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牙早教 让宝宝远离蛀牙

 蕙籣留香 2014-02-13
 
宝宝牙齿还没长齐就开始烂牙?两三岁就要经历全身麻醉手术?还是不要吧。爱牙不比出名,但真的要趁早呀!新手爸妈看过来。

德文·科斯特,2岁半,在西雅图儿童牙科中心接受麻醉,进行牙根管填充手术。

西雅图——西雅图儿童医院牙科中心手术室,2岁半的德文·科斯特躺在妈妈的怀里,在散发着泡泡糖香味的麻醉面罩下渐渐睡去。随后,医生拍摄了X光照片,发现20颗乳牙中有11颗有蛀洞。医生拔掉了两颗门牙,对一颗臼齿进行了根管治疗,对其他几颗分别进行了填充和齿冠修复。

因为11颗蛀牙,2岁半的德文·科斯特马上要接受全麻手术,此为术前测量血压。

德文家住华盛顿斯坦伍德。妈妈美乐蒂是家庭主妇,爸爸马修是信息技术经理。小德文18个月的时候,妈妈发现他牙齿发黑,两人才开始头疼儿子刷牙的事。美乐蒂说:我想了很多,却从未想到要在晚上给他刷牙。

需要接受复杂牙科治疗的学龄前儿童越来越多,说明很多父母都犯着同样的错误。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五年前的一项研究发现,学龄前龋齿儿童的数量在40年里第一次出现增长势头。全国范围内,牙科医生普遍表示,他们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学龄前儿童,不论家庭或贫或富,均遭遇龋齿,龋齿数610个不等,有的更多。而龋齿之严重,使得他们不得不经常建议全麻手术,因为小孩子们显然不可能在清醒状态下接受如此复杂的手术过程。

关于低幼儿童接受全麻手术治疗复杂龋齿的人数,虽然目前还没有集中的情报数据,但在对20位牙科医生及其他牙外科专业人士的访谈中,我们能看到问题的普遍性。

乔纳森·谢金博士是缅因州奥古斯塔一位牙科医生,也是美国牙科协会发言人。他说:需要进手术室的小孩数量大大增加了,而且越来越低龄化。

乔纳森博士指出,其实这些手术大部分是可预防的。他说:我总是听父母们说什么时候该看医生,什么时候该开始用含氟牙膏,我们不知道,他们缺乏此类基本知识,不知道怎样应对这一头号儿童慢性疾病。

专业医生为我们列举了很多学龄前儿童龋齿的原因。尽管听来不算新鲜,但正是这些因素的叠加造就了如今这一不断蔓延的问题:临睡前太多的零食和果汁或其它甜味饮料,瓶装水代替氟化自来水,以及缺少婴儿也要看牙医的意识:按照儿科专家的意思,婴儿1岁就该去牙科做检查,评估未来龋齿危险,即使他们可能只萌出有限几颗牙齿。

有些小孩不喜欢刷牙,父母们就不强制要求。曼哈顿儿童牙医杰德·贝斯特举例:比如一个小孩1岁半,刷牙时狂叫,有些父母就说:不忍心让我家宝贝受这个罪。我就会对他们说:如果是我,倒情愿看他在这个时候哭,毕竟他面对的不过是把软毛牙刷,等到要用电钻修理蛀牙,才来不及了呢。

牙齿的腐蚀常常始于一点钝痛,很容易被误以为是出牙。家长们就意识不到孩子的牙齿已经遭到侵蚀,直到有天蛀洞形成,疼痛加剧,孩子不能成眠。西雅图儿童医院华盛顿大学附属儿童牙科中心(成立于2010年,顺应学龄前儿童口腔外科需要增设外科手术大楼)主任乔尔·伯格介绍经验。

如果小孩子配合,给他来一集《后院淘气鬼》分散注意力,哪怕是几颗龋齿都可以在牙科诊室通过局部注射麻醉轻松搞定。

但对于龋齿问题较为严重的学龄前儿童,牙科医生一般都推荐全麻,特别是当他们连X光透视都不配合的时候。据几位医生透露,根据不同医保报销和手术复杂程度,家长们为此承担的医药费用从20005000美元不等。

梅甘·斯麦雷博士是俄亥俄州哥伦布市国家儿童医院一位牙科兼麻醉科医生,频频听到家长咨询自己的孩子是否需要全麻治疗病齿。“杀鸡焉用牛刀?但是假如长了12颗蛀牙的是你,你就不会觉得小题大做了。”

她说,国家儿童医院的牙外科中心有三个手术室,供该中心的医疗人员以及当地牙医使用。2011年收治了大约2525名儿童,比2010年增长了6%。病人平均年龄4岁,大部分人有六至八颗蛀牙。

“最严重的有12甚至16颗都蛀了,而且每周都会有好几例。”她补充说。

即使是健康儿童,使用全麻也存在风险,呕吐、恶心,极个别还会造成脑损伤或者死亡。同时使用抗焦虑的镇静药加局部麻醉也有风险,比如过量使用可抑制呼吸。

实习护士施沃兹讲起布鲁克林小女孩爱丽丝的经历。爱丽丝3岁半,有八颗蛀牙。妈妈汉娜拒绝全麻。于是在诊室里,爱丽丝被从头到脚用皮带绑在专门的固定板上,20分钟后,才刚处理完一颗牙,爱丽丝就开始大叫“放了我吧!”

X射线下4岁小儿的病齿

然后,“我忍不住跑了出去,以免让爱丽丝看到我哭。”她说。随后他们尝试了第三种方法——使用笑气。

追寻严重龋齿的原因,经济拮据或缺少保险当然可以算一个原因,但在我们的访谈中,有几位医生认为父母管教不严也要负部分责任,这是各种经济条件的家庭普遍存在。

“这无关贫困,虽然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儿童龋齿几率更高。”宾夕法尼亚大学牙科学院费城儿童医院儿牙科实习部主任罗谢尔·林德米耶尔博士如是说。富裕家庭往往有专职保姆,为了让孩子乖乖呆着,他们可能整天都让孩子吊着奶瓶喝这喝那。

她说,早晚刷牙曾经是必须的,但如今情况不同了。“有些家长会说:‘他不想刷牙。我们觉得也对,等他心理成熟点再说。’我们很为难。”

波士顿儿童医院牙科主任吴文慧(Man Wai Ng音译)说,父母不论贫富,假如自己学龄前的宝宝爱吃零食,大约都会这样开脱:“我不能让我的小乔尼饿着,他得随时有东西吃,各种面包。”

DentaQuest研究所授权,吴博士推出了一项疾病管理计划,通过改变龋齿儿童父母的习惯,尽量减少儿童手术治疗的风险。她有几个建议,比如少吃零食,每天喝果汁不超过四盎司(4oz大约120毫升,译者注)。她不禁甜食,但建议食用后刷牙,或选择有杀菌效果的木糖醇棒棒糖。

研究一再表明,即使是那些经受过全麻手术治疗的患儿,后来也还是会蛀牙。科罗拉多儿童医院门诊外科主任简尼·考斯坦蒂尼有切身体会:一个3岁男孩第二次来手术室治疗龋齿,来时抱在手里的居然还是一瓶可口可乐。

  来自牙科医生的宝宝乳牙健康小贴士:

    专业建议,父母须知,保护乳牙,让宝宝远离蛀牙

  1. 一周岁前开始看牙医,评估蛀牙风险,即使宝宝才长出几颗小牙。
  2. 一般来说,2岁开始(或者更早),每天刷牙两次,用少量含氟牙膏,2岁以后可用豌豆大小。
  3. 少吃零食。淀粉类或含糖类食物使口腔内pH值陡降,牙齿被酸性液体——“牙釉质杀手”浸润,直到20分钟后唾液重新平衡酸碱值。注意:重要的是接触酸性环境的频率,而不是食物的含糖量。
  4. 不要和宝宝共用餐具,或者把宝宝的安抚奶嘴放到你的嘴巴“清洁”后给宝宝用。
  5. 研究表明,致龋细菌可通过唾液传染,正患牙疾的家长或看护人要注意。
  6. 给学龄前宝宝刷牙。牙科专家说:“孩子们在79岁前还不具备很好的独立刷牙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