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天龙:“奥巴马医保”改革达标几成?

 秋天的海 2014-02-14

如果说美国有什么法案在颁布近4年之后还能上媒体头条的,那恐怕非奥巴马力推的平价医保法案莫属(简称“奥巴马医保”)。自2013年10月1日奥巴马医保网站正式上线之后,网站频繁崩溃,各州步调不一,保费远超预期等一系列问题接连爆发。给丑闻不断的奥巴马政府的2013年画上了一个不完美的句号。

2014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奥巴马医保法案,离民众的期望有多远?能否达成奥巴马四年前的承诺——通过对保险公司的严格立法,给已有医疗保险的人提供安全感;让5000万没有医保的美国公民享有医保,以及遏制医疗成本上涨的速度?奥巴马这一最大的政绩工程,能解决公众对美国医保的各种诟病么?

奥巴马

“奥巴马医保”能解决公众对美国医保的各种诟病吗?

“奥巴马医保”真的很丑

回想2008年总统大选的时候,奥巴马四处兜售他看似美好的医保改革方案,许下一个又一个不切实际的承诺,靠着花言巧语忽悠那些对共和党政府“审美疲劳”的民众,将选票投给了总统席位三位最有力候选人中政治经验最少、实际运作能力最差、人际关系最弱的这位伊利诺伊州新科联邦参议员。

执政之后,奥巴马也不顾经济疲弱失业危机严重,不顾共和党和一半民众的反对强推健保改革,利用参院规则的漏洞为奥巴马健保保驾护航,最终史无前例地让国会第一次在完全没有反对党赞成票的情况下通过如此大规模的法案。

虽然民主党因此在2010年中期选举付出惨重代价,极右翼的茶党势力助共和党四年后夺回众议院多数,打破了民主党对国会和白宫的垄断,加剧了美国政坛意识形态的分裂,间接引发了之后数年美债违约、强制减支、政府关门等一系列事件。

而为了捍卫奥巴马任内最大的政绩,白宫司法部和数十个共和党州在各地联邦法院展开捉对厮杀,经过一系列司法斗争,最终在2012年总统大选最高潮的时候把官司打到了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虽然对国会滥用州际贸易条款,试图逼迫人民购买产品的行为极为不满,但却将奥巴马医保视为一种征税行为,从而属于国会的宪法权力范畴之内,因而判奥巴马医保合宪。该判决虽然保住了奥巴马医保,却给这个医保贴上了滥征税的标签,进一步激化了民众的反对情绪。

赢下大选后,奥巴马本以为终于笑到了最后,但不靠谱的行政班子还是捅了大娄子。先是因为法案内容太多,卫生部国税局要在指定时间内出台相关规制成了不可能的任务,最后,不得不将落实有关强迫雇主给员工购买健保的条款推后一年。而这又给了共和党口实,纷纷给奥巴马施压,要求奥巴马同样将有关强迫个人购买健保的条款一样推后一年,并以不通过预算案相威胁,最后双方谈判破裂,美国政府在去年10月1日起的新财年关门大吉。

可以说奥巴马及民主党在医保改革上耗费了无数政治资本,也耗费了推动其他关键领域改革的宝贵时间,而真到奥巴马医保见公婆的时候,民众才发现美丽面纱下的这位媳妇真的很丑。

民众不买账

网站崩溃的问题彻底打乱了奥巴马医保的部署,原本指望在2个月内完成注册人数700万的目标,结果到2013年12月底仅有100万人注册。

但是,在网站注册账户和实际成为医保户并不是一回事,登记注册奥巴马医保的民众,必须在给保险公司缴纳第一份保费之后,他们的医保账户才会激活,成为奥巴马医保覆盖人群的一员。可卫生部一直弄不清楚开始付费的注册用户数到底有多少,这让媒体和业界疑窦丛生。

平价医保法案的支付体系是间接支付的,购买奥巴马医保的民众并不直接给保险公司付钱,而是通过卫生部或者各州的相关机构付费。2013年11月底,卫生部下属的医疗服务中心技术官在国会作证时证实,卫生部根本还没有打通和保险公司的支付渠道,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医保支付系统。可以说注册用户恐怕有钱都没处花,或者以为自己在奥巴马健保网站买了医保,而实际上钱却还没有在保险公司入账。

根据最初的乐观估计,本来以为只有一半的人没有付费,到后来则把预期降低到介于5%到15%之间,而最后准确统计则让人大吃一惊,目前200多万注册人群中只有3.5%的人成功地转入奥巴马医保体系,其他人都在潜水观望,看看这个医保计划到底管不管用。

而更糟的是,因为奥巴马医保挤压了医保公司的市场和利润,不少医保公司选择了不和部分中低收入民众续约旧的医保计划,让数以百万计的民众因为奥巴马医保成为新的“无保户”,面临着“一病回到解放前”的窘境。

因为这些民众很多人并不符合奥巴马医保的标准,或者因为奥巴马医保网站的问题或支付障碍无法转入奥巴马医保体系,结果在2014年1月1日出现了失去医保的民众人数比新登记奥巴马医保的民众人数还多的怪状。

可以说,奥巴马医保不仅没有开始解决旧问题,还制造了新问题,导致美国医保界居然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而在一个运作良好的市场机制下这种问题本不该出现。

但最近奥巴马政府对此问题仅仅轻描淡写地表示,有50多万人失去旧医保后没有及时加入奥巴马医保体系,这个数字和业界分析大相径庭。

更关键的是,这些注册人群中有多少人是健康人也成为谜中谜。奥巴马健保的核心原则就是,将那些身体健康的年轻人通过强制的手段纳入医保体系,然后让这些对医保需求低的人群缴费来补贴那些有过往病史人群的医疗开支。

根据专家分析,在奥巴马医保体系下,年纪越大病得越重获益越大,而健康人群如果从过去的医保计划转入奥巴马医保体系,其保费则可能会翻两到三倍。因此健康人群的多寡,对于奥巴马医保是否能够成功至关重要,否则最后就会出现国会预算局预测的那种,纳税人买单最后整个计划破产的情况。

可一向鼓吹透明执政的奥巴马政府这次对于健康人群注册情况三缄其口,至今民众更不知道每个年龄段各有多少人注册,注册人群中每个年龄段比例各占多少,不同年龄段的注册用户选择各级别医保计划的人数比例各有多少,以及那些有过往病史慢性疾病的注册用户人数又有多少。

如果注册的人都是糖尿病、心脏病、艾滋病等大病患者,那么这个计划的崩溃几乎不可避免。可搞笑的是,这些有过往病史的民众也不买账,他们登记注册奥巴马医保的人数居然出奇的少。

本来这些人是最有动力加入奥巴马医保的,因为奥巴马医保在宣传上几乎是为这些度身定制的。在奥巴马医保遭遇险阻的时候,奥巴马屡屡请几个自幼有过往病史从来没有享受过医保的草根群众为该法案站台背书,陈诉个人不幸遭遇,可没想到等奥巴马医保真的出现在面前的时候,他们却“叶公好龙”地转身而去了。

究其原因还是钱。根据平价医保法案,保险业的确给这些人提供了医保计划,但这一医保计划对他们根本没有经济上的吸引力。

以艾滋病患者为例,一半以上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并不在医保计划覆盖名单上,艾滋病患者仅能看个感冒发烧做个体检,根本就是糊弄人。有些医保公司倒是什么艾滋病药物都覆盖了,但却要求患者至少自付50%的医药费,每个月光看病吃药就要花上千美元,如此高昂的开支连普通民众都无力负担,更不要说连收入来源都成问题的艾滋病患者了。这样的“鸡肋”医保计划,就算实现了全美国覆盖,意义又有多大呢?

眼看事情闹大,民主党智库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大合唱,纷纷呼吁民众调低心理预期,指责媒体过分关注奥巴马医保头几天头几个月的表现。一改过去乐观腔调,反复强调头几年低注册人数都是很有可能的,并认为低注册人数并不会搞垮奥巴马医保。他们又是讲事实又是摆道理,一方面引用过去政府注资的医保计划的例子,说明头几年都会有人数低于预期的问题,号召民众给奥巴马医保一点耐心;一方面把问题归咎于美国的联邦制分权体系,认为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的不合拍阻碍了各州落实该计划的进度。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YouTianLong/2014_02_14_205430.s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社会观察 | 责任编辑:孙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