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安说印:边款

 聽雨軒sjh 2014-02-15
    所谓边款,就是刻在印面以外印章其他周边的文字。偶尔有人在印的顶部刻些文字,应可算入边款之列,不过石安一般只在印的顶部刻个“上”字,以便盖印时方便辨识方位。
    边款文字一般用来说明刻者在刻印时的心情、感受以及标明何时何地何故何人所刻等等。如果是受人之托刻的印,往往会在边款里对何人所托或者个中缘由加以说明。从某种意义上说,边款是对印面文字来由的补充说明,这对别人了解成印背景非常有用,是印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对边款文字的说法比较讲究,比如刻成阴文称“款”,刻成阳文称“识”。边款刻阳文少于阴文,所以一般印边文字统称为边款。
    我学印早期,曾经学过一段明末篆刻家文彭的双刀边款刻法(文人治印刻边款由文彭始并因其倡导得以盛行),这种刻边款的方法有点象双钩勒碑的刻法,先用刻刀在印边上直接刻划出文字的线条,字体不限,楷、隶、行、篆都有,但以楷、行书体居多,隶、篆较少。然后和刻碑一样地刻出边款,最终呈现出古代碑拓文字的效果。我双刀法刻边款,除了学习过文彭的边款刻法外,也借鉴了一些古代碑拓文字(比如《淳化阁贴》拓本、西安碑林拓本等)的刻法,这在石安的砚刻作品中有更充分的体现。
在石安看来,双刀法刻边款有点象在印石上描字,虽然看起来很漂亮,但更多的讲究的是技巧而非艺术,所以双刀法在我的印章边款上用得不多,更多用于砚台的刻制。
    刻边款除了双刀法外,还有单刀法,这是刻边款的主流刀法。单刀刻边款为文彭的学生何震(两人在篆刻界并称“文何”)所创,并成为最重要的边款刀法。可以说,绝大部分人刻边款以单刀刻法为主。一则单刀法不象双刀法那么繁琐,而是直接以石就刀,意到刀到,一刀下去就刻好一笔,整个边款往往一气呵成。另外,单刀刻成的边款更具有“金石味”,这也是双刀法难以比拟的。这正是单刀法刻边款的优势所在,所以更被刻者所采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