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悠悠茶韵:中国古代茶文化

 平平平平 2014-02-11

原创:人间棋局(林一中) - 一中大语文 - 一中大语文
  

中国古代茶文化(提纲)

茶的历史

[西汉]《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三国]华佗《食论》:“苦荼(即茶)久饮,益意思。”

远古时代“苦荼”——秦汉茶饼——三国两晋:北方“酪浆”(牲畜的乳汁),南方“茗汁”(茶叶)

唐朝  陆羽《茶经》:起源、历史、栽培、采制、烹煮、器具、用水、品饮    “茶博士”  “茶神”

茶叶集散地:浮梁(今江西景德镇)、湖州   白居易《琵琶行》:“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宋朝以后,人们更加重视品味茶叶的香味,制作茶叶的技术显著提高,饮茶的风气越来越盛 。          

茶的艺术

一、制茶:

陆羽分茶为四类:“觕(cū)茶”、“散茶”、“末茶”、“饼茶”

“饼茶”是唐宋时煮饮的主要品种。制作饼茶七个步骤:采、蒸、捣、拍、焙、穿、封。

宋朝绝品“白芽”(每年只生产两三饼)

大龙团与黄金等价  “黄金易求,龙团难得。”

散形茶按发酵与否,可分三类:不发酵者为绿茶:苏州太湖洞庭山碧螺春、浙江杭州西湖龙井、安徽黄山毛峰、湖南洞庭湖君山银针、江西庐山云雾茶   

茶的艺术

发酵茶是红茶:安徽祁门红茶、云南红茶等(英国立顿红茶)

处于发酵与不发酵之间的是半发酵的乌龙茶:福建武夷岩茶、铁观音、大红袍等

明代以后,六大名茶,虎丘茶、天池茶、阳羡茶、六安茶、龙井茶、天目茶

茉莉花茶、玫瑰花茶  

茶的艺术

二、茶具

宜兴紫砂陶制茶具。起源于明代中叶,创始人:文人吴颐山的书童供春

三、水

陆羽:山水为上,江水居中,井水最下。

天下第一泉:镇江中泠泉               无锡惠山天下第二泉    

 《红楼梦》中写妙玉、宝玉、宝钗、黛玉等人在栊翠庵品茶。黛玉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juān)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四、煎煮

陆羽:茶只能煮三沸,否则便老不可饮;饮时要趁热连着喝,冷饮则香味淡薄。

宋朝:点茶  凤凰三点头

饮茶文化

宋元的饮茶游戏——分茶、斗茶

《红楼梦》 “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

刘鹗《老残游记》:“话言未了,苍头送上茶来,是两个旧瓷花碗,淡绿色的茶,才放在桌上,清香已竟扑鼻……端起茶碗呷了一口,觉得清爽异常,咽下喉去,觉得一直清到胃脘里,那舌根左右,津液汩汩价翻上来,又香又甜,连喝两口,似乎那香气又从口中反窜到鼻子上去,说不出来的好受……”

“茶如隐逸,酒如豪士。”

饮茶文化

饮茶与佛教:达摩的眼皮化为茶树为学禅者驱赶睡魔的传说     “茶头”   “茶禅一味”  茶堂  “晨钟暮鼓” “茶鼓”

饮茶与道教:羽化而登仙  [唐]卢仝:“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饮茶文化

明朝苏州四大才子唐伯虎、文征明、祝枝山和周文宾的联句诗   唐伯虎:“午后昏然人欲眠”——祝枝山:“清茶一口正香甜”——文征明:“茶余或可添诗兴”——周文宾:“好向君前唱一篇。”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每天晚饭后,夫妻两人点一支蜡烛,共同端坐在归来堂里煮茶,指着任何一本书籍,互相比赛记忆力:“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否,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饮茶文化

名茶与名人

浙江湖州紫笋茶——陆羽:“叶芽显紫,新稍如笋。”

李白茶诗——湖北荆州玉泉山的“仙人掌茶”

江西“黄孽茶” ——[宋]黄庭坚

“碧螺春” ——康熙皇帝(宋荦“吓煞人香”——“碧螺春”) 

马致远《陈抟高卧》旦角向陈抟老祖说:“我与先生奉一杯茶,先生试尝这茶何如?”陈抟称赞说:“是好茶也!”接着唱道:“这茶呵采的一旗一枪。来从五岭三湘,泛一瓯瑞雪香,生两腋松风响。润不得七碗枯肠”,夸奖这来自五岭三湘的名茶,喝得他通体舒畅。

富有特色的饮茶方式:福建、广东功夫茶,四川盖碗茶,湖南擂茶(茶粥),广西北部打油茶,云南盐巴茶,白族的三道茶(头苦、二甜、三回味:苦尽甘来),西藏酥油茶,蒙古奶茶。 

饮茶文化

茶叶与婚俗   “受茶”

《红楼梦》中王熙凤对林黛玉说:“你既然吃了我们家的茶,还不给我们家当媳妇?”   “三茶六礼”   “三茶”: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以及同居时的“合茶”

茶叶——丧葬习俗

《唐语林》  趣闻——郎士元,马燧 “马镇西不入茶”

悠悠茶韵——初识茶文化

      一、茶知识 

      ◎  茶的起源、历史 — 中国是茶的故乡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茶的故乡,当之无愧。有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经过多年,才逐渐见诸文字记载。

      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茶文化的全盛时期,社会上饮茶成为时尚,以茶为雅事,精心操作,还懂得用茶具之美来烘托茶味之佳.人们对茶的经验,经过长时期的积累,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大开来,茶艺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 中国十大名茶

      1、杭州龙井      7、白毫银针

      2、苏州碧螺春    8、武夷岩茶

      3、黄山毛峰      9、安溪铁观音

      4、庐山云雾      10、普洱茶

      5、六安瓜片

      6、恩施玉露

      ◎福建名茶— 铁观音:

      乌龙茶(青茶)中之极品,被评为全国名茶和世界名茶.铁观音既是茶树品种名,也是茶叶商品名.香高韵长,醇厚甘鲜,品格超凡,驰名中外,从民国5年(1916)以来多次在国内外获奖.被誉为"长寿茶"."青春健美茶"."茶类中之香槟酒"."最优美而诱人的天然果香"

      饮茶,传播的是人与自然的交融,给人以美的享受,启发人们走向更文明高雅的生活境界..

      ◎安徽名茶:

      名山出名茶。黄山历史上就盛产名茶,现今黄山茶叶很多,知名度也很高。享有盛誉的茶叶主要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松萝茶、祁门红茶、顶谷大方等多个品种。

      黄山毛峰

      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列,曾名“黄山云雾茶”,创制于清光绪年间,主要产于安徽黄山及歙县地区。黄山地区乃云雾之乡,长年云雾弥漫,“奇松、怪石、温泉、云海”乃黄山四绝。水气凝重,山风穿流,云雾奔、涌、升、降、飘、逸、明、灭,毛峰茶即在如此环境中诞生。

      开汤后雾气结顶,清香四溢,若惠兰之香,且冲泡后芽叶直竖悬浮,继而徐徐下沉。毛峰茶在茶凉之后,仍有余香,人称“幸有冷香”。有“轻如蝉翼,嫩似莲须”之说。入口爽,进嗓润,味甘为贻,余味深长,能振奋精神,消除疲劳。

      黄山毛峰以清明时节采制的最为香鲜。

      太平猴魁

      名列中国十大绿茶之列。属绿茶类尖茶,为我国“尖茶之冠”。

      尖茶特点是叶芽挺直肥实,两头尖而不翘,不弓弯、不松散。太平猴魁产于安徽省太平县猴坑、凤凰山、狮彤山、鸡公山、鸡公尖一带,其中以猴坑所产质量最为上乘。太平猴魁为尖茶之极品。

      “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的意境。 高香醇味,回味鲜甘,汤色清澈,叶底黄嫩。

      猴魁茶共分猴魁、魁尖、尖茶一至五级共七级,以猴魁为首。曾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 

      传说太平猴魁的来历有个故事:清未,南京太平春,江南春等茶庄,纷纷在太平产区设茶号收购茶叶加工尖茶,运销南京等地。江南春茶庄从尖茶中拣出幼嫩芽叶作为优质尖茶供应市场,获得成功。猴坑茶农王老二〈王魁成〉在凤凰尖茶园,选肥壮幼嫩的芽叶,精工细制成王老二魁尖。由于猴坑所产魁尖风格独特,质量超群,使其他产地魁尖望尘莫及,特冠以猴坑地名,叫“猴魁”。

      ◎中国的茶具:自古以来就讲究其完备、精巧、以“茶具”之美,烘托茶叶之佳。

      明清之后茶具讲究精工细作,装饰精美,世界闻名的有景德镇陶瓷和宜兴紫砂陶器系列。中国茶具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创新,艺术性增强,给人们带来了温馨愉悦的审美感受.

      ◎中国的茶室:由于每个地区的文化背景不同,早年都有代表各地区文化特征的茶馆,如四川以综合效用见长,苏杭以幽雅著称;广东主要与食结合;北京有京城气派,集各地之大成,文化内涵丰富。历史上有大茶馆、清茶馆、书茶馆、棋茶馆、茶摊、茶棚等,当代又有音乐茶室、茶吧、茶轩、茶亭小站等。

      厦门的茶馆 — 

      很讲究内外的装潢古朴、典雅,木线条格子窗,传统的宫灯、字画、瓷瓶、古玩、显得端庄、儒雅,服务员身着唐装,富有浓郁民族特色,很“中国”。

      国内有许多茶馆本身就是传播民族文化的地方,如北京的“老舍茶馆”演出京剧、杂技、相声等。

      二、品味茶文化(师生对话交流)

      对茶艺的理解:

      茶艺之本:茶性纯正,茶主纯心,化茶友之净纯。

      茶艺之韵:沏茶之细致,动作之优美,茶局之典雅。

      茶艺之道:人与人之和睦,人与茶与自然之和谐,系心灵之挚爱。

      传达的是纯雅礼和的茶道精神理念。

     

茶谚:1、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2、好茶一杯,不用请医家。

      3、客从远方来,多以茶相待。

      4、清茶一杯,亲密无间。

      5、无茶不成仪。

      6、早茶晚酒。

      7、神农遇毒,得茶而解。

      8、苦茶久饮,明目清心。

      9、壶中日月,养性延年。

10、好茶一杯,精神百倍。

      欣赏:从这些广为流传的民间谚语中可以看出来,茶与人们生活关系十分密切,生活中离不开它,它有益健康又增进友谊,陶冶情操。

      茶联:

      1、松风煮茗,竹雨谈诗。    

欣赏:在幽雅的环境中煮茶论诗,是一件多么惬意的雅事。

      2、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

欣赏:茶与书同样令人陶醉,可见它不仅是满足人们一种生活需要,它实在也是一种精神享受。

      1、 振兴古国茶文化,扶植民族艺术花。

欣赏:北京名茶馆的名联,道出茶文化的历史悠久与我文明古国相称。中国才是茶的故乡。

   咏茶诗……   

         野泉烟火白云间,

         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

         青溪流水暮潺潺       唐 灵一(和尚)

欣赏:诗歌中人贪恋山野自然之景,一杯香茗在手不忍离去,可见自然与茶的魅力。

中国茶道:

      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

      讨论:

      “喝茶”与“品茗”仅仅是说法不同吗?

      明确:俗—  前者是满足人的渴的需求,是一种生理上的物质需求。

            雅—  后者着重于精神,品味识香,增进友谊,愉悦身心,陶冶情操。

      品茗:需要创设一种氛围(幽雅环境)、一份好心情(平和心境)、泡茶的茶具、泡茶的过程、进入一种境界,举手投足处处透着文化气息。

      结束语:我们的祖国,是泱泱大国,礼仪之邦,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一个有着高雅情操的民族,自古以来,人们种茶、采茶、制茶、饮茶,方寸之间见精神。一杯清茶,传达的是友好、真诚、尊重等美好情感,希望同学们今后在礼貌待客的同时,再说上几句恰当的话语,表达我们真挚美好的感情,使我们这种以诚相待、讲文明礼貌的优秀民族传统得到发扬光大,使我们中华民族更有凝聚力。

 

 

原创:人间棋局(林一中) - 一中大语文 - 一中大语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