“礼”呢?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礼是天地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所谓“礼以顺天,天之道也。”(《左传·文公十五年》)等。礼还成为文明与野蛮的界标,古人以礼分夷夏(即野蛮与文明),而不以血族分内外。礼是秩序,礼对社会秩序、上下尊卑关系有严格的规范。礼是典章制度,《周官》中的官制设计在古代一直是政府机构的主要蓝本。

为何要学“礼”重“礼”呢?

为何要学“礼”重“礼”呢?

《礼记·曲礼》有云:“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国学经典著作

《周礼》

《周礼》

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经济制度的一部着作,是古代儒家主要经典之一。[详细]

《仪礼》

《仪礼》

记载着周代的各种礼仪,共有一百多卷的《仪礼》是一部详细的礼仪制度章程。[详细]

《礼记》

《礼记》

内容广博,门类杂多,几乎包罗万象。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详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