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业综合体模式的颠覆创新

 枯井道人 2014-02-14

从8小时到24小时,产业综合体如何完成从设计理念到运营模式上的彻底颠覆创新? FTA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

2012年7月18日,由德国FTA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武汉世纪泓源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武汉市商务局主办,湖北省企业发展促进会、武汉房地产开发企业协会协办的“产业综合体高峰论坛”在武汉举行,论坛吸引了来自全世界各地的200多位专家学者、产业地产开发商和政府官员与会。

本次论坛围绕产业综合体发展特征和趋势展开,德国著名的FTA建筑设计公司介绍了在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新背景下,全球工业地产(特别是德国工业地产)的升级和演变,提出了在传统工作区基础上,融入生活区、娱乐区的工业地产新理念。

中国城市综合体的发展历程短暂却迅速,在城市综合体数量日渐增多的同时,功能也逐步进入了细分的阶段,如商业综合体、生活综合体、科技创新型综合体等概念开始出现。其中,将科技、产业、商务、配套融为一体的产业综合体,突破了以往单一的办公、研发模式,又结合了新的产业主题,正在高新区、产业区异军突起。

德国FTA认为,未来城市综合体的发展,将由城市化与产业化双轮驱动,转变为更加凸显两者的良性互动。综合体的打造,也将更为精细化、更加凸显主题,彰显城市的空间特色和经济特色。

由FTA设计的苏州纳米孵化基地就代表了高科技产业化的方向,突破传统的产业综合体的发展模式。该项目作为以纳米为特色的产业综合体,通过触摸感觉、试听情景、活动参与,打造互动式体验型园区。无论是在产业内涵、功能产品,还是空间特色、景观风貌、建筑特色上,处处彰显纳米文化特质。

作为科技载体的产业综合体既承担城市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也提供多元的服务功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功能的无限延伸,营造绿色生态的办公环境,“体验型”、“人文型”、“循环型”三型合一,“适应性”、“生长性”、“复合性”机动灵活,打造具24小时活力的综合体。

从产业内涵、绿化空间、绿色建筑,项目将可持续的概念贯穿始终。纳米产业,作为清洁的、节能的产业,将在产业可持续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项目将纳米产业的可持续内涵,进行物质空间的演绎。在节材、节能、节水、室内环境、室外环境等各方面,以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为标准,打造可持续的创新综合体。

全方位的产业综合体具备功能复合性,无论是办公产品,还是配套产品,都从传统的封闭走向开放和互动,体现高交流度、高弹性的设计。在服务配套上可为企业的日常办公及生活提供全方位的餐饮、娱乐服务,使园区的功能利用从8小时工作时间延伸至全天24小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