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方剂2

 学中医书馆 2014-02-12
洞天膏
【来源】《外科证治全书》卷五。
【组成】香白芷120克 木鳖子肉 蓖麻子仁 独活各90克 大黄90克 乳香 没药各60克 老葱1千克(洗去泥,风干后用)
【用法】上药八味,用麻油1.5升浸,春秋五日,夏三日,冬七日,以桑柴火熬至药枯,用绢将药滓滤去,将油复入锅内,熬至滴水不散遂离火,少顷,每用油500毫升,入黄丹<先炒透,研极细)180克(欲
...
洞天酥香膏
【来源】《千金珍秘方选》。
【组成】酒当归 酒熟地 杜仲 制苁蓉 炙黄耆 酒天冬 麦冬 五味子 高丽参 怀牛膝 鹿茸 甜杏仁 蛇床子 酒川断 紫霄花 盐菟丝 虎胫骨 谷精草 制香附 酒生地 制远志 制山甲 木鳖子 男子头发(洗净)各15克 大蛤蚧1对
【用法】上药二十五味,如法炮制,锉碎,用香麻油1.2升,同药入铜锅内,用
...
洞庭汤
【来源】《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五。
【组成】橘子500克(和皮称) 甘草 生姜 盐各120克
【用法】上药四味,一处捣烂,作饼子,火上焙干,为细末。每次6克,白汤调服。
【功用】理气健脾,温中和胃。
【主治】过食生冷,脾胃气滞,胸脘痞闷,呕吐食少者。
...
都梁丸
【来源】《百一选方》卷九。
【异名】芷弹丸(《普济方》卷四十五)。
【组成】香白芷(大块,择白色新洁者,先以棕刷刷去尘土,用沸汤泡洗四五遍)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多用荆芥点腊茶细嚼下。食后常服,诸无所忌,只干嚼咽亦可。
【功用】祛风散寒。
【主治】诸风眩晕,妇人产前产后,乍伤风邪,头目
...
都气丸
【来源】《张氏医通》卷十六。
【组成】熟地黄104克 山萸肉 干山药(微焙)各52克 牡丹皮 白茯苓(去皮) 白泽泻(去毛)各40克 五味子30克
【用法】上药七味为末,炼白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淡盐汤,临卧时用温酒送下。
【功用】补肾敛肺。
【主治】肾水不固,咳嗽滑精。
...
斗门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组成】干葛(去皮)15克 地榆(去芦) 甘草(炙)各60克 干姜(炮) 当归(去芦)各30克 黑豆(炒,去壳) 罂粟壳(去瓤,蜜炙)各120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毒痢,脓血赤白,或有五色相杂,日夜频作,腹中撮痛;兼治噤口痢,里急后重,大渴不止
...
斗门丸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十八。
【组成】附子1枚(重18克,炮,去皮、脐,尖) 硫黄(别研) 肉桂(去粗皮) 龙骨(别研) 诃子(煨,去核) 丁香 干姜(炮)各7.5克
【用法】上药为细末,煮面糊为丸,如黍米大。每服30丸,乳食前用温米饮送下。
【功用】温阳止泻。
【主治】小儿肠胃虚弱,泄泻糟粕,或便白沫,昼夜无度。
...
豆豉膏
【来源】《幼幼新书》卷五。
【组成】黑豆10克 田螺19个 葱1大把
【用法】捣烂,巴蕉汁调,贴脐下。
【主治】初生小儿肚膨脐肿。
...
豆附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组成】肉豆蔻(炮) 白茯苓(焙) 附子(炮,去脐)各120克 木香(不见火) 干姜(炮) 肉桂(去粗皮)各60克 丁香(不见火)30克
【用法】上药为细末,姜汁、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100丸,用生姜汤或粥饮吞下,空腹时服。
【功用】温补脾肾,理气和中。
【主治】肠胃虚弱,内受风冷,泄泻注下,
...
豆卷腹皮汤
【来源】《引经证医》卷四。
【组成】大豆黄卷 枳实 白术 茯苓 白蔻仁 厚朴 姜滓 大腹皮 橘皮白 木香
【功用】健脾化湿。
【主治】脾虚湿盛,腹膨足肿,纳谷大减,脉来沉弦带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