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导游马希雄有二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一、读什么大学实际体现的是在人群中的排名,二、台湾的农产品为什么价格居高,因为农民与其它人交换的是劳动,其它行业收入多高,农民也要按这个收入去给自己的产品定价。我们从事教育何尝不是与他人交换劳动,这就是我们要认真做事的社会基础。不想做事的人,我们往往说他是工作态度不行,实质上他是在用不合格的劳动与他人交换,与卖结石奶、地沟油、甲醇酒、牛磺姜的人没有区别,他们同样没有道德上的优越感,同样是唾弃的对象。所以,作为教育人,要敬业,肯做事,这是起码的水准。 做事有四个境界,试做、做成、做好、做优。万事开头难,你得鼓足勇气和信心,在你的有生之年,尝试去做几件事,不要犹豫和徘徊,不要空谈,先做下去,克服自身性格上的弱点,免疫旁观者的烦言,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听到正确的,就可以马上去做。 还要把事做成,多血质、胆汁质的人外向,活泼,开头容易,持续做下去要困难些,粘液质、抑郁质的人内向,言行缓慢,开头困难些,认准了能持续做下去,不管你是什么气质,要把事做成。做成一件事,必须要有恒心,贵在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没有恒心的人,做个占卜师也是不行的。孔子还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你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也是你自己要前进的。”(“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总是做不成事的人,会成为别人的笑柄。 把事做好就是另一个境界,做成一件事,意味着达到预设目标的90%,做好一件事,就是百分百完成目标,不用“足够了”、“‘差不多了”来搪塞了事,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任务,精益求精,尽善尽美,不干则已,干则精品。 把事做优,优在哪里?如果优在品质完善,那实质上仍是把事做好,这里的优应该当成典型、推广、扩大来理解,做好了一件事,通过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把这个事发酵,做出值得推广的经验,做成样板和典型,继续深化,做大做强,这个层面上去做事,才是第四个境界。 试做一件事,不容易,做成一件事,辛劳困苦脱层皮,做好一件事,功成名就,精神愉悦,做优一件事,人生难得几回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