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良心活

 123----= 2014-02-14
良心活  (2010-5-6 21:42:00)党红英

良心:指对是非的内心的正确认识,特别是跟自己的行为有关的。

                                                 ——摘自《现代汉语词典》

        老师们说的最多的话,我们听到的最多的话:“我们现在是凭良心教学”;“凭良心说我只能当个教书匠,当不了领导希望的教育专家”;“因为良心,我在课堂上必须真正付出”。凡此话语,听一次,震撼一次,听一次,酸楚一次。

    教师是个良心活。这话众所周知,人人认同。教师把良心作为职业的责任已是不争的事实。自己做教师的时候,没有想过是凭良心在教书,没想过是凭良心在工作,现在想想,也许是与我的乐于现状有关,也许是与我经历过的领导的高素质有关,也许是与我真心的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有关,也许是与我一直工作在本地域最好的学校有关,也许与我不怎么思考生存环境有关,但回过来想想在某些时候自己肯定有良心支配下的活的闪念,只是没那么刻意罢了。

    但这一年来,“教师是个良心活”是那么强烈地刺激着我,教师生存状态下的这样的真实话语那么强烈地震撼着我。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是我的心态,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是我的生存环境。在他们的环境中,我相信自己也会更多的“凭良心”工作:因为当前的社会对教师有太多的指责,甚至社会上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理直气壮的指责教师的工作,就好像他们是真正的教育忧患者,而这时没有一个可以为教师说句公道话的人站出来;因为当前的教育在管理上有太多的盲者,任何行业的人都可以作教育部门的领导,甚至完全不懂教育管理的人都可以理直气壮的指手画脚教师的工作,就好像他们是真正的教育管理者,而这时没有一个可以规范管理者专业素质的制度或机构监督起来;因为当前的社会一直没有给教师以职业自豪感,物质的匮乏已无暇顾及教师的精神世界,任由他们精神的荒漠恣意发展。如此种种,作为一个小小的教师,他们还能做什么?他们除了沉默,除了冷眼以对还能做什么?也许有一些激情的呐喊者,但相对于冷漠和排斥的境界,那只是闪星而已。于是道德的底线成了工作和活着的追求和动力。在这样的社会甚至连最高的决策层也不得不做出妥协和让步:中小学班主任有权适当批评学生,本来顺理成章的职责还要用政策条文来声明,这样的氛围让教师连无奈和苦笑的力气都没有了。所以他们只好把仅有的良心拿出来维持生计。

    这样的现状,我不知道是该替学生难过,还是该替教师难过,但我真心的难过着。

    这个世界,让知识分子冷漠是最可怕的一件事,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但秀才的冷漠足可以让这个社会倒退十年,甚至更远。

    良心还在?良心尚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