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之173--宴梅道士山房

 虹72 2020-10-06

转:毕宝魁的博客

173--宴梅道士山房

孟浩然

林卧愁春尽,搴帷览物华。忽逢青鸟使,邀我赤松家。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译文】

闲居田园眼看春光将尽,我不免产生淡淡的闲适愁情。于是推开窗户,饱览一下户外那美丽的春景。忽然有一个小道童前来送信.是梅老道邀请我去饮美酒佳茗。来到道观,炼丹的丹灶刚刚开始生火,鲜艳的鲜桃花正在轻轻飘零。如果真能使童颜永驻,我将放量痛饮道家的仙酒,即使喝醉又有什么不行?

【注释】

[梅道士]孟诗中尚有《寻梅道士》、《梅道士水亭》等诗,可知为浩然好友。其人生平未详。    [帷]泛指窗帘床帘。    [物华]美好的景物。    [青鸟使]《山海经·荒西经》:“西有王母之山,…有三青鸟,赤首黑目。”郭璞注:“皆西母所使也。”《汉武故事》:“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王母至。有二青鸟如乌,夹侍王母旁。”后世遂用青鸟指传信的使者。    [赤松]古传说中的仙人。《列仙传》:“赤松子.神农时雨师。”    [丹灶]道士练丹药的灶。此当泛指道观中之灶房。    [流露]传说中仙酒名。葛洪《抱朴子·祛惑》:“河东蒲满有项曼都者,与一子入山学仙,十年而归家。家人问其故,曼曰:‘仙人但以流霞一杯,与我饮之,辄不饥渴。’”

【评析】

孟浩然写诗,往往是“遇思入咏”,兴来辄写,并不刻意求工,只用淡淡的笔触把这种真情实感表现出来。真实的感情,浑然轻盈的笔法正相吻合,形成一种语淡而情深的醇厚风格。本诗便充分体现了这一特色。  

全诗记述被梅道士所邀饮宴的过程,按时间顺序写来,有条不紊。首联写春光将尽而生闲愁,次联写应邀去山房做客。三联写山房中景物,尾联写饮酒之兴致,点明题目中的“宴”字。各联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因开轩而见来使,因来使邀而入山房,因入山房而见道家之生活情景,因环境幽雅,主人盛情而尽兴。连贯而下,脉络清晰。于此可见“遇思入咏”,浑然而就的特点。

诗各有境界,便有各自的术语和典故,要运用恰当,切人切地切时方妙。本诗所咏为道士生活,故用“丹灶”、“仙桃”、“驻颜”等术语以及“青鸟”、“赤松子”这类与成仙相关的典故。如把它移到表现其他人物或环境的诗中就不伦不类,这是需要注意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