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年

 红豆居士 2014-02-14

过年

2014年2月14日   15:15-朝花     作者:刘泽源

  刘泽源

    

    这是一个较为久远的话题,说的是半个世纪以前我国北方农村的事情。那时,一进腊月便有了年的气息,有首童谣唱道:“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小年到大年。”几乎整个腊月,家家户户就是忙年了。由喝腊八粥开始,就拉开了年的序幕。“腊八”这一天,把秋收冬藏的八种粮豆熬成粥,颇似当今的“八宝粥”,喝起来热乎乎、香喷喷的,便有了几分年味儿。接着就是杀年猪,这一天,几个人要忙上大半天,宰猪、煺毛、解肉、灌肠。晚饭时,把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请来,一起吃白肉、血肠、猪肝、炖酸菜粉条,喝烧酒。现在,有的农村还保留着请人 “吃杀猪菜”的习俗,同当年相似。杀完年猪以后,就是淘年米、磨白面、蒸豆包、包饺子。在这些活里,顶数蒸年豆包用人最多、费时最长,大户人家都要淘上石(蛋)八斗黄米,折合成四五百斤,吃到来年“二月二”。蒸年豆包时,左邻右舍的妇女们都互相帮助,男人和孩子也都一起上阵,摆锅、烧火、起锅、搬运,昼夜不停,每家一连忙几天,十分辛苦。我担当这些角色时,觉得又累又冷又困又乏,真有些由盼年变烦年了。

    忙年时,要算母亲们最劳累最辛苦了。她们在昏暗的油灯下,要熬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为儿女们赶制新衣服、新鞋袜。这番情景,真有点像歌手满文军唱《懂你》那首歌时配的电视画面那样:儿女们睡在被窝里,慈母在灯下穿针引线……母亲们深知:过日子就是过孩子。

    办年货、打年纸是大人孩子都期盼的。过年的前几天,全家人一起计划着要买的过年用品,写出“年纸单”。进城采买那天,要起大早,往往几家人合乘一辆马车,由一个识字的人掌管,把各家的用品按“年纸单”买回。到傍晚时,“打年纸”的车回来,孩子们就立刻围上去拿自己家的“年纸包”,互相攀比着,看谁家的“年纸包”大。那时,我觉得能买上一挂小鞭、一包小蜡、一支铅笔、一块橡皮、一副鞋带,就心满意足了。

    写春联贴年画是我最上心、最感惬意的事情。春条多是咏春的:春年春月春水流,春草坡前放春牛,春花开在春园内,春鸟落在春树头。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有一副门联现在还记忆犹新: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在屋内显眼处贴上:抬头见喜。在畜禽架舍贴上:六畜兴旺、肥猪满圈、金鸡满架。在大车上贴:车行千里路,人马保平安。当时的年画多是大胖小子、鲤鱼跳龙门、年年有鱼。还有孟母择邻、岳母刺字、武松打虎之类。这些春联、年画既渲染了节庆气氛,又传播了文化知识,使孩子们知晓了一些历史人物故事。

    当年流传一句俗语:有钱天天是年,无钱过年也是平常。如今,过年虽然还保留着当年的某些习俗,但那是经过时光的涤荡,剔除昔日封建迷信的糟粕,吸收了某些中华文化、健康文明的精华,正像一首歌所唱:春联上写满喜庆,酒杯里盛满富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