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笠翁对韵》 卷一 十二文 详解

 崤函古韵 2014-02-11

《笠翁对韵》详解版 卷一 十二文

     忧对喜,戚对欣。二典对三坟。佛经对仙语,夏耨(nòu)对春耘。烹早韭,剪春芹。暮雨对朝云。竹间斜白接,花下醉红裙。掌握灵符五岳箓(lù),腰悬宝剑七星纹。金锁未开,上相趋听宫漏永;珠帘半卷,翻僚仰对御炉熏。

  词对赋,懒对勤。类聚对群分。鸾箫对凤笛,带草对香芸。燕许笔,韩柳文。旧话对新闻。赫赫周南仲,翮翮(hé)晋右军。六国说成苏子贵,两京收复郭公勋。汉阙陈书,侃侃忠言推贾谊;唐廷对策,岩岩直谏有刘贲。

言对笑,绩对勋。鹿豕(shǐ)对羊羵(fēn)。星冠对月扇,把袂对书裙。汤事葛,说兴殷。萝月对松云。西池青鸟使,北塞黑鸦军。文武成康为一代,魏吴蜀汉定三分。桂苑秋宵,明月三杯邀曲客;松亭夏日,薰风一曲奏桐君。

【注释】

【二典】二典指《尚书》中的《尧典》、《舜典》两篇。《宋史·太祖记三》:“晚好读书,尝读‘二典’。”一作【五典】,孔安国《尚书传序》:“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

【三坟】传说是三皇之书。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书籍。(汉)孔安国《书经序》:“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炎皞遗事,纪在三坟,而年世渺邈,声釆靡追。”

【耨(nòu)】①古代锄草的农具。②锄草,耕作。

【暮雨朝云】指男女间的情爱与欢会。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白接】《世说新语·任诞》:“山季伦(山简)为荆州,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莫(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复能乘骏马。倒著白接?。”山简(253~312),字季伦,山涛第五子。白接,即白接?,当时一种头巾。后用来咏醉酒或醉态。如(唐)李白《襄阳歌》:“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即咏山简此事。

【掌握灵符五岳箓】道教传说,修炼到一定程度的道士,可以握三山五岳灵符,统领鬼神。箓,①图书、册籍。②道士画的驱避邪魔的符咒。

【腰悬宝剑七星纹】七星纹,宝剑上嵌饰的北斗图案,(南朝梁)吴均诗:”宝剑七星纹”。

【宫漏】铜壶滴漏,古代宫中计时的用具。(唐)戴叔伦《春日早朝应制诗》:“月沉宫漏静,雨湿禁花寒。”

【御炉】御用的香炉。(唐)柳宗元《省试观庆云图诗》:“抱日依龙衮,非烟近御炉。”(前蜀)薛昭蕴《小重山》词之二:“忆昔在昭阳,舞衣红绶带,绣鸳鸯,至今犹惹御炉香。”(宋)黄庭坚《乞姚花》诗之二:“乞取好花天上看,宫衣黄带御炉风。”

【类聚】《周易·系辞》:“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带草】相传东汉末年郑康成曾在不其城东南山中教授,所居山下生一种草,叶长尺余,十分坚韧,人们叫它作“康成书带”。

【香芸】芸香一类的香草。俗呼七里香。有特异香气,能去蚤虱,辟蠹(dù)奇验,古来藏书家多用以防蠹。(唐)杨炯《卧读书架赋》:“开卷则气杂香芸,挂编则色连翠竹。”(宋)刘克庄《鹊桥仙·庚申生日》词:“香芸辟蠹,青藜烛阁,天上宝书万轴。”

【燕许笔】(唐)张说封燕国公,苏颋(tǐng挺)封许国公,二人以文章名世,时人称为燕许大手笔。

【韩柳】唐代古文大家韩愈与柳宗元,为古文“唐宋八大家”之二家。

【赫赫周南仲】南仲是周宣王时的大将,他曾率兵击败侵犯周国的少数民族猃狁。《诗·小雅·出车》赞扬他“赫赫南仲,猃狁于襄(攘)。”赫赫,威武的样子。猃狁(xiǎn yǔn),我国古代北部的民族,即犬戎,活动于今陕、甘一带,猃、岐之间。

【翮翮晋右军】晋右军,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曾为右军将军,故有王右军之称。(唐)高适《途中寄徐录事诗》:“空多箧中赠,长见右军书。”翮(hé合),一作翩翩,风流潇洒的样子。

【六国】战国时,苏秦以合纵术说服了山东六国诸侯,佩六国相印,为总约长。

【两京】(唐)郭子仪率兵平息“安史之乱”,收复了长安、洛阳两京,后以功封为汾阳王。

【侃侃】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不慌不忙。《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贾谊】人名。(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为文学家兼政论家。文帝召为博士,超迁至太中大夫。曾上疏汉文帝,直切地指出汉王朝的危机,建议及早采取措施补救。因遭毁忌,出为长沙王太傅,迁为梁怀王太傅,后怀王堕马死,谊自伤为傅无状,年余亦卒,世人称为贾太傅、贾长沙,又称为贾生。其往长沙就任时,渡湘水作《吊屈原赋》以抒发哀怨;而于长沙王太傅时,见鵩鸟飞入屋内,以为不祥,而作《鵩鸟赋》,是楚辞到汉赋之间重要的辞赋家。著有《陈政事疏》、《过秦论》、《论积贮疏》等著名的政论文章。

【岩岩】威严。汉 蔡邕《司空文烈侯杨公碑》:“岩岩大理,惟制民命。”晋陶潜《读山海经》诗之十三:“岩岩显朝市,帝者慎用才。”清 许汝霖《赠汤宗伯潜庵先生》诗:“天子建文华,东宫开讲幄,岩岩师傅席,醇儒孰公若?”

【刘蕡fén】字去华,幽州昌平人。性沉健善谋,通晓春秋,常言古代兴亡诸事,有救世之心。827年,朝廷举贤良方正百余人,在皇帝面前对策。进士刘蕡于对策时慷慨直言、切中时弊,极力劝谏皇帝诛杀权奸、宦官,冯宿等为考策官,见蕡对嗟服,以为汉之晁错董仲舒无以过。但中宦当途,畏之不敢取。正人传读其文,有相对垂泣者。谏官御史为之扼腕愤发。执政反从而弭之。时被选者二十三人,所言皆亢龊常务,颇得优调。同时对策的河南府参军李邰谓人曰:“刘蕡下第,我辈登科,实厚颜矣!”疏请以所授官让蕡,不纳。令狐楚、牛僧孺皆表蕡幕府,授秘书郎,以师礼待之。而宦官深疾蕡,卒诬以罪,贬柳州司户参军,卒。李商隐有《哭刘蕡》诗。典出《新唐书·卷一七八·刘蕡传》。(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刘蕡下第千年恨,范丹守志一生贫。”

蕡㈠(fén焚),①杂草的香气;②草木果实繁盛貌;③通棼,纷乱;④姓。

㈡(fèi费)大麻的籽实,俗称麻子。

【绩对勋】成绩、功勋。

【鹿豕(shǐ使)】(1)鹿和猪。比喻山野无知之物。《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清方文《访沉昆铜村居》诗:“天寒且作鱼龙卧,地僻应同鹿豕群。”

(2)比喻愚蠢的人。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惜此女蠢若鹿豕,惟知饱食酣眠。”

(3)比喻好群聚的人们。《孔丛子·儒服》:“人生则有四方之志,岂鹿豕也哉,而常聚乎?”(清)钮琇《觚剩·酒兵》:“人生鹿豕岂长聚,客散天涯我归浙。”

【羊羵(fēn分)】相传春秋时鲁大夫季康子掘井,得一土缶,中有羊焉。以问仲尼,仲尼曰:“土之怪,羵羊也。”

【星冠】道士的帽子。(唐)戴叔伦《汉宫人入道》诗:“萧萧白发出宫门,羽服星冠道意存。”(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四折:“﹝你﹞为甚幺也丢了星冠,脱了道服?”(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道士星冠羽衣坐堂上,焚符摄妇魂。”

【月扇】团扇。形如满月,故称。语本(汉)班婕妤《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北周)庾信《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诗:“文弦入舞曲,月扇掩歌儿。”(唐)李商隐《拟意》诗:“云屏不取暖,月扇未障羞。”(宋)陆游《村居初夏》诗:“我有素纨如月扇,会凭名手作新图。”


【把袂(mèi妹)】袂,衣袖。把袂比喻把臂或握手。(南朝)梁元帝与萧挹书:“何时把袂,共披心腹?”(南朝梁)何逊《赠江长史别诗》“饯道出郊垧,把袂临洲渚。”

【书裙】:《宋书·列传二十二 羊欣》载:“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也。曾祖忱,晋徐州刺史。祖权,黄门郎。父不疑,桂阳太守。欣少靖默,无竞于人,美言笑,善容止。泛览经籍,尤长隶书。不疑初为乌程令,欣时年十二,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之。献之尝夏月入县,欣著新绢裙昼寝,献之书裙数幅而去。欣本工书,因此弥善。”后以书裙称誉人的书法,或指文人间的相互雅赏爱慕。(宋)苏轼《会客有美堂周邠长官与数僧同泛湖往北山》诗二首之二:”载酒无人过子云,掩关昼卧客书裙。”

【汤事葛】这是《孟子》中的一句。汤,成汤,商朝的第一个王。葛,汤时小国。传说葛伯不祀鬼神,汤曾帮助他祭祀,他反而抢掠了成汤,后来,成汤就把葛给灭了。

【说兴殷】说(yuè月),傅说,商代人。传说他是奴隶,为人筑墙,后来商王武丁发现了他的才干,举以为三公。在傅说的治理下,殷商兴盛起来。

【西池青鸟使】西池:传说西王母住在西方昆仑山的瑶池。《汉武内传》载,仙人西王母临降人间之前,先有青鸟飞来通报。所以后来诗词中多以青鸟为传达爱情信息的使者。如(唐)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李商隐《无题》诗:“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南唐)李璟《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词》:“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北塞黑鸦军】后唐李克用统领的守塞军队都穿黑色衣甲,号黑鸦军。

【文武成康为一代】文、武、成、康,西周初的四个王,史称是承平之世。

【三分】汉代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因刘备自称继承汉统,故蜀国又称蜀汉。

【桂苑】(1)栽有桂树的林园。《文选·谢庄月赋》:“乃清兰路,肃桂苑。”李善注:“桂苑,有桂之苑。”(北周)庾信《咏画屏风》之四:“逍遥游桂苑,寂绝到桃源。”王闿运《牵牛花赋》:“色暧暧其初分,澄桂菀之明苔。”

(2)指科举考场。唐黄滔《二月二日宴中贻同年封先辈渭》诗:“桂苑五更听榜后,蓬山二月看花开。”《廿载繁华梦》第二五回:“大人方进京堂秩,幼子旋攀桂苑香。”

【明月三杯邀曲客】曲,造酒的媒质。曲客,指酒友;另一说认为,酒也。(唐)李白《月下独酌》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松亭】松间之亭。(唐)赵嘏《送张又新除温州》诗:“凝弦夜醉松亭月,歇马晓寻溪寺花。”(唐)罗邺《冬夕江上言事》诗之五:“松亭尽日唯空坐,难得儒翁共讨论。”

【薰风一曲奏桐君】薰风,暖风。桐君,古琴名。因桐木可作琴,故以桐君为琴的代称。传说帝舜得五弦琴,作《南薰之歌》,有“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等语。(宋)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并涉颍诗二首》之一:“人生亦何须?有酒与桐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