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边塞诗人代表—高适

 崆峒樵隐 2014-02-11

唐代边塞诗人代表—高适

 
                                                                                   柴清玉
 
 
 
        盛唐时期边塞诗人众多,取得了辉煌成就,其中我对高适尤其敬重。高适(约702-765年),字达夫,原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少孤贫,爱交流,颇有游侠之风,后成为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当时“朝野通赏其文”,“每吟一篇,已为好事者称诵”,连杜甫都赞其“当代论才子,如公有几人?”(《奉简高三十五使君》)
 
 
        这位“才子”性格爽朗,胸襟开阔,为人仗义,而且志向高远,不仅在诗歌方面成就很高,而且在政治、军事方面才能卓越,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如此人才自然具有不以文才为意的资格,因此他可以“大笔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塞下曲》)这样一个豪壮之人,以“边塞诗”名留诗史实在是名至所归。
 
 
        《燕歌行》是高适的早期代表作:“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凝练的笔墨,描写了一场战争出师、失利、被困、结局的全过程。尤其结尾二句,抒发了诗人难抑的悲愤和深沉的感慨。
 
 
        高适笔下的边塞诗,并不完全是金戈铁马、大漠孤烟、血溅黄沙,也有边塞生活中舒缓明净的画面,请看《塞上听吹笛》:“霜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这里的“梅花”本指“梅花落曲”,诗人由此曲联想到梅花,于是在幽怨的月下,飘落在边塞的山水、戍楼之间的,似乎不再是幽怨的羌笛,而成了千万朵纷纷扬扬的梅花。而这梅,我理解该是白梅吧,再用一“满”字,想象奇美,境界全出,令人击掌。
 
 
        资料说流传下来的高适的边塞诗大约40余首,他既满怀抱国、立功的激情,写从军生活的艰苦,揭露边将的骄奢淫逸、不恤士卒和朝廷的赏罚不明,又希望停止残酷的战争,使边疆和平祥和,人民安居乐业,饱含忧国爱民之情,各种感情在胸中激荡,在诗中撞击升腾。
 
 
        高适的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并且有很强的现实性。《旧唐书》中有“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惟适而已”之语,这不仅因为在诗人中他的地位高,还因为他的诗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高适的前半生却十分落魄,少年孤贫,苦读以求,却在30岁赴长安应试中名落孙山,后来经睢阳太守张九皋举荐应举中第,也不过作了封丘尉这样的芝麻官,却又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弃官而去,又一次回到长安寻求机遇,后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一直到了安史之乱后,高适才得以脱颖而出,因屡有建言和平乱有功,仕途顺利,被任为谏议大度、淮南节度使……官终至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并有了高常侍之称。
 
 
        岁月流逝,沧海桑田,让人们敬重记住的不会是官位,而是人格、是成就。高适的人格是可称道的,性格是有魅力的,诗之成就是卓越的,人们会记住他就不足为怪了。让我们再来品读一遍他那篇广为流传的《别董大》(其一)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以如此真挚而充满信念的高亢之语以壮友人行色,岂能不感人肺腑。而高适此时并非春风得意,而是处于“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别董大》其二)的落魄之境。怀才不遇而和同处贫贱的朋友离别,出语仍如此昂然,真是云破日出之气魄!
 
 
        高适耿介、率真,具有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民主意识,在封丘县当芝麻官时就经常为此而迷惘痛苦:“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封丘作》)直到老年,他还向杜甫吐露心声:“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人日寄杜二拾遗》)说自己年老力衰还坐享俸禄,天下多事而自己无所作为,内心对到处漂泊的友人和百姓感到十分愧疚。如此沉郁的情怀,如此真挚的倾吐,难怪杜甫“泪洒行间,读终篇末”(《追酬高蜀州人日寄并序》)。这一点,就是一面镜子,即使在今天也会让一些“人民公仆”汗颜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