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妈妈的困惑 来源:《海外文摘》 来稿者:田村荣治 北透
- 在职妈妈们对孩子拿回家的课本内容感到惊愕,对作业题目感到茫然。焦虑的妈妈们知道只有自己也努力学习,才能辅导孩子的功课,可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她们能做到工作与孩子的学习两不误吗? 无力充当“家庭教师” 孩子的作业每天都包括算术、听写训练、汉字、短文写作、图画日记……内容非常多。“小学一年级的打击”这个词的产生并非针对孩子,而是针对父母。在某种意义上,父母必须成为孩子的家庭教师,而这一点,很多家长表示做不到。 一位就职于日本静冈县证券公司的女性(42岁)在陪女儿学习时遇到了困难。读小学四年级的女儿语文和算术不好,虽然一周去两次补习班,但考试的结果依然惨烈。妈妈想亲自辅导女儿,却发现数学中使用了她没见过的运算方法,文字的书写笔画也变了。为了不让女儿弄混,她自己必须先去学习,对于有全职工作的妈妈而言这是个重担。“我希望学校的教育更认真一些,我感觉就算有落后的孩子,学校也只是放任他们落后。”这位妈妈说。 如今日本的教育系统越来越重视孩子在家里的学习。在今年开始实施的《小学学习指导要领》修订版中,《总则》里赫然出现了“必须注意与家庭合作,确立儿童的学习习惯”的明确要求。如今日本学校课堂时间拉长,教科书也增厚,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在要求家庭进行“分担”。 一位就职于东京都出版社的女性(46岁)对儿子的学习也很头痛。小学四年级的儿子棒球成绩超群,可汉字考试满分100分的试卷他只能得40分。 看到儿子的答卷,她真的很受打击。她每天下班很晚,只有不厌其烦地嘱咐儿子,从学校回来先做作业,可儿子只当是耳旁风。她没收了儿子的游戏机,iPad也设置了密码,上班时经常拨通儿子手机问他有没有做作业。然而当她回到家,却常常发现他根本没写作业,没有游戏机和iPad,还有电视与漫画嘛。 工作中的不安 去年12月,本刊对如何兼顾工作和辅导孩子学习这一问题,对无工作、有兼职工作、有全职工作的共计150位日本妈妈做了调查。 不论上几年级,孩子在家里的学习时间大多为30分钟左右,辅导孩子学习的任务在大多数家庭里由妈妈承担。因此,妈妈的工作越忙,陪孩子学习的时间就越少,妈妈们对自己孩子的学习能力越发不安。 在职妈妈们在本刊的网站留言说: “总之就是没时间。”(一位小学三年级女生的妈妈) “我回家以后要忙着做家务,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无法辅导大女儿学习。”(一位小学二年级女生的妈妈) “我有许多做得不周到的地方。我顾不上孩子的学习与考试,从来没时间陪他做作业,教室里贴着他的作文,儿子的字迹乱得让我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一位小学五年级男生的妈妈) “我无法确保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我爱我的工作,并不想就此辞职,感情上左右为难。”(一位小学二年级男生的妈妈) 改善学习三原则 在调查中,许多在职妈妈都有“不能充分陪伴孩子学习”的烦恼,但也有些人认为“妈妈工作的繁忙程度与孩子的学习能力无关”。后者在处理孩子学习的问题上,分析出几个共同点。 (1)把时间分成小份 首先是利用清晨的时间。一位在出版社从事杂志编辑的女性(45岁)有个读五年级的儿子,她工作忙碌,经常无法在孩子睡觉前回家。儿子成绩不佳,她试图依靠课外补习班和家庭教师解决问题,状况却没有改变。于是,她开始坚持在早上6点与孩子一同起床,一起学习一个半小时,孩子的爸爸在这段时间做饭,一家人在7点半到8点之间吃早餐。 另一位在大阪做上门看护工作的女性(46岁)也采取了相同的方法。读三年级的女儿早上7点起床后就先做听写和计算练习,这样做的最大目的是让孩子在去学校前彻底清醒过来,准备好学习的状态。 早晨20分钟,晚饭前半小时,每天至少将两个小时分成小份花在孩子的身上,这种积累会成为巨大的财富。 (2)在后方支持孩子 成功法则的第二条是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一位在电视台工作的女性(46岁)需要从早上开始制作直播节目,实在不能和女儿呆在一起。“既然不能时时关注她,那就干脆培养她的自主学习能力。”女儿上四年级的时候开始去补习班。对于女儿的考试分数,她一概不插嘴,把后方支持贯彻到底。于是,女儿开始自主学习。妈妈只是给予孩子精神上的关怀,女儿最终考取了人气很高的私立学校。 (3)边学习边做家务 成功法则三是创造让孩子想学习的环境。下面这位女性(46岁)是神奈川县的地方公务员,她改变的不是工作方式,而是“做家务的方法”。她有三个孩子,忙得每时每刻都处于“战争状态”。下班路上,她在电车中完成收发邮件等工作,去幼儿园接最小的孩子,在这段时间里想好菜式,回家便立刻准备晚饭。 在准备晚餐的过程中看着三年级的长女做作业、弹钢琴。吃完晚饭,她继续一边在起居室做家务,一边看着孩子学习。平日,她不做大扫除、购物等这些可以在休息日做的事情。她认为“应付学习需要时间、舒畅的心情和场合,孩子有求知欲的时候就是想学习的时候”,她会边做家务边和孩子讨论学习内容。 另外,她更加重视孩子睡觉后的“自我时间”。此前她也曾心烦意乱,觉得自己辞职的话就能多陪在孩子身边,孩子们或许也会更快乐。但从一年之前开始,过了10点,当她哄最小的孩子入睡之后,便挤出时间看DVD、编织或读书。这样一来,她反而变得可以乐观、耐心地照看孩子。 其实,只要结合现实状况积极找到家长和孩子都认可的应对办法,工作与孩子的学习之间完全可以达到平衡。 [编译自日本《朝日新闻》周刊 摘自:《海外文摘》 原文链接是:http://www./a/hwwz/4005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